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育新学校优秀教师(扎根乡村三十载辛勤耕耘育桃李)
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编号:62 姓名:马景林
扎根农村教育,执着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矢志不渝,无悔守巢,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他用点滴平凡故事,书写着乡村教育者的“不平凡”。——题记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田老庄乡深沟小学,提起马景林,师生们都会赞不绝口。
马景林毕业于宁夏大学,专科学历,高级教师。35年从教路,马景林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倾注一腔严父慈母之爱,滋养着每一个农村的孩子,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同事的好评、领导的褒奖,曾被评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自治区教书育人楷模。
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他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永保坚守乡村教育的那份执着。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1985年2月,马景林开始了从教之路。从那时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成为他的座右铭。这一“潜”就是35年。
他说,希望能让每个孩子走出大山,从此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为了让农村的孩子爱上学校,学好功课,作为班主任的马景林用一颗真心全力扑在了学生上。
记得一年初秋,一名学生感冒了,烧得很厉害,学校附近又没有药店,马景林马上骑车把这名学生送回十里外的家。返回的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回到学校时马景林已经淋成了“落汤鸡”。学生们忙为他晾衣服、端开水。那一刻,他心里热乎乎的,更加坚信,教育之道爱为先。
这件事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成了学生的作文素材。而马景林对学生解释说,当老师就得这样,学生的疾苦冷暖都时刻挂在心上。
在还没安装锅炉之前,冬季学生取暖至关重要,他每天在黎明前就给学生生火,学生到校时,教室里已经暖烘烘的。
在农村,留守儿童很多。由于父母疏于管教,爷爷奶奶娇宠放任,这些孩子往往学习差,甚至还有逃课的现象。他便时常与这些孩子沟通、交流,一边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也小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气。
他时常这样自问,“假如自己是孩子会怎样”“假如是自己的孩子怎么办”,他以这样的想法对待每一位学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用行动践行着当教师的职责。
马景林说,行动源于爱心,爱心激励精神,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善于鼓励,用爱心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就会桃李枝头蓓蕾红。马景林和他的学生们真的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孩子,就读于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大、陕西师大、宁夏大学……其中许多人毕业后选择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继续传承教书育人之责。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们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已经毕业的学生,时而三五成群地来母校看他。他们畅谈往昔,共叙真情。学生们帮他收拾屋子,在他身边唱起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恩的心》,他也跟着哼着。
天底下哪有比做教师更幸福的职业?虽然岁月已沧桑了马景林的脸颊,染白了他的头发,但马景林收获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幸福,为他的学生骄傲,更为他从事的教育事业骄傲。浓浓的师生情永远是他心中温暖的宝贵财富。
“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马景林深以为然。
2011年8月,马景林参加了新一轮自治区级中小学骨干教师(第二期)培训。专家们从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研与课题研究、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知识拓展、教育考察与实践八个模块进行了讲座,让马景林受益匪浅。
学无止境。马景林把学习充电养成了习惯。
除了向课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网络学习也成为他提升自我的方法。在“国培计划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中,他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家教学,与同行交流经验所得。他认真地完成着学习任务,作业受到指导老师的好评,并推荐为班级优秀,帖子在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第四期展示。因学习成绩优异,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骨干教师优秀学员。“这是多么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啊!”马景林感慨。从此,每年的网络研修他从未间断。
现今,先进的教学设备“武装”了农村各个小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兴趣十足,教育教学质量逐渐提升。马景林更不甘落后,好问、勤学,熟练掌握了信息化技术的操作方法。每堂课勤构思、巧加工,使课件与教学设计相吻合,然后用于课堂教学。课后他认真反思,积累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他坚持写教育随笔,有教学反思,有教学论文,既体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又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他写的《教师颂》在2013年《宁夏教育》第12期刊登。
马景林长期包班,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教学。在每次中心学校组织的统考中,成绩都名列前茅。“今后更需用爱心、恒心和信心去迎接挑战,去汲取教育沃土中的营养,去感悟教育规律中的真谛,为教育教学服务。”马景林说。
2013年,马景林被评为自治区骨干教师。为了带动其他老师共同进步,马景林不懈努力着。
马景林主动上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交流教学感受和教学方法等形式,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加强集体备课的反思,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尤其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马景林一边上示范课,更多的是去听他们的课,帮助他们找到不足,再加以专门训练。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口误、急于求成、抓不住关键、讲解繁琐等问题逐个解决了,进步很大。学校里的两位年轻老师也加入了县级名师工作室。
“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学观念,接受新思想,积累教学经验,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马景林与老师们说。因此,在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中,马景林注重引导教师收集、归纳、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累教研教改成果,并形成资料。
马景林以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为同事树立起勤业、精业的师德风范,成为同事学习的榜样。他坚信,只有老师具备才能,才会塑造好学生。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有效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2019年,马景林被选入宁夏同心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为核心成员之一。
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制定个人发展的三年规划,马景林便定下目标:决心把自己打造成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
疫情期间,马景林全力以赴,彰显出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担当。在县教育局统一部署的“空中课堂”“停课不停学”工作中,他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空中课堂”评课和“空中课堂”学生作业辅导的重任。根据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统一安排,他还参与了六年级数学课后习题讲解微课制作。
为了让学生听懂课,会做题,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斟酌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制作技术。马景林通过不断实践,高质量制作出微课,及时发给学生,并为学生解答课后疑问,让学习落到实处。他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学技能也大大提升。
他主动与家长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搞好学生的学习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请家长协助老师当好“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督促学生完成“空中课堂”作业,并宣传“勤洗手,多通风”等疫情防范措施,把“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传递到每个家庭。
同时,马景林还积极参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撰写的《担当出来的美丽》在同心县教育网登载,诗歌《别样的课堂别样的你》在工作室和其他乡镇学校转载。
马景林常说:“事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如今,他已经钻了35年,深深地扎根在农村,扎根在讲台,扎根在中国教育的热土上。而他还将继续前行。
他心系孩子,执著坚守,他敬业奉献,甘当使命,乐此不疲。一路走来,他无愧于心,无悔守巢,守望着希望的田野,让每朵花绽放光芒。
他眷恋农村这片黄土,更眷恋山区的孩子,也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是他——马景林,一名有着深厚乡村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