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必看的经典影片之一豆瓣评分9(年度最震撼大片)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场战争经历了四年三个月。
参战人物6500多万人,造成1500多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受伤。
成为了当时欧洲历史上最具摧毁性的战争。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比较模糊,知道更多的是一战后的巴黎会议,以及往后的五四运动。
▲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不同于二战是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一战从开始就被定义成,在列强主导下的帝国主义侵略的非正义战争。
就连关于一战、二战的电影作品,都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气质和态度。
在二战题材的影史作品中,多数是主旋律歌颂正义和人性,反思战争的残酷。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而关于一战的电影,则彻底走向了批判和讽刺。
经典的有刘易斯·迈尔斯通的《西线无战事》,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光荣之路》。
他们都是用参战士兵的视角,呈现出了这场残酷战争背后的荒诞和无情。
▲电影《光荣之路》
但毕竟电影作品是艺术上的创作,无法真实还原历史。
这时纪录片便弥补这一空缺。
在一战结束百年之际,由BBC,14-18 Now及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联合特制了一部极为特殊的一战题材纪录片——
《他们已不再老去》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该片的导演是曾执导过《魔戒》三部曲的彼得·杰克逊。
自从2014年他导演的《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上映之后,他便消失在公众视野里长达4年之久,而这4年里他便一直在专注拍摄这部一战纪录片。
▲彼得·杰克逊
与以往一般的战争纪录片不同。
《他们已不再变老》整部影片只用真实的影像资料,同时没有旁白解说,声音全部来自参与的一战士兵采访。
为了拍摄此片,剧组听了近600个小时的访谈录音,以及观看了100多个小时的影片资料,光此项工作就花了一年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杰克逊和团队用尖端的电脑特技,将黑白胶片资料通过修复、填色、添帧、转3D,拟音,第一次用彩色影像真实复活了一战的历史。
一战中的战场在欧洲,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南线三线战区。
其中西线英德对战是最主要战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西线战况也是最为惨烈的,其中就包括影片所讲的“索姆河战役”。
影片开始并没有直接对准战争场面。
而是先展现了这场所谓正义战争之前,整个国家人民的态度。
1914年,虽然英德两国之间的利益矛盾日增大,但是两国的人民依然还处于友好往来的状态。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战争的灾难即将来临。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宣战的消息传遍了大英帝国。
作为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的人民,对战争充满了热忱与信心。
以为战争能够很容易就结束了。
人们一度认为这是一场爱国、文明的战争。
参军的热情持续高涨,不少年轻人虚报年龄,只为奔赴战场为国效力,成为英雄。
这些应召入伍的新兵,开始严酷的紧急训练。
在奔赴前线时,每个人都是激动万分,甚至还担心没有到战场,战争就结束了。
而影片也从此刻开始由黑白变为了彩色。
但是当他们奔赴前线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噩梦的开始。
首先是作战战环境。(以下均为真实图片,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
西线战区在丘陵地带,地势起伏不平,一战最著名的堑壕战便集中在此。
不像往后二战时有军营和战场之分。
堑壕战是两军长时间阵地对战,战壕既是战场也是士兵的住处。
战壕周围全是被炸弹炸成的弹坑。
阵亡的尸体无法处理,随处可见。
没有厕所,士兵方便只能就地解决。
长期这样环境,滋生出恶臭和以尸为食的老鼠。
到了冬天天气更加恶劣,堑壕的水位不断上涨。
双腿随时泡在水里,有人患上坏疽无法治疗只能截肢。
战壕由于雨水浸泡,周围布满了腐尸的泥潭,淤泥十分粘稠,一旦掉入根本无法施救,在里面只有等死。
但是比其战争的惨烈,这些糟糕的环境根本不值得一提。
士兵们每天都要迎接对方无数的轰炸和枪火扫击。
敌方使用化学毒气袭击,防护不及时,有的轻微中毒,也有重者失明或者死亡。
当然英军受到指令偷袭反攻时,对德军也丝毫不手软。
但与二战时两军仇恨对视完全不同,事实上,在没有战争时,两军相处甚至十分融洽。
因为两方的士兵都不知道这场战争的意义,他们只是被听从国家的安排和号召。
在长期阵地对战过后,军队暂时撤回前线后面的军营。
士兵享受了短暂的休息,每个人都尽量让自己开心一点。
毕竟多活一天是一天。
士兵们也开始自己找乐子。
比如搞军团运动会。
或者赌博、找妓女,用50便士的军饷度过豪华的一周。
在过完仅有的闲暇时间后。
英军转而开始反攻,他们迎来了最为惨烈的“索姆河战役”。
在此战役中,双方伤亡约134万人,英军甚至在第一天就阵亡了6万人之多。
炮火连续几个小时不间断轰炸。
英军使出了秘密武器马克1型坦克,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一次使用坦克。
冲锋前线的士兵在接到命令后,除了茫然和恐惧以外,早已不见当初参战时的意气风发。
在镜头出现的士兵,随后便奔向了前线,而绝大多人在三十分钟内战死沙场。
由于火力太凶猛,士兵们只能用尸体砌成保护墙来阻挡子弹。
“索姆河战役”持续了4个月之久。
到战役后期英德两军都是疲惫不堪,都不愿意继续这场战争。
被俘的德国士兵与受伤英军相互搀扶,甚至主动做起担架手。
两国的士兵并没有什么敌对仇恨。
反而更加理解和同情对方。
他们根本不在乎战争的输赢。
因为他们都只想回家,回到家人的身旁。
随着德国的投降,1918年11月11日,战争宣布结束。
当宣布停战公告时,没有一个人欢呼。
对于他们来说,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
这群曾经抱着英雄梦的少年们,再次回到祖国的时候,才发现生活的现实同样残酷。
除了艰难的经济状况和就业形势。
人们甚至根本不会谈起这场战争,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这些为祖国舍生取死的士兵,却被人民遗忘在历史中。
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向历史证明,战争不值得。
彼得·杰克逊的祖父曾经参加过一战,他一直入迷于一战这段历史,这也是他拍摄这部纪录片最大的原因。
在影片最后,导演更是表达了对自己祖父的怀念与致敬。
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纪录片,《他们已不再老去》在无比真实的画面还原和细节展现中,无处不体现出反战思想。
身兼本片制片人的杰克逊,不仅没要任何薪酬回报,反而拿出自己珍贵的收藏物品,进行历史复原。
影片所有黑白影像还原色彩的提取,都是完全参照杰克逊收藏的一战物品。
那些纪实的震撼影像,原本是这样的。
制作团队将只有12-15帧的黑白胶片素材,通过每一帧上色,然后将帧数添加到和电影相同的24帧。
最终让画面成为影片中,具有现实感的纪实录像。
不仅画面需要处理,影片还要给所有默片拟音。
从枪械声音到坦克,甚至在泥泞路上的脚步声都经行真实拟音。
大炮的拟音用的也都是二战时的真货。
▲坦克也是杰克逊的收藏
更让人震撼的是,大多数上镜30分钟内就阵亡。
影片的片名取自于英国诗人劳伦斯·比尼恩的诗《致倒下的士兵们》(For The Fallen)。
他们亲历了前所未闻的战斗,个个视死如归,他们倒下时全都面对着敌人.他们已不再变老,我们却马齿途长他们曾像英雄一样被送往战场,但当战争过去却又被遗忘。
时间如初,他们闭目睡去,早已不再老去。
铭记鲜血,铭记战火与苦难。
愿和平永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