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临江鳝丝最正宗的做法(炒鳝丝还有这么多名堂)
原文:[炒鳝]拆鳝丝炒之,略焦,如炒肉鸡之法,不可用水。
淸 袁枚《随园食单》水族无鳞单
时序已近小暑,又到了吃鳝鱼的季节,鳝鱼是一种淡水鱼类,因腹部为黄色,苏南称黄鳝,而南京及苏北则称为“长鱼”,大概因形似蛇类的原因吧。体长约20厘米左右,最长可达1米,色泽呈黄褐色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但体色常随栖居的环境而不同,黄鳝体似鳗形,鳍无棘,背鳍、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黄鳝为肉食凶猛性鱼类,多在夜间出外摄食,能捕食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鱼。黄鳝之摄食多属啜吸方式,每当感触到有小动物在其口边,即张口啜吸。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黄鳝在中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中国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现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鳝鱼虽是美食佳品,但吃鳝鱼是很讲究的,那就是一定要买活的,吃鲜的,不可吃死鳝鱼。死的甲鱼、鳝鱼会产生毒素,对人体有害,不可食用。因为死鳝鱼体内含有较多的组胺酸和氧化三甲胺,鳝鱼死后,其体内所含的组胺酸便会分解生成有毒的组胺。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跳、血压下降等症状。而且,鳝鱼死亡的时间越长,所含毒性越重,每个成人只需一次摄入100毫克组胺就会引起中毒。在农村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鳝鱼不论死在什么地方,就连最爱追脏逐臭的苍蝇也不去叮爬吸食。
传说中有一种鳝鱼,比较罕见,喜食死狗、死猫及腐尸之类,身子较为粗壮,形状与一般鳝鱼无明显差异,月半十六圆月皎洁时,往往游出洞穴,昂首望月。此鳝名为望月鳝,有剧毒,不可食用,食之毙命。据清朝《补洗冤录集讴》记载:明朝成化年间,江西省铅山县有一樵夫喜吃鳝鱼,一天砍柴回家后饥渴难耐,其妻刚好烹熟鳝鱼,樵夫便狼吞虎咽地饱餐了一顿。谁知,不到片刻功夫,樵夫便腹痛难忍,不久即死。亲朋好友怀疑樵夫是被他的妻子毒死的,便将其告到官府。但无论如何严刑拷打,樵夫的妻子只是高声喊冤,坚不认罪,知县只得把她羁在狱中。一年以后,新任知县重新审案时,认为案情蹊跷,为进一步查证,他命当地百姓捕捉了百余条鳝鱼放入大缸内饲养观察,想从中寻找答案。时间一长,人们发现鳝鱼中有7条鱼总是将头露出水面,不沉入水。知县感到很奇怪,就令厨师将这7条鳝鱼烹熟,让一个死囚犯食用,死囚吃下鳝鱼后不久就腹痛丧命。原来吃有毒的鱼可以死,知县遂将樵夫的妻子无罪释放。
不过鳝鱼确实有竖着睡觉的习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在杭州奎元馆实习,奎元馆虾爆鳝面是杭州一绝,在后厨有一间房,一溜十几个大缸专养鳝鱼,鳝鱼好静,店里买回来鳝鱼养在缸里,鳝鱼头都朝天一动不动,整整齐齐的睡觉,椐说不理它,甚至可以睡死,所以在养鳝鱼时都要放一些泥鳅,这泥鳅贼末溜滑,一有动静就乱钻乱游,这样打扰了鳝鱼的清梦,不至余睡死。
鳝鱼不光味美好吃,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鳝鱼是治疗中风的.民间偏方,好象有点效果,鱼要大的且是野生的最好,它血有劲,把它杀掉,直接在脸上勒,或黄鳝血加少许麝香涂面部,左歪涂右,右歪涂左。但不是中风造成的口眼歪斜没有用的。近来网上又疯传鳝鱼门,原来鳝鱼除治口眼歪斜外还有这种妙用,这美人琪琪和许仙到有一拼,不过白蛇传是男人玩白蛇,鳝鱼门是女人玩黄鳝,鳝鱼似蛇两者差不多,就是有黄点。
鳝鱼菜制法多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准安长鱼席,也叫全鳝席。全鳝席是指所有菜肴均以鳝鱼为原料的宴席,这种宴席起源于江苏淮安,是淮扬菜系中诸多亮点之一,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是指所有菜肴均以鳝鱼为原料的宴席,起源于江苏淮安,是淮扬菜系中诸多亮点之一,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出品,利用长鱼的各个部位,如用鱼脊背做的“炒软兜”;用长鱼肚皮做的“煨脐门”;用长鱼尾做的“炝虎尾”;用鱼段去骨填笋制成“偷梁换柱”;用鱼肉敲薄做皮包馅做的“长鱼饺”,更有炸酥鱼、炒鳝糊、爆鳝、长鱼园、长鱼签等,至于长鱼脑、长鱼肠、长鱼血、长鱼皮、长鱼骨、长鱼脸颊的肉都能做出菜,真可谓物尽其用,味尽其美。
食用鳝鱼,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对捕捉鳝鱼有生动描述。北宋文学家张耒在《思淮亭记》中提到家乡的美味佳肴,就将长鱼列于美蟹之前。清乾隆年间,淮安府周家老字号宴乐楼,化长鱼为神奇,首次推出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四点心,共三十六道菜点的全鳝席,到了同治年间,全鳝席已经被淮安名厨们发展到了108道菜。清代徐珂的《清稗类钞》对两淮长鱼席有详实记叙:“同、光年间,淮安多名庖,治鳝尤有名,胜于扬州之厨人,且能以全席之肴,皆以鳝为之,多者可致几十品。盘也、碟也,所盛皆鳝也。而味各不同,谓之全鳝席。”这是文字当中,第一次有“全鳝席”的记载,小小一条黄鳝,要做出上百种美味,无外乎是辅料、技法和风味的无穷变化,饮食界将全鳝席的传统烹制技艺尊为“屠龙神技”。
淮扬菜系中的全鳝席,有108道全部由鳝鱼做成的美味佳肴,以此宴请宾客,据说三天都吃不完。江苏省政府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淮安全鳝席”申报非遗成功,确立了“全鳝席”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与地位。全鳝宴共有108道菜肴组成,包括八大碗:二龙戏珠、义烧长鱼方、黄焖鳝筒、大烧马鞍桥、精汤菊花长鱼、四喜长鱼(虎尾)、荷叶粉蒸长鱼、红酥长鱼(明月生敲)。八小碗:煨脐门、鸡粥长鱼、干贝长鱼、茶核长鱼、金银长鱼、水晶长鱼饼、插梁换柱、清汤龙须。十六碟:软兜长鱼、生炒蝴蝶片、溜长鱼园、干炸长鱼千、高丽长鱼、夹沙长鱼、锅贴长鱼、银丝长鱼、长鱼吐司、炸酥鱼、芝麻长鱼、麻花长鱼、卷瓢长鱼、三丝长鱼卷、麦穗长鱼、酿长鱼。四点:长鱼饺子、长鱼烧卖、银丝炒面、长鱼卷子,这只是其中一套,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
全鳝席北京也有,在北京鳝鱼做的好的有几家,像王华台、同春园、奎元馆、曲园都在做,玉华台是京城老字号,以做开国第一宴最为闻名,其实,早年间,玉华台最叫座的是全鳝席,民俗家金受申先生在四十年前即有“玉华台的鳝味菜在众馆之上”的评语。开国第一宴、汤包、全鳝席号称玉华台的看家“三宝”。玉华台烹制的“全鳝席”可以做成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子、四个点心。其中以软兜长鱼、煨脐门、炝虎尾、生炒蝴蝶片、大烧马鞍桥最为突出。1990年玉华台掌灶张福趾先生在玉华台再次创新全鳝席,三十三道鳝鱼菜有乌龙卧雪、龙凤鳝丝、荔枝青鳝、蟹盒青鳝、辣子青鳝、麒麟青鳝、笔杆鳝鱼、葱辣鳝丝等。玉华台做鳝菜精妙之处是全部选用活鳝,加工精细,调味巧妙,菜出盘软嫩鲜美。就这席菜还荣获了当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鼓励奖哩。
同春园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店,镇店名菜就是响油鳝糊,同春园全鳝席有36道,食材的搭配可谓令人称绝,其中有借味火腿咸鲜肥美体现鳝鱼软嫩的麒麟鳝丝;有以鸡肉提鲜的吐丝鳝鱼;更有以虾肉伴其左右,突出脆嫩口感的虾仁裹鳝。鳝鱼的“鲜、嫩、软、脆”通过各式原料的搭配、千锤百炼的火候,以烧、蒸、炝、炒、炸、煮、熘、烩、焖、炖等不同形式的菜肴展现而成。这36道鳝菜可谓是真正显示了同春园这家江苏风味名店的技术功底。近日我高家掌门师姐李玉芬先生撰写京城淮杨菜,其中就收录了全鳝席。菜品制做由师哥赵保忠亲自操刀,收录了炒软兜、蒸鳝仟、桂花鳝片、玻璃白鳝、炒蝴蝶鳝、五香鳝鱼、鳝鱼煨面,乌龙卧雪等名菜,单说这炒软兜,筷子夹起,两端一垂,以汤匙兜之,犹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带,十分可爱,故名“炒软兜”。据史载,清光绪十年,两江总督左宗棠视察云梯关淮河水患时品尝此菜,并推荐其为淮安府的贡品,使其成为“御奉之肴”。席苫干丝更是市上难得一见,把鳝背编成一张席子,底下是干丝,具体制法请留意即将出版京城淮杨菜,大家一定要买一本,此书极具收藏价值。
好了现在制做随园菜炒鳝丝,做之前先介绍如何区分鳝鱼的公母,其实特好区分,鳝鱼是雌雄一体,生出来都是雌性,长大了产卵繁殖下一代,可慢慢长到一定程度,体内发生变化就开始变性,成为雄性,所以区别鳝鱼雌雄只须看个头即可。凡大的都雄的。再此叮嘱鳝鱼要吃活不吃死,鳝鱼必须活杀,杀鳝鱼有生熟两种方法,熟鳝鱼出骨,划鳝也分双背和单背,双背是出品整个形完整,可做爆鳝,单背出骨,适合分挡取料。鱼骨呈现三角形,可以熬汤,味特别鲜,也可做酥龙骨,是将鱼骨拍粉炸至酥脆,在配上笋丝香菜爆炒入口松脆还补钙。
随园菜炒鳝丝此菜是生鳝鱼生去骨取肉,将活鱼摔昏,然后把鱼头用钉子钉在长板上,用刀从颈部划进,推向尾部,把鱼腹剖开取出内脏,并剔除鳝骨,余下即鳝鱼肉,加工成段、片、丝等使用。北京曲园酒楼有一子龙脱袍就是此法, 因其鳝鱼在制作过程中 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故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随园菜炒鳝丝不必去皮,将鳝鱼去骨,切5厘米长、0.3厘米粗的丝。冬笋、水发冬菇均切成长4厘米的细丝。用鸡蛋清、干淀粉、精盐将鳝丝抓匀上浆。炒锅置中火上,放入油,烧至五成热,下鳝丝,用筷子划散,倒入漏勺沥油。炒锅内留油20克,烧至八成热,下笋丝、冬菇丝、煸炒一会,再下鳝丝,烹料酒合炒。接着将醋、酱油、湿淀粉、清汤兑成的碗芡倒入锅内,翻炒均匀,盛入盘中,撒上胡椒粉,淋入香油,出盘即成。此菜色泽艳丽、咸香而鲜、鳝丝鲜嫩、滑嫩适口。
文章原创,头条首发,部分照片,摘自网络,
特此鸣谢,若有侵权,敬请告之,马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