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玉楼春(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

【诗话回雁峰(53)】 / 张长元编著

汪元量玉楼春(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1)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① 

宋末元初·汪元量

六言诗

回雁峰前问讯,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②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

出 处 《全宋诗》 卷370

注 释

①赵宣慰:赵淇(1239~1307), 字元德,号平远,又号太极道人、静华翁,元衡山县岭坡人。宣慰: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②美人:指相貌俊逸,才德出众之人。此处指赵宣慰。

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宫廷琴师。 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陷落,汪元量随三宫迁往大都,出入宫中,侍奉元主,曾经在狱中探望过文天祥。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出家为道士,获准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汪元量诗多记录国亡前后事,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诗有“诗史”的称号。汪元量著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

题 解

元二十八年(1291)秋,汪元量第二次游历湘、蜀,其入湘路线是:过巴陵,穿长沙,到南岳。在入湘去南岳道中,打算去看望老朋友赵淇,于是就写了《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这首诗。诗中将赵淇喻“美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

译 文

我在回雁峰前问讯:

湘江岸边馥郁的兰花开了几茬?

我多次想见到你这个才德出众的朋友,

水迢迢云漫漫隔断了来潇湘的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