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如何研究(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化石是古时生活的生物,被保存在地层中的遗留物,或者他们的印记。

生物被漂流的沙石,河流的泥浆或者火山灰包裹,然后有机体通常迅速地腐烂。但是,比较坚硬的骨骼、牙齿或者壳、以及植物的树干等等,都很容易形成化石。

恐龙化石如何研究(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1)

恐龙化石

化石形成取决于能否形成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在潮湿的土壤中,骨骼容易溶解,不易形成化石。在泥炭当中,土壤不含氧气,石灰质和氧化铁会沉积到骨骼中,所以会置换出原来的物质,最终形成化石。

另外,我们常见的化石和一些动物的足迹,有可能也会被矿物所取代,最终成为印迹化石。

恐龙化石如何研究(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2)

鱼化石

关于化石,怎么鉴定化石的时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年代测定

14C

40K

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都会自动并以不变的速率,逐渐衰变为非放射性的子体同位素,同时释放出能量。

恐龙化石如何研究(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3)

化石

我们平常可以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来进行测定,其中放射性同位数C14。C14以恒定的速率衰变成C12的基础上。

特点的是恒定的速率进行衰变,而在衰变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生物体代死后,C14的比例会由于衰变逐渐下降,通过测定样品当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就可以检测而出样本的年代。

恐龙化石如何研究(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4)

鱼群化石

C14半衰期是5730年左右。所以碳14检测的化石的年份一般在7万年左右。

如果要检测更早期的化石,我们需要选择半衰期更长的放射性同位素,比如说K40,可以检测的半衰期为13亿年。

化石是研究进化的直接的证据,并且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可以得到比较早期生物的科学的解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