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陪伴记心间(这样唠嗑让亲情始终在线)

又到重阳,孝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孝敬老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亲情陪伴记心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亲情陪伴记心间(这样唠嗑让亲情始终在线)

亲情陪伴记心间

又到重阳,孝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孝敬老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很多人都认为父母老了,没有自理能力了,需要子女帮他们包办一切。以为只要给他们吃好喝好,让他们安稳地度过余生,就是子女最大的孝敬。

可是你知道吗?虽然愿望是好的,但是在行为上,往往会矫枉过正。这种“废物式”养老,不仅会加速他们的衰老,更是对老年人生活的一种绑架。塞缪尔厄尔曼说:“岁月让人衰老,但如果失去激情,灵魂也会苍老。”

“我不想当一个废物”

孝顺是美德,但很多人却犯了“废物式养老”的错误。

秀英的爸爸去世得早,自己是被妈妈拉扯长大的。所以自己买房之后,秀英第一时间就把妈妈从乡下接过来,想让老人能够在城里颐养天年。然而秀英的妈妈在家里住了几个月之后,却气呼呼地收拾行李离开了。说:“这城里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了,我要回乡下!”

原来,妈妈想出去走走,秀英怕她不认路,不让她出门乱跑;妈妈想学怎么用手机上网,秀英总是没耐心不肯教;妈妈想带带孙子,秀英怕老人溺爱孩子,不让她插手教育……种种这些让秀英妈妈有了小情绪:“我又不是老到生活不能自理了,每天待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睡,我不想当一个废物!”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老人们的健康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绝大部分的老人也是能够生活自理的。但是很多子女往往只关注了老人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老人的内心需求。慢慢的,老人就开始与社会脱节,会出现“老了就没用了”的想法,觉得自己成为了子女的累赘。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痛苦的不是自己年纪大了,而是他内心承认自己老了。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干,没有点自己的追求,将是多么残酷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怎么会有奔头、有意义?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价值感”才会“有快乐”,老人也是一样。

老人可以活得很精彩

/ 尊重老人的学习自由 /

在山东,就有这么一位奶奶叫姜淑梅。她曾经是文盲,60岁时,丈夫去世,她孤独到了极点。听别人说:读书是抵抗寂寞的良药。于是她决定开始学识字,姜淑梅的每一个家人都非常支持她学习。因为他们觉得,满足老人的愿望,才是真正的孝顺。

之后,姜淑梅开始沉迷书海,大量阅读。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到了83岁,她已写下近60万字,画了上百幅画,出版了5本书,不少人称她为“传奇奶奶”。所以很多时候,老人缺少的只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 尊重老人的交友自由 /

对老年人来说,更重要的还有情感生活的自由。有位女士中年丧偶,一人辛苦把子女抚养成人,还将他们送到了城里生活,自己每天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房子。后来,偶然结识了一位离异男干部,两人一见如故,可决定再婚时子女却觉得她为老不尊,硬生生拆散了这段姻缘。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2.5亿,其中丧偶的老年人有4700万人。而其中大部分的老人还都是空巢老人,交友可以弥补他们精神上的一种缺失,不仅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料,精神上也可以互相慰藉。

/ 不给老人的活法设限 /

很多人觉得,老年人年纪大了,就不应该出去瞎折腾。可在国际时尚周上,就有100位中老年“超模”走上了开场大秀。尽情展示着中国女性的时尚与自信,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大妈”的刻板印象。

在乌镇的80岁“网红奶奶”胡晖,不仅会网购、在线交流养生穿衣搭配,直播和抖音也被她轻松玩转,丝毫不逊于年轻人。公园硬汉大爷,每天健身练成6块腹肌,身体素质丝毫不输小鲜肉。你看,青春对任何人都没有设限。身体可能会老去,但青春跃动的心却可以保持。

这样“唠嗑”才是老人需要的

我们该如何爱老敬老,陪伴家中的老人,度过一个温暖而又充满爱的重阳节呢?

陪伴

对子女来说,若能来到年迈的父母身边,陪他们唠唠嗑、说说话,陪老人过一个快乐、团圆的重阳节,当然再好不过。但若工作繁忙,探亲不便,也可以借助电话、视频聊天等手段,让亲情“始终在线”。

生活中除了距离常有一些隐形的障碍会使老人与子女沟通受阻。例如,父亲似乎变得越来越陈腐固执,说不了几句就呛呛起来;母亲经常在电话里让孩子常回家看看,但一见面就开始唠叨。因此,有些子女虽然心里惦念着父母,但却在行动和语言上保持着距离。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智力可能逐渐衰退;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甚至变得易冲动、多疑;兴趣狭窄、生活单调刻板;情绪更加悲观,容易焦虑;行为幼稚等等。这时,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与父母相处的技巧。

倾听

老人爱唠叨,如何应对老人的唠叨?答案是:耐心倾听。

跟老人交流时要专注,最好与老人对视,而不是边玩手机边敷衍搭腔。想想我们在年幼时,父母总会包容又耐心地倾听我们的“童言无忌”。随着岁月流逝,年迈的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已经发生互换,这时就需要我们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耐下心来,不要让老人不敢跟我们说话,看着子女的脸色欲言又止。让老人感到你对他们说的话感兴趣,而且在认真倾听,这也能鼓励老人把想说的话说完。看似一件小事,其实也会给老人带来满满的幸福感。或许当时你会觉得这有点“浪费时间”,但能聆听父母讲话的成年子女是幸福的!毕竟,有谁能像父母一样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为我们好呢?

在谈话的过程中,适时附和,时不时追问一下,还可以将谈话引向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上来。

沟通

倘若“话不投机”,老人和子女想得不一样,也不要轻易对老人说出否定的话语。如果争论的焦点是“红色还是黑色的衣服更好看”这一类生活琐事,即使老人的观点有些偏颇,子女也要尽量不较真,顺着老人的意思即可。但是,如果老人由于判断力下降,有采取危险行为的倾向,或是可能上当受骗,子女就要想办法中止老人的念头或行动。尽量不要不顾年迈父母的自尊而批评老人或强行制止老人的行为,而是应尽量耐心说服老人,必要时通过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消除诱因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多鼓励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动”起来。让他们体会到,即便身患疾病,也不意味着就完全不能做事了,定期体检、遵医嘱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老人依然可以享受美好生活。

综合科普中国、老年健康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