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怎么操作(记者探访智能回收新模式下)

近年来,眉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严格落实城市管理“绣花”精神,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陆续在眉山城区凯旋广场、燕语林森、公园1号、旭光小区、加洲国际城五个小区建立生活垃圾智能回收房,因地制宜探索“新回收、新分类”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受到了广大居民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这些可回收垃圾是如何分拣的?它们最终去了哪儿,又发挥了哪些作用?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10月20日10时,记者来到位于齐通路三段的眉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只见仓库内堆满了几十袋可回收垃圾,这些都是刚从凯旋广场小区收回来的。两名工作人员忙着分拣称重,旁边还放着三个分别装有易拉罐、饮料瓶、塑料袋的口袋,方便简单地分拣装袋。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怎么操作(记者探访智能回收新模式下)(1)

工作人员扫码分拣。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打开微信小程序进入后台、扫描回收袋上的二维码、分拣、称重,上传数据,整个垃圾回收共5个步骤,全程智能化,不到10分钟就完成操作。分拣中心负责人邓剑锋告诉记者,每周四是他们集中收运时间,一般3天内完成分拣,居民3天内陆续收到返款。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怎么操作(记者探访智能回收新模式下)(2)

生活垃圾分类整齐堆放。

分拣区不远处是堆放区,纸类、泡沫、织物、玻璃、电子电器、金属、塑料分类整齐堆放。“调查数据显示,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占35%,可回收垃圾要得到再生利用最大化,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进行专业分类。”邓剑锋介绍,这7大类最终还要细分成17个小类,待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分别运往17家公司,经过专业处理后又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

经过2年多的试点运行,邓剑锋最大的感触就是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刚开始,居民们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混同在可回收垃圾内,给我们后期分拣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后来我们加强宣传讲解力度,每周一到周三轮流到5个小区进行宣传,同时还联合物业、社区开展多形式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垃圾四分类,并指导居民如何收集可回收物,效果显而易见。”邓剑锋说,在宣传的基础上,他们还推行奖惩机制,工作人员在分拣的时候便在后台对其进行评价。“对于长期获得模范评价的居民,年底将被评选为‘模范投递员’,还能收到小礼品。”

邓剑锋表示,目前,分拣中心正在积极筹备,将在近期开展一场生活垃圾分类体验活动,邀请小区居民零距离接触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流程和回收利用,通过居民的宣传带动,推动眉山生活垃圾分类全面铺开。据悉,这项活动将常态化开展。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