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一方红脸一方白脸:在教育孩子过程中
我们身边曾经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非常严厉,说一不二,基本不商量,母亲很柔和,习惯什么事都迁就孩子。
大概就我们常说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然而在这个孩子身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父亲面前,孩子显得极其乖顺,父亲提出的任何要求立即执行,即使有些过于严苛的要求。在母亲面前,这个孩子极其固执,母亲说什么基本不听,为所欲为。 所以,他是否听话,完全取决于父亲是不是在场。如果父亲在场,他就是乖宝宝,父亲不在场,他就各种闹腾。他在父亲那里过度乖顺,所造成的压力,很多时候都释放到母亲身上,我不认为这种模式有什么地方好。
之所以很多人推崇这种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也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温和而坚定”。很多人都听过“温和而坚定”这种说法,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想过怎么去做。
要想温和而坚定,有三个步骤:
一、跟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对你有亲近感。
比如一岁多点的孩子,他需要的是多点时间陪陪他,爱抚他,藏在妈妈身后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都可以。再大一点,三五岁,你可以关心他画里画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这样画,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周末去哪里玩过了,碰到了什么人,看到了什么新鲜事,玩的开不开心;你也可以加入他的游戏,成为他好伙伴跟他赛跑之类的。 孩子到了六七岁时,你可以多一点关心她喜欢的东西,像奥特曼或者女王艾莎,白雪公主之类的,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个分类梳理。
时刻让孩子感到你是安全的,关心他的,以此建立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二、你的内心非常地有原则,有底线,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其实,很多父母没弄清楚什么是“自由”,在孩子一两岁或者三四岁的时候,想吃饭就吃饭,想不吃就不吃,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不出去就不出去,到了六七岁,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严,这不准去,那不能去,不听话不是打就是骂,这样孩子当然很不舒服。真正的“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小孩一两岁的时候,脑子还不是很清楚,你让他决定是什么意思?他根本不知道做了决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承担不起结果。所以,“自由”和责任是一体的。他能负多大的责任,就能有多大的自由。
比如,一岁半小孩想吃冰激凌,吃完了可能拉肚子,他不一定能把拉肚子和吃冰棒联系起来。而且,他那么小,拉肚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不明确。所以,大人就不必给他吃冰激凌的自由。因为他无法为自己的身体负责。可是,如果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吃冰激凌,我觉得就可以给他这种自由了。吃冰激凌之前告诉他,如果拉肚子了,请他自己艾灸肚子。如果他可以负责,就给他自由。
所以,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刚开始,孩子只能承担一丁点责任,就给他一丁点自由,慢慢的,孩子能承担的责任多了,自由也越来越多。
两岁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穿鞋,五岁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九岁孩子决定周末全家去哪里郊游,并且准备所需的点心和水等杂物。
现在,我们回到“温和而坚定”,父母内心需要很坚定,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
原则和底线内心要清楚。
不统一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会让孩子失去心理上的稳定感和安全感。而长此以往,孩子会在性格上形成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不大合群、胆怯这些个性特征。
1、孩子容易失去方向 不明是非
孩子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家庭当中,当父母产生分歧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会像墙头草一样无所适从,不知该听爸爸的话,还是该遵守妈妈的规定,长此以往,小孩的是非观会变得模糊,甚至颠倒是非。
2、父母的威信降低 破坏家庭教育的效果
父母意见不一致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权威性。孩子总是认为,大人的话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自己眼中有威信的人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
因此,当父母的教育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否定对方的时候,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失望的情绪,破坏了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威信,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3、孩子或会怨恨父母
在情感上,孩子理所当然地偏向于保护自己的“防空洞”一边,而对挥舞大棒的一方产生怨恨。这种怨恨要比父母双方同时挥舞两条大棒产生的怨恨程度要深得多。所以一不小心孩子就会怨恨父母,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你拒绝给孩子买昂贵的手机,她大哭大闹,甚至绝食。就涉及到行为和情感两方面。购买手机具体行为而言,绝对不可以让步,不能因为孩子闹就满足其不合理要求,此时一旦妥协,今后她就会习得用绝食获得满足的绝技。
爸爸要告诉孩子,哭闹和绝食并不能带来任何改变。同时对于孩子的情绪反应,又要“慈”。不要阻止孩子哭泣,更不要批判绝食的行为。
反之,要慈祥表达情绪,告诉孩子,我能理解你的失望与不愉快,但我们总要学会得不到的痛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