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业务的痛点(金融行业数据合规观察)
行业数据治理概况
一、我国保险行业规模现状
2011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保费规模年增速居全球首位,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平均增速高达13.02%(图1)。即使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仍保持6.13%的较高增速。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保险密度与世界平均保险密度的差距正日渐缩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保险年鉴 联合国 前瞻产业研究院
全球资本市场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保险科技融资总额增长了12%,交易数量增长了20%。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科技化、数字化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保险行业利用数据的情况
保险业作为数字密集型产业,其存在的根本逻辑就是“大数法则”或者“概率推演”,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加持越来越频繁和实用,保险业对数据的依赖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保险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底层逻辑存在的基础是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各个保险公司为了能精准计算、预判风险、核保理赔,就一定要获得海量数据,尽可能多地通过算法分析模拟保价与保金的收支情况。以平安人寿为例,该机构2020年初发布了《2019年平安人寿客户白皮书》,白皮书中统计了平安人寿的整体客户数量,截至2019年末已突破1亿,成功迈入服务亿级客户的新时代。从平安人寿一家的数据足以见得保险业机构所掌握的数据体量之庞大。除了科技赋能的因素,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暴发也加速驱动了我国保险行业的转型。疫情形势下,人们对于保险的需求发生变化:
① 由过去靠专人推销转变为更多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终端获取信息;
② 对于保险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对于医疗和寿险关注量上升;
③ 风险意识提高,保险类理财的客户群体更倾向于稳健型产品;
④ 个性化定制与差异化定价需求不断升级。
以上都对保险公司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利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包括用户画像、算法统计、丰富产品架构、优化服务产品、提升精准定价能力等在内的转型升级,已经替代了传统营销方式,成为当今保险公司实现精细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数据安全和由此衍生出的商业秘密的保护成为了保险公司新的社会责任和风险挑战。
三、保险行业利用数据的特点
保险行业数据除了海量、动态、可共享、高价值等日趋明显的特征,还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
1. 客户信息重要
客户信息对于任何行业都很重要,在保险业更具有重要意义。保险客户数据具有全面、真实、隐私的特点:“全面”在于客户的信息覆盖健康、消费、房屋、车辆等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险种可以对同一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对于同一险种的不同客户也可以获得海量统计样本;“真实”在于瞒报、漏报、错报会影响日后的赔付;“隐私”在于涉及交易的安全性,客户的财务信息、健康和家庭信息都是隐私,对保密要求度高,不可随意泄露。
2. 业务连续性高
数据的存储加工需要强有力的IT部门作为支撑,类似于银行业系统决不能停机导致业务中断,保险公司对于数据的处理也不能轻易暂停。否则对于客户的车险、健康险、包括巨大资金量的投资理财都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同时由于保险行业数据具有动态实时变化的特点,业务的连续性、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不间断后台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行业影响力强
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中,已有多家中国大陆保险公司入围。财富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大量用户需求与消费的支撑,有更多的用户才会更多收益的可能。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用户和数据就是财富。越来越多的用户,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数据安全风险,保险机构将负有更大的数据安全责任和义务。
4. 社会意义重大
保险行业对于公民个人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等都有一定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该行业数据更具有渗透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理应发挥更大价值,健全更有力的保护措施。保险除归属金融经济范畴外,还有社会保障的属性,银保监会分别在今年4月和5月陆续发布:
《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
《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
可见,保险业的发展进步关系社会基本运转与国计民生。另以老龄化社会治理与保障为例,我国目前养老三支柱一是基本社保,二是企业年金,三是商业养老保险。其本质都离不开保险行业,因此保险行业的数据利用和保护也应符合更真实、更稳定、更安全的要求。
四、数据创新型保险代理人产生
银保监会公布了最新保险代理人数据。2021年12月31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641.9万人。
① 92家人身险公司执业登记销售人员472.8万人、占比73.7%;
② 90家财产险公司执业登记销售人员169.1万人、占比26.3%;
③ 从销售人员合同类型看,代理制销售人员590.7万人,与2020年末842.8万登记的数目相比,减少252万人,同比缩减30%。
一方面,保险代理人规模锐减,传统营销员产能下降;而另一方面,高效能、数字化的技术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险企使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开了险企业务流程智能化的新局面,进一步提升了保险业务各个流程数据处理的效率。
1. i云保打造保险中介创新标杆
i云保是专注于赋能保险从业者的保险科技服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科技,为保险机构、保险从业人员提供“科技 服务”的解决方案;上游实现对保险机构赋能,为其提供包括产品设计、智能中台、智能风控等一系列服务;下游对保险代理人实现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全方位科技赋能,提升作业效率,重构保险代理人行业生态。i云保依托于保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为保险代理人提供服务。i云保在成立第一年就借助于众安百万医疗“尊享e生”这一网红产品,成功开辟了医疗保险的增量市场。此后,在2017年i云保又推出国内首款互联网长期重疾险保险产品“康乐e生”。现阶段,与i云保达成合作协议的保险公司超100家,累计服务保单超1500万张。
2. 多家保险公司探索实践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
2017年7月发布的《关于华泰财险专属独立保险代理人代理销售华泰人寿产品的通知》中,银保监会进一步同意了华泰财险的EA门店可以代理销售华泰人寿的产品,专属独立保险代理人模式在华泰财险公司运营过程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EA门店已成为华泰财险最主要的产品营销渠道。2019年2月银保监会批准了阳关保险可将“专属代理门店”推广至全国试点,截止目前,阳光保险开设专属独立保险代理门店近2000家,服务客户超百万。2021年4月,大家人寿宣布将于近期启动“星链计划”,开展对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模式的探索,旗下保险事务所合伙人模式现已初具雏形。
3. “RPA虚拟数字员工”逐渐被国内险企应用于多个业务场景中
机器人自动流程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以下简称“RPA”)是以软件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技术,使用户可以对标准化且重复性高的工作流程创建操作模板,通过部署RPA机器人来达到迅速、高效完成任务的效果。
弘康人寿将RPA应用在投诉、电话中心、用户管家、核保、续期、运营、柜面、保全、理赔等核心业务场景。目前,弘康人寿RPA技术应用已实施两期,机器人共运行约5万次,节省时间超过3000小时。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好福利APP运营团队将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接入统一中台管理系统,把人工动作转化为流程指令集,利用平安云桌面架设指令执行机器人,实现全天候24小时自动化运作。保险产品上架时,RPA机器人会自动识别需求,开启配置任务,自动提醒核验,无误后再上架,全流程一体化,无须人工干预,将原本耗时20分钟的产品配置,缩减到3分钟以内。
德华安顾人寿在客户服务应用方面,上线了智能文本机器人,可以根据自身知识库内容,模拟人工去接待客户。通过NLP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结合知识图谱和场景交互,实现7×24小时实时精准响应。机器人上线半年以来,已经接待客户近8000人次,解答率达79%;再如,智能电话座席助手机器人,可以实时分析客服座席与客户的语音交流内容,自动向客服座席提供有助于客户的咨询信息,线上服务效率同比提升接近20%。
安永发布的《未来的保险代理人》报告亦显示,保险代理人目前重视基本功能(运营和销售),然而,未来的保险代理人会更在意数字化能力和工具,工具的质量在决策制定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RPA通过标准流程自动化,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辅助收集资料、录入信息核对、查询数据报表、客户分析管理、销售活动记录等,未来保险企业将能够更全面、精确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及时、准确地提供客户服务,从而提高交互频次、客户黏性,带动保单销售和更佳的服务体验(来源:新浪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