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很多幼儿老师都非常关注,在其教学体系上并无太多复杂的理论,相反其简单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本文分享一篇专业老师对于奥尔夫教学法创造性方面的感悟,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参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


由于假期去北京学习了十天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获得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对于奥尔夫的教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更大量的阅读了书籍,认为如此有创造力的方法应该更好的去应用。

奥尔夫的教学法有非常系统的体系,也就是说不仅仅有一种原本性的理念,更是形成了体系性。有具体的理念、知道的思想甚至是具体的方法都有体现。所以说奥尔夫教学法越来越具有体系,虽然说是原本性的、元素性的,但是其中却更多的让我们学会融入更多的本土化音乐。

从越简单的音乐最基础的音乐出发反而也不容易。因为要求一切都体现音乐性,艺术性。虽然他特别强调节奏,但是却不是简单的敲敲打打,而是要通过在音乐中完成的,对旋律和声等要求都十分严格。虽然奥尔夫器乐是特色,但是又是与声乐并重的,这都显示了整个的完整的体系性。

奥尔夫的教育还有自身的独特性,不像之前教育的死板,而是更具有创造力,具有活力的教学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奥尔夫教育有其灵活性,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没有具体的教材,也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所以说奥尔夫教学更加的灵活,适合于任何年龄的人群。而且可以本土化,适合各国的教学。由于奥尔夫乐器十分简单,好入手,更便于大家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同时音乐教学也更加的新鲜,没有重复的课程。更对于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运用奥尔夫的方法更好的进行教学。奥尔夫有开放性,没有条条框框、不封闭、不排他的。是逐步发展的、逐步丰富的,永远没有终结。奥尔夫教学有艺术性,也就是要求教师从教学到表演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内容都要体现艺术的价值。综上我认为的这些性质,足以体现了运用奥尔夫创造性来教学的重要性。

奥尔夫教学法其实和新音乐课程标准由很多共性。首先,注重音乐实践,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在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情况下,提出了注重音乐时间,培养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恰好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由于奥尔夫的教育是原本性的教育,乐于让孩子们更多的感受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用奥尔夫乐器来演奏音乐,从而也体现了奥尔夫的综合性。奥尔夫的理念中“以人为本”也强调了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全身心的感受音乐。奥尔夫的适用范围也很广,适合各种年龄段。

其次,注重即兴编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多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注意要设定生动的过程,让学生激发兴趣。发挥其创新能力。奥尔夫教学法也提出,要让孩子去参与、去探索、去创造音乐。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参与创造体验,给人能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再次,注重本土文化,弘扬民族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育应该具有民族性的特点,通过民族音乐的认知和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的自豪感。加强学生学习民歌、加强地方戏曲的能力。

奥尔夫音乐强调本土化,凸显了对于每个民族文化的尊重,也使得更多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强调民族化,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民谣、山歌、地方戏曲等各种民族民间音乐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中学习音乐创造音乐。我国有56各民族,民族的文化特别的丰富。学生们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民族,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创造音乐。


奥尔夫的教学法意义在于,他不仅提供了一条使学生自然、顺利进入和进行音乐学习之路,使得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将最基本的音乐课结合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如果你对奥尔夫音乐指导师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