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
赤坎区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目标,以推动教学应用研究为重点,“边建边用、以用促建”,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基础条件提升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力求“用最少的投入、选择最优的模式、实现最广泛的应用”。
完善统筹共建机制,提高人财物投入效益
加强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在规划设计上,成立了赤坎区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赤坎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并根据规划要求,不断完善机制,落实工作举措;在建设模式上,实行“用好国家、省、市公共平台,特色资源校建共享”,通过借力借智,与各大运营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各运营商根据学校个性化需求提供信息化建设服务。
完善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在资金筹措上,严格落实规划预算制度,每年安排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经费、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专项资金、教育城域网络租用资金,同时积极争取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扶持项目、对口扶持资金;在经费使用上,赤坎区教育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赤坎区教育技术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全区教育技术专项经费集中统一使用,全部由区教育局负责统筹安排,年初根据各校不同需求安排装备计划,制订采购方案,年终以学校教育技术专项经费形式发文下拨给各相关学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建立学校信息化建设人才共享机制。为解决赤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紧缺的问题,赤坎区教育局将各校的信息技术骨干力量集中统筹使用,成立了赤坎区教育信息化互助小组,共计10名骨干,从教育技术培训、网络管理、微课制作、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了学校优质技术资源的共享。并明确要求小组成员每学年须完成一次所负责区块的专项培训,每次培训课时不少于4课时,培训人次不少于50人。
构建教育应用生态圈,创新信息化建设模式
以教育新基建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以基座为关键,以生态为目标,是赤坎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路径。赤坎区将根据国家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教育部教育新型基建的战略举措以及省、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布局,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争取形成一批高质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为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赤坎区教育局确立教育信息化“助力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均衡、探索教育未来”三大使命、“需求引领、应用为主、持续发展、实效至上”四个导向、“新校园、新网络、新资源、新平台、新应用”五项任务,形成赤坎区教育信息化“三四五”发展路径,推动全区态势有效转变。实现课堂形态创新、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模式变革,争创智慧教育示范区。
聚焦应用,促教师专业发展
深入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新机制,到目前为止,全区中小学教师完成网络研修25个学时的学习,校本研修25个学时的实践应用,两个100%。“整校推进”考核和所有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100%通过。
实施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全覆盖,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三全两高一大”的总目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开展以“基于数字教材应用的多技术融合”校本实践研究,建构基于数字教材应用的教学方式,即以“丰富的资源支持”为核心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结果分享”为关键的互动交流,以“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诊断改进,以“系统的结果导出”为前提的总结整理,以“深度的操作体验”为支持的探究学习。通过聚焦关键环节、深化教学处理、发挥协同作用,实现教学方式创新,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构建“学在赤坎”新课堂。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内容重构、流程再造和模式重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营造赤坎教育发展新生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富有各校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统筹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初步建立,建设了赤坎区中小学“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课堂”平台,聚焦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开不齐开不足国家课程等问题,制定《赤坎区推进中小学“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2021年开始,率先开设了赤坎区小学科学、音乐、美术、道法专递课堂。每学期开学初就提前部署,安排好课程表,明确上课时间、上课内容和授课老师。采用“1 N”的方式实施常态教学,让师资不足的学校组织相应的学生同步上课,架起城乡一体化课堂的桥梁,缩小校际的差距。2021年上半年,赤坎区名校网络课堂也正式启动,以各学科的示范课为引领,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几大学科的示范课外,还有音乐、美术、科学、党史教育专题课等,丰富了区域优质教学资源,也拓宽了赤坎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途径。名师课堂也同步启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省、市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开设名师课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共建共享,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员培训,重点解决在线授课、网络教研、操作实践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教师“三个课堂”应用的基础能力。采取整校推进方式,对校长、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素养,建立区、校教研团队、学科教学专家等多方联动的“三个课堂”应用能力研训队伍。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三个课堂”应用校本研修。以“三个课堂”为主要模式实施促进教育均衡,区域“三个课堂”全覆盖和常态化按需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赤坎区中小学“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课堂”常态化应用融入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全程。
两年来,赤坎区共开展专递课堂活动175节,参与师生7万余。开展名师课堂活动23次,借助赤坎区中小学“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课堂”平台开展线上教研45场。
“三个课堂”的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推进赤坎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和均衡发展,推动课堂革命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以融合应用活动为抓手。根据省市要求及赤坎区教学实际,该局搭建了系列融合应用展示平台,促进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入融合,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基础教育微课程开发活动、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比、教育技术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等。每年举办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搭建了示范引领的舞台,帮助全区教师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双融双创”暨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省、市教育“双融双创”暨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等系列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积极探索。
探索智慧教育发展路径,创新教育新基建之路
智慧教育是2022年赤坎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在规划设计“赤坎区智慧教育大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先行先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探索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推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向交互式智能化方向升级,建设以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课堂。
赤坎区将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精心谋划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立足解决赤坎区教育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以加快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为主线,着力提升教育信息网络基础环境,着力构建“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着力加强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和服务,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全面支撑赤坎教育提质振兴。
【撰文】陈海兰
【通讯员】邱惠群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