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讲解(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微课稿)

第一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讲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辩证唯物主义讲解(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微课稿)

辩证唯物主义讲解

第一张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微课的主题是《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张

我们很清楚:对于书本、桌椅、房子这些东西,一般人都会相信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我们天天接触、使用它们,这很容易证明它们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毫无关系。但是有些事物,比如,地球是一个平面还是球体?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天上有没有神仙,地下有没有阎王?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可就不那么容易回答了。

第三张

(一)古代有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论,是古代人们对世界的一种比较正确的看法。

第四张

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水蒸气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归复于火。”而在中国,则存在“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以成万物)及“阴阳”学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南北朝时范镇的《神灭论》坚持物质第一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否认了世界是神创造的。

第五张

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坚持了以“物”为本。但是这却把世界的复杂简单化 。他们对世界观本原的认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学证实。这便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填表:

第六张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经过了中世纪的冬眠后,在近代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一大批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以他们的实践和理论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从而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著名的科学家道尔顿、伽森狄、霍尔巴赫,对此都坚信不疑。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七张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却认为原子是不变的,不可分割的最小物质单位。这显然不能解释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这种唯物主义形态必然会被另一种更科学的形态所代替。随着发射型现象和电子的发现,可以证明,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科学的发现显示电子是更微小的,而且电子可以随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时候,有些形而上学者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便做出了“原子非物质”之说,为唯心主义提供了反驳的缺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容易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

第八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发展中的科学中渐渐产生。它们秉承了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原的方向的同时,系统地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进攻,全面地阐述了哲学的物质观,确立了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除了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外,它们还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它们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