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山深处的公益之路(大山里的小黄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沈廷冲

在杭州市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有一个小黄人帮扶项目,他们时时刻刻关心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小黄人”们。

“小黄人”是什么?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在我国,每年约有6000名因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硬化等疾病而导致皮肤泛黄,黄疸指数升高,并伴有各种并发症的终末期肝病患儿,他们被称为“小黄人”,而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方法。

最近,晴雨公益的党员们又出发了,这也是他们的第四批爱心走访,前往贵州、云南等地,帮扶看望那些家境贫寒,又经历了肝移植的孩子们。

走在大山深处的公益之路(大山里的小黄人)(1)

贵州大山里的侗族孩子小烽烽,先天性胆道闭锁,必须通过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经过移植手术后,恢复的非常好。

或许,因为这么小的年纪就经历了如此病痛和那么大的手术,小烽烽有些沉默寡言,但他非常懂事。

父亲割肝救子后,为维持生计外出打工,孩子由奶奶带着,生活过得挺不容易的。这次,晴雨公益党员走进大山——贵州黔东南侗族自治县,为这个困难家庭送上资助款和爱心包。沉默的孩子收到这份远道而来的温暖,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走在大山深处的公益之路(大山里的小黄人)(2)

小云涵家是非常乐观的一个家庭,孩子肝移植后恢复的非常好,尽管生活困难,但是乐观就是这家人的标签。

因为家境困难,爸爸外出打工,非常很艰辛,他什么活都干,厨师,电焊,修车,全都拿的上手,称得上是一个全能爸爸。

面对孩子的重病,他总是一句话,自己再艰辛工作,也要救孩子。

收到晴雨公益小黄人帮扶项目给这个家庭送去资助款和爱心包,爸爸也很感动,他说:“其实,最好的解药就是自己,他们会一点一点的改变自己的现状。”

走在大山深处的公益之路(大山里的小黄人)(3)

小黄人帮扶项目发起人汪海涛说,这些孩子都是大山里贫困家庭的孩子,无力承担高额的移植费用,受益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小黄人”免费救治项目得以重生,由于家庭贫困,重生之后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的确很艰难。

走在大山深处的公益之路(大山里的小黄人)(4)

汪海涛能感受到他们的难处,因为他也是移植患者,深知其中的不容易。

面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为了更好的帮助这些孩子,汪海涛在晴雨公益组织发起了小黄人帮扶项目,资助这些贫困家庭,让这些家庭重新燃起希望和信心,“我自己是肝移植患者,接受了他人的器官捐赠,就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我想用这种方式把这份幸运和大爱延续下去。同时我也是一名党员,希望可以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践行入党誓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