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可以看这部电影啊(去看这部国产新片吧)
我,编辑部公认最冷血的人型AI,对市面上绝大多数煽情桥段都自带免疫。
却在看《妈妈!》时在电影院哭到上气不接下气。
尽管“85岁妈妈照顾65岁生病女儿”的设定,已经预示了这会是部让人憋屈又流泪的电影。
也知道它会表现阿尔兹海默症的可怕,以及爱如何让母亲“变成母狼”。
但却没想到看完后,被里面一句台词说到后心发凉。
得知女儿的病情后,母亲表示“再过十年,我就95了,你也75了,都已经是古稀之年。”
看似是对未来的规划,但却点出如今尚在壮年的一代人,内心最隐秘的恐惧——
当自己与父母垂垂老矣,该如何在羁绊中相互扶持下去。
(提醒:文中有部分情节剧透,但相信我,真的不会影响观影体验。)
01
闹别扭、疏离,
但依然是亲人
《妈妈!》从宣发开始,“阿尔兹海默症”就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但你如果指望它能反应患者及其家人的普遍生活状态,多半会失望。
女主角冯济真来自高知家庭,早年去世的父亲是考古学家,跟她同住的母亲是浙大教授。她自己也是浙大的老师,终生未婚,刚刚退休几年。
母女两人生活在带院子的红砖小房里,除了一位做医生的老同学外,几乎看不到什么多余的社会关系。
这样的家庭条件大概已经超过了现实里95%的人,也挡掉了生活中95%的龃龉。
但正是因为电影对其他现实问题的简化,让观众得以审视这对母女的情感羁绊。
一开头,她们的关系其实显得有点拧巴——
相处透着疏离,但在细节中,又能隐约瞥见曾经的亲密。
85岁的母亲,出场就是一副老小孩的做派。
身体结实,能爬高蹦低;思路清晰,怼起人来一个顶俩。所以不听话起来,“破坏力”尤为惊人。
女儿早上给她做了牛排,她嚷嚷着要吃鱼,对摆在面前的菜动都不动一下;
收拾桌子她也要抗议,“这是我的桌子,我就喜欢这样”,然后故意把摞好的书弄乱。
65岁的女儿性格则恰恰相反:沉默寡言,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对母亲的照顾相比于真情流露,更像是在履行义务。
一个例子,某天临睡前母亲半开玩笑半撒娇地问“要不要一起睡?你不怕我凉吗?”
她也能面无表情地回上一句:“我在也会凉。”
在开头的20分钟里,这对母女几乎一直都在斗智斗勇。
比如冯济真回到家里,发现妈妈正踩着梯子去书柜的顶上拿书。
她又气又急,毫不客气地在便利贴上写“登高你会摔死”,狠狠贴在书柜上;
没想到母亲白了她一眼,写了句“不登高我也会死”。
冯济真自己有洁癖,但母亲总喜欢开门放流浪猫进来玩。
于是她每天都要拉着对方去洗澡,还日常检查有没有好好刷牙。
而母亲虽然无力反抗,但嘴上从来不饶人:
“你这辈子虽然做了很多好事,但浪费了好多好多的水。”“天天洗,都快把我洗成秃毛鸡了。”
即使这样,种种细节却又显示她们并非一对互相憎恨的母女。
冯济真虽然始终挂着感情疏离的面具,这面具也时不时会露出裂缝。
一次是源于妈妈蒋玉枝的“装死”。某天晚上,她起夜时发现母亲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身边是乱七八糟的药瓶,还有流浪猫在厨房踱来踱去。
冯济真当时就慌了,小跑着扑过去抱起妈妈。
谁知怀中本来已经“不省人事”的母亲突然扑哧一笑——才发现是场恶作剧。
气急了的冯济真,不轻不重地拍了下妈妈的脸,然后照例拉她去梳洗。
看似疏离的坚冰,得已融化片刻。
另一次“面具破裂”,冯济真拒绝跟母亲同睡之后。
两个人坐在不同的房间里,隔着玻璃相望。
母亲突然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打了三个响指。
冯济真也回了三个响指,然后面无表情地关灯。
这段我当时没看懂是什么意思,还以为又是母亲众多老小孩行为中的一个。
直到冯济真的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发展到了后期,才从她的一段梦呓般的嘟囔中明白真相。
那时她已经认不出妈妈,但还记得这个手势的含义。
“在我家只要打三个响指,爸爸妈妈和我就都知道,这是在说‘我爱你’的意思。”
02
变回孩子后,
专“虐”母亲
没有人会忍心自己的妈妈到80多岁还在受委屈。但如果你就是她委屈的来源呢?
”从女儿发现自己得病开始,编剧对妈妈这个角色的“花式虐待”就看得我心惊肉跳。
得知拿到诊断书后,冯济真第一反应是找借口把妈妈送到养老院,试图把母亲挡在自己的伤害之外。
但到最后,妈妈还是要回来受这个“罪”。
一开始是冯济真在工作了半辈子的大学里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妈妈拦下过路学生问路,还要假装是自己急着回去,试图掩饰女儿的窘迫。
后来女儿急着要上厕所,家门却打不开。
于是就出现了预告片里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已经85岁的妈妈用锤子敲开窗子,拨开碎玻璃翻进家打开门锁。
这段剧情还有个后续,冯济真进屋后飞一般地奔向厕所。
妈妈则是连手中的包都没来得及放下,迅速转身拿出卫生纸,弯腰擦掉地上的尿渍。
身为母亲,她只是为了试图再挽回一点女儿身为成年人的自尊。
虽然它注定要消亡。
随着病情的加重,冯济真开始陷入越来越频繁的幻想。
母亲受得委屈也越来越揪心,看得人忍不住叹气。
每天早上都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新状况:小到地上打碎的鸡蛋、床底下被撕碎的笔记;大到用螺丝刀拆下来的门、撕开被罩铺满整个卫生间的羽绒。
已经85岁的妈妈面对着一个随时狂躁不安的“孩子”。而且精力旺盛、力大无穷。
更糟糕的是女儿的坏脾气。
这个部分有两个情节,任谁家里有老人看了都会心里一酸。
一是冯济真回忆起小时候住的房子,于是带上妈妈当年结婚的头纱跑出门,在夜晚的路上狂奔。
腿脚已经不太利索的妈妈怕她着凉,拿着衣服一路跑一路试图给她披上。
另一个情节是冯济真在院子里坐着,突然下雨了。
妈妈不顾自己被淋湿,追着给女儿打伞。
然而已经沉浸在幻觉里的冯济真先是推搡了几下,随后干脆一口咬在了母亲的胳膊上,对方痛到“啊呀”叫出声来。
那是妈妈在她生病后第一次哭出声,不知是在哭痛,还是在哭女儿的命运。
有时候冯济真也会突然变乖。
会愧疚地缩在妈妈怀里,嘟囔着“没给你添麻烦吧”。
这些片段一出,观众都能稍微喘口气。
然而在阿尔兹海默症面前,终究只是越来越少的温情。
身为文科教授的妈妈,曾经在电影开头背过一首诗:
“春天是你的生命,秋天是我的生命。你那绯红的面孔,像春天盛开的玫瑰,我这疲倦的眼睛,像秋日暗淡的光辉。”
没想到一语成谶,先黯淡下来的却是女儿的眼睛。
在闹腾了不知是几个月还是几年之后,冯济真终于渐渐平静下来。
不再动辄打坏东西、跑出家门——但身上的活泛劲儿也越来越少了。
某天早上她坐在餐桌前,戴着围兜和儿时的发卡,笑眯眯地喊了一句“妈妈”。
母亲显然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个称呼,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欣喜。
但还没等母亲的笑容挂上嘴角,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所有观众感受到最浓厚的哀伤。
冯济真说:“你真像我妈妈。”
03
妈妈变不成“母狼”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虽然名为“妈妈”,但并不只是在讲母女关系。
身为考古学家的爸爸虽然很早就去世了,但在电影中依然存在感很强。
有人说情节设定让他想起了杨绛的《我们仨》——都是感情很好的高知家庭,一对夫妻加上一个女儿。
片中以冯济真患病后的视角,穿插了很多一家三口的回忆,总体印象是非常幸福的。
爸爸虽然工作很忙,但每次回家都会专门花时间陪伴她。
她记得爸爸妈妈在昏黄的灯光下跳舞,而自己穿着红裙子在一边笑。
后来爸爸投湖的悲剧,又变成了这个家庭共享的伤痛。
母女俩会在忌日点一根白色的蜡烛,有专属的“秘密小手势”——这些都能让人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羁绊。
在一个看似“过于文艺”的设定里,或许正是这种羁绊让人似曾相识。
我们这一代大概是跟父母捆绑最紧密的一群人。
我在外地工作多年,工资足够养活自己。还结了婚,是标准意义上的“成家立业”。
但跟家里抱怨工作太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妈还是忍不住给我发个“哄女儿开心”的红包。
父母养育时的情感付出、大家族解体之下越来越简单的家庭关系,让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羁绊越来越紧,时效也越来越长。
90后、95后很少会感受到真正“长大成人”的节点,在爸妈面前仿佛永远可以做个孩子。
所以在整部电影中,给我最大冲击的其实不是冯济真本人的衰落,而是她妈妈的衰老。
看她从一个狡黠智慧的老小孩,变成为了照顾女儿,劈叉平板支撑全都能来的“超人”。
后来又变成真正疲惫的老人。
仿佛敲响了一记对未来的警钟。
《妈妈!》最早的预告片里有一句话,非常俗套但也非常戳人。
“每个母亲都是母狼,保护幼崽是本能。”
为了女儿,80多岁的妈妈重新系起了围裙,看似要再次向命运发起挑战。
最残酷的却是她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全片看到我心碎一地的另一个画面,是冯济真又跟妈妈大闹一场,骂她“你怎么鬼鬼祟祟的”,然后把自己关进卫生间。
妈妈在黑暗中缓缓转身离开,步履蹒跚。
就算她再怎么保持乐观、拼命健身——
可年龄和疾病,都是人终其一生都抵抗不了的东西。
最终,强悍的妈妈还是认命了。
她带着已经无法自主行走的女儿离开她们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来到了养老院。
恰恰就是女儿刚刚发现自己生病时,为她安排的那一家,只不过这次是两个人。
“你怎么这么聪明,知道我要来这里。”
即使命运无法改变和挽回,但至少家人依然陪伴到了最后一刻。
这或许也是你我在未来老去的恐慌中,唯一可以抓住的稻草。
“我不认识你,谁能证明你是我妈妈。”
“所有人,太阳和月亮,都能证明我是你妈妈。”
来源:Vista看天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