哈利·波特中有多少个咒语(哈利波特本是一个童话)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国作家J·K·罗琳(J. K. Rowling)于1997~2007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这本是一部宣扬去标签化的魔幻小说,但是实际却又给很多东西打上一些特定的标签。

哈利·波特中有多少个咒语(哈利波特本是一个童话)(1)

比如四大学院,四大学院是霍格沃兹立校的基础,四学院学生性格分明,各有特点,但也容易互相贴标签。例如格兰芬多虽然勇敢但却是一群莽夫,赫奇帕奇朴实却过于平庸,拉文克劳充满智慧却被很多人当成书呆子,至于斯莱特林更是被称为阿兹卡班预备班。

哈利·波特中有多少个咒语(哈利波特本是一个童话)(2)

而J·K·罗琳为何会这样描写呢?这一切都要从J·K·罗琳一开始写这部小说的目的说起。

根据作者J·K·罗琳的介绍,这个故事的灵感是1991年她在从曼彻斯特到伦敦的火车上萌发出的。本意是写给自己的孩子看的一本童话故事。

既然是童话故事那么就免不了给一些事物打上自己的标签。因为是给儿童看的,所以必然不会有太多深奥思考。这也是童话故事最基本的特色——主角天生正义,反派天然邪恶。

哈利·波特中有多少个咒语(哈利波特本是一个童话)(3)

童话故事必然有很多标签。因为儿童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要让儿童理解这个故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各种事物贴上自己的标签。

J·K·罗琳最初也没想到她的作品会如此受欢迎,所以在之后几部里,随着主角的成长都加入了成人的思考,但由于基础是童话故事,所以很多标签都难以去除。

这些标签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阅读体验,例如人物天然性的正义和邪恶使得人物缺少一些多面型,也使得人物不够丰满。

这也是为什么后面会描写格兰芬多不全是正义之士,也出现了矮星彼得这样的败类,赫奇帕奇并不都是笨蛋,也有塞德里克迪戈里这样的勇士,斯莱特林并非十恶不赦,也有雷古勒斯和斯内普浪子回头,拉文克劳也不都是书呆子,也有卢娜这种奇葩创新型人才。这一切都是J·K·罗琳加入成人化思考后的产物。

哈利·波特中有多少个咒语(哈利波特本是一个童话)(4)

​其实罗琳后来也承认,分学院是一个败笔,《哈利波特》宣扬的是去标签化,但分学院却给学生们互相贴标签。这也给一开始的读者带来了一定困惑,例如我们读者在一开始阅读时都会认为赫敏应该去拉文克劳,纳威应该去赫奇帕奇,毕竟弗利维教授十分欣赏赫敏,斯普劳特最好的得意门生就是纳威。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如果撕掉标签,抛去隔阂,不分学院,那么大多数人都是赫奇帕奇——朴实且平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