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苏轼重要的句子(苏轼在卜算子里说)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苏轼是5000年来活得最精彩的中国人。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逝世于1101年,苏轼的一生就是一部精彩的大片,自始至终撞击和影响着每一位看客。苏轼曾经青云直上,也曾经几经磨难,生死未卜,他45岁的时候被贬谪到了黄州,59岁被贬惠州,62岁被贬当儋州,苏轼的经历有了很多坎坷与磨难,正是因为这样的苦难经历,造成和成全了如此伟大的苏轼。
我们分析苏轼66年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薄,非常完美的结合到了苏轼身上,连绵千年仍然余音绕梁。苏轼也并不是一个神仙,他既做文章也种过地,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乞儿,苏轼很真诚,得到了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喜爱。
于是,苏轼的身上散发着巨大的人格魅力。他,是士大夫心仪神往的人格典范,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有一派刚直不屈的执著风节、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和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善良心肠。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是因为他的身上包含了最大限度的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能通过他这个载体可以窥视出中国浩瀚悠久的文化景象:因为他处在中国古代文明的中间位置——宋代;又因为他身上融会了儒道佛这中华民族文化长河的三大主流思想。
苏轼是一位全能型的文化巨人。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上的最好成绩,成为了当时的全民偶像,更是一位的叱咤风云文坛领袖,是当时众多文人墨客乃至星斗市民追捧的明星,同时还是一位锐意改革的政治家。
苏轼喜欢用诗词记录自己的人生。于是,他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诗情才气,全都凝聚在他的诗词里。比如,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新党们非要置他于死地,许多大臣都为他求情,王安石也说了公道话,他才得以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寄住在黄州东南的定慧院。
孤独凄冷中,他写下了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说,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 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游定惠院记》一文有记载。苏轼被贬黄州后,寓居定慧院,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首先,“缺月挂疏桐”这句,表明秋夜桐叶已疏,下弦的月亮挂上桐梢,夜深寂寂,环境异常幽静。
接着“漏断人初静”这句,写词人在一个极幽且凄冷的环境里,独在江边徘徊。但没有交代为何事而徘徊,使人体会到词人寂寞无告的心境。
那么,此刻,谁能见到幽人的行踪?谁能体会幽人的心情?只有“缥缈孤鸿影。”孤鸿之“孤”与独往来之“独”两相映照,而前用“缥缈”,后用“影”字,使人更增加迷离飘忽之感。上片以人为主,写鸿之见人。
这首词的下片词人借鸿抒写自己的经历和心境。“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词人自己孤寂的心境:孤独。“有恨无人省”:词人感叹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借孤鸿的不幸,隐喻自己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苏轼的这首词,后人评价很高。缪钺先生在赏析这首词时说道:“晚近人论词多以‘豪放’为贵,而推苏轼为豪放之宗。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苏轼词的特长是‘超旷’,‘豪放’二字不足以尽之。”这首词的确是超旷之作。它空灵飞动,又含蓄蕴藉;既生动传神,又寄托遥深。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品格高远,正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今天我们听流行歌曲,会发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样的歌词是非常熟悉的。虽然今天的我们不能完全感受到苏轼词作中的那种意境之美,却能够借着这脍炙人口的词句,一窥当时苏轼的心境。那是一个旷达之人,但是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最柔软的内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