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斯手很缺吗(贝斯手真的没存在感吗)

贝斯手很缺吗(贝斯手真的没存在感吗)(1)

随着今年乐队节目的大火,让不少默默无闻的乐队登上了大众的舞台,很多人也通过节目认识到了摇滚乐队中的角色分配,吸引聚光灯的主唱、用solo让听众尖叫的吉他、用精通的乐理和想象力让歌曲更丰富的键盘、带领全场节奏的鼓手等等,让乐队的形象更加立体,也让乐手们聚集了更多喜欢他们的粉丝。等等,是不是发现我少说了什么。。。哦对,我把贝斯手给忘了。开个玩笑。当然对于入门的不懂乐理的听众来说,要在一个非常燥动的音乐中去分辨贝斯的声音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如果你有条件试着把一首歌里的贝斯给去掉的话,很有可能会发现这首歌就没法听了,所以一个好的贝斯能给乐队带来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的。为了带大家进一步认识贝斯手这个角色,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由国外网站bassplayer盘点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贝斯手前五名。

5.斯坦利·克拉克(Stanley Clarke)

贝斯手很缺吗(贝斯手真的没存在感吗)(2)

出生于费城的克拉克可以说是贝斯手中的第一位超级巨星,他以多种方式彻底革新并解放了低端人群,其中包括他的SMV乐队同伴Marcus Miller和Victor Wooten。包括成为一名多面的、能够领导乐队的、可以作曲、巡演和录音的贝斯独奏家的艺术性和经济可行性。更具体地说,受John Coltrane启发的克拉克将原声贝司提升到了新的技术和音乐高度,并且受到Trane和Hendrix的影响,他创造性地通过次中音和短笛的版本将贝斯的上限不断提高。从歌曲《Return To Forever》中他的开创性独奏,与乔治·杜克的时髦搭档,到专辑《Rite Of Strings》中他的作曲和指挥电影配乐以及担任制作人的角色,克拉克仍然是低音之王。

4.拉里·格雷厄姆(Larry Graham)

贝斯手很缺吗(贝斯手真的没存在感吗)(3)

故事要从格雷厄姆十几岁的时候说起,当时他的母亲一同在乐队演奏,他负责风琴踏板和吉他。再一次风琴坏掉之后,他换上了贝斯等待风琴被修好,然而鼓手却在这个时候离开了乐队。多年后,他说:“从那时开始,我尝试用拇指重击,这是我能弹出那种节奏声音的唯一方法。”这种有节奏的声音改变了世界,鼓舞了数以百万计的正在或者想要成为英雄的贝斯手。格雷厄姆和他的爵士贝斯后来还启发了史莱和史东家族合唱团的一些标志性歌曲。他对于funk贝斯的意义可以说如同圣经一般。

3.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

贝斯手很缺吗(贝斯手真的没存在感吗)(4)

当贾默森和帕斯托里乌斯在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电贝司的同时,麦卡特尼作为披头士的领头人物,以非常长远的眼光做到了。早期,他的贝斯在披头士的音乐中非常有效,但却相当传统,例如充满活力的《I Saw Her Standing There》和《All My Loving》。在1967年的佩珀军士专辑中,从大步跨越的摇摆节拍到疯狂的滑音,麦卡特尼创造了独特的吸引耳朵的声明。后来在披头士的贝斯杰作还包括《Dear Prudence》和《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中充满弹性的滑音钩弦,从第一节的庄严到第二节变得放克和切分。当然还有《Come Together》,可能每个人都能听出了贝斯的特别之处。最重要的是,麦卡特尼启发了整整一代人的演奏,比流行文化史上的其他任何时刻都鼓舞了更多的摇滚乐手。

2.哈科·帕斯托里乌斯(Jaco Pastorius)

贝斯手很缺吗(贝斯手真的没存在感吗)(5)

在音乐界损失了这么多英雄的一年之后,才让人清醒地意识到帕斯托里乌斯是如何在他短暂的时间内剧烈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在1975年至1982年的7年间,帕斯托里乌斯对Pat Metheny、Joni Mitchell和Weather Report唱片的惊人贡献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对电贝司的期望。在他自己的作品中,这位费城人的超凡魅力融合了看似完全不同的元素,包括大乐队、摩城、南佛罗里达的加勒比海/拉丁风味、查尔斯·明格斯和保罗·钱伯斯等爵士大师的影响、詹姆斯·布朗的放克贝斯、西方古典、杰里·杰莫特等当代人的创新,以及保罗·麦卡特尼的旋律,最后融合成了一杯时髦、灵魂乐风格的招牌鸡尾酒,不仅仅有摇滚乐的姿态。在帕斯托里乌斯死后三十多年,他仍然是无品格贝司、爵士低音后拾音和16音符耐力表现力和语调的黄金标准,但很少有人能与他轻松地融合丰富的技术的能力相提并论。

1.詹姆斯·贾默森(James Jamerson)

贝斯手很缺吗(贝斯手真的没存在感吗)(6)

在他演奏这把Fender Precision的66年历史中,这位生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贝斯手撰写了有关贝斯旋律的结构发展、手感、切分、音调、触感和乐句的圣经,并将流行音乐中即兴贝斯的艺术性提高到了巅峰。在他的Funk Brother拿到Motown的第一名之后,贾默森定制了自己的创作方法,以适应他所合作的每位音乐家的风格,包括史蒂夫·旺德、马文·盖伊和杰克逊五兄弟等等。 虽然他在1983年默默无闻的离世,年仅47岁,考虑了他的天才和此后的所有荣誉,于是考虑将他放在这个榜单的榜首。他还向所有贝司手传达了一种理解,即贝斯的功能性仍然值得探索。就像斯坦利·克拉克所说的那样:“制作出色的贝斯音轨比solo要难得多。真正的天才贝斯手并不是弹一百万个音符的人,而是在全世界受到热爱并被历史铭记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