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云深处秋来花树落(岁月打马过人间秋已深)
岁月打马过,人间秋已深。
穿过夏天的暴风雨,在秋天,我们重又看到长夜的漫漫星河。
这是一个告别的季节,也是一个整理与沉淀的季节。
秋天除了丰收,留下更多的是思念和辽阔的悲壮与感慨。在唐诗宋词之外,元曲里的秋天更是清逸豪迈,旷达寂寥。
素有“元人第一”美誉的马致远,用“西村最好幽炳”的闲逸和“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贡献了“百岁光阴如梦蝶”的惆怅与旷达。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元人写自然景物的名曲。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人间词话》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也说它“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模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卢挚的秋,则如格律一样,在冷清清的感觉之中,雁影是零落的,山形是清瘦的,更有衰柳硫寒蝉悲鸣。总之,周遭的一切反映到作者的意识中,都只是一个“愁”字。
沉醉东风•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載我在潇湘画里。
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婵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的《小梁洲•秋》则符合现代的审美。
小梁州•秋
美容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该曲描绘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沉静的境界。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静静地觅食的白鹭。菊花怒放,满日光,金风习习,桂香送爽。登高远望又见钱塘波涌,一派长江大河气象。湖水清徹,江潮滚动,モ边已挂斜月,两三行新雁掠过天空。此曲所择取的景物和意象,都极富秋之神韵。
乔吉的秋,则写游子飘泊,客中寂寥孤凄,思乡怀人,心中隐隐作痛。此等感受,写得真切、细微,格外动人。
水仙子•展转秋思京门赋
琐窗风雨古今情四,梦绕云山十二层,香销烛暗人初定。酒醒时愁未醒,三般儿挨不到明。境地罗帏静,森地鸳被冷,忽地心疼。
元曲最大的魅力也是口语化的意境营造。周文质的《叨叨令•悲秋》,写秋风秋雨愁杀人。用双声叠学状物,象声词传声,动词、形容词传神。
叨叨令•悲秋
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淅零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剌落。睡不着也末哥,睡不着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彪模登靠。
元曲写秋的高手还有张可久。他奔波一生,时官时隐,到七八十岁时还在做幕僚、监税之类的小官。《全元散曲》收其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曲,是元代散曲家作品最多者之一。
水仙子折桂令•九日
对青山强整鸟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民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普天乐•秋怀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萄道难“,红叶关江冷。两字功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满庭芳•客中九日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徐再思的曲则如如桂林秋月,小令多点化前人诗词名句。由于体会得深切,更兼个人经历之丰富,则仿佛句由已出,不着痕迹。起头三句被王世贞评为“情中紧语也”。
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李致远的《红袖鞋•晚秋》,干净利落,情浓意切。从中可见作者的孤傲与清高。出手不凡,可谓回肠独转,别具一格。
红绣鞋•晚秋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当寒凉的风,替换了曾经的姹紫嫣红。
身旁的树木逶迤满眼,远山如黛。
悲与喜胸中收藏,无限地包容,无尽地宁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