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

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545期,书写朱熹(宋)《春日》。

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释文:

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作者介绍:

朱熹,生于公元1130年10月18日,卒于公元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作品赏析:

朱老夫子是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读他的诗,不能仅读表面,一定要通过表面去理会其中的“理”。

这首《春日》貌似在描写春游时的景象,事实上此时的朱熹并不在泗水之滨,处于山东境内的泗水此时是被金朝占领,朱熹不可能到此游春。而朱熹正是凭借想像在泗水之滨游春,来表达他对孔子的膜拜,对圣人之道的追求。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牛逍先生,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娄建华(山东聊城、1975年),小学教育工作者,爱好写作,勤习书法。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平台或刊物。荣获第三届长江文学奖2021年度诗人奖杯和李白杯诗人奖章。致力于诗歌生活化,生活诗歌化。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1)

郝乙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2)

张长义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3)

姚淑芳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4)

陈长水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5)

娄建华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6)

刘国华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7)

姚淑芳

春日朱熹经典(解读朱熹宋春日)(8)

郝乙

经与各位老师协商沟通,《书写经典》网络展全部作品公开售藏,每幅作品润格均为100元,本润格为网络展书友专用价格,不代表作者本人真实润格水平。有意收藏者微信小编,微信号sxtz1660125740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