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世界蝗灾(海底蝗灾入侵青岛)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去年3月发生的那次重大蝗灾,它们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等国出发,转而入侵我国西藏,云南,新疆等地区被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了消灭蝗灾,我们曾派出了10万“鸭子军队”出征灭蝗,经过各种努力,最后才消灭了蝗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科普大世界蝗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科普大世界蝗灾(海底蝗灾入侵青岛)

科普大世界蝗灾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去年3月发生的那次重大蝗灾,它们从巴基斯坦,印度,缅甸等国出发,转而入侵我国西藏,云南,新疆等地区。被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为了消灭蝗灾,我们曾派出了10万“鸭子军队”出征灭蝗,经过各种努力,最后才消灭了蝗虫。

据媒体报道,最近我国青岛胶州湾又爆发了一起大规模的 “海底蝗灾”,它们狂吃鲍鱼,生蚝和蛤蜊,给当地的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这次的海底蝗灾不是蝗虫,而是海星。海星跟海参、海胆一样都是属于棘皮类动物,喜欢吃肉食类的海底贝类动物,如螃蟹,鲍鱼,生蚝,蛤蜊等。

贝类生物有坚硬的外壳,海星是如何吃掉它们?

想不到动画片中可爱的派大星,在现实的海洋世界中竟然是个狠角色。海星的主要的猎物是贝类,那么问题来了,它是如何撬开贝类的外壳进食呢?

海星的掠食方式很特别,它不靠眼睛,而是靠感觉去寻找猎物。在海星的皮肤下隐藏着大量的神经“感觉器”。这些神器对贝类体内分泌出的物质很敏感,通过这点,海星便可以很快地找到猎物的所在位置。然后再快速地靠近它的猎物。

海星就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一样,有5个角也就是它的5条腕。这些腕可不是用来装饰用的哦,它们既是手也在脚,在这些腕下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足。这也让它没有脚也能成为了快速爬行和捕食猎物的高手。

海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敲碎贝类动物的外壳,从我知道里面的肉。但它可以利用它强有力的手(5个腕)去掰开贝类的外壳。但贝类的外壳也不是盖的,说掰就掰。在彼此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海星和贝类比的就是耐力了。所以很多时候海星,为了吃上它的猎物,不得不把猎物团体的包围着,让猎物缺氧,然后再释放出毒素让猎物松开外壳。即使这样,它还是需要与猎物坚持“战斗”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可以吃上它的美食。

​为何海星会泛滥成灾,而且频发青岛?

其实由于海星大规模增长所带来的灾害并不是只有这一次。从2006年开始,海星就曾给青岛养殖业带来多次的灾害,而这次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最为严重!据相关统计,此次的海星再次入侵青海所带的经济损失至少达上亿元,受灾面积更是达到了10万亩.

为何我国的临海城市这么多,海星却“偏爱“青岛呢?首先海星泛滥成灾跟它的食量有关。由于海星体内空间很少,再加上身体扁平的原因肠子都被压短了,所以它的消化功能极差:吃下去的食物只能消化6%而已。

为了生存,海星只能大量进食,变成了一个让所有养殖户谈“星”色变得“大胃王“。而海星之所以频发于青岛,主要原因跟青岛的气候有关。海星本身就是一种流动性小的生物,再加上青岛的海洋环境和气候偏偏就很适合海星的生长。这些条件,让懒惰的海星一族选择了就在”扎根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使海星泛滥成灾的原因:那就是人类的活动。近些年来,山东沿海地区的贝类养殖业迅速发展。而海星又偏爱这些食物,充足的食物使海星种族发展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后导致了大规模的爆发。

数十年来,因为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污水排放,空气污染,过度地捕获海洋生物等因素给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失衡和破坏。海星的天敌因此骤减,但生命力强的海星却能迅速地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再加上人类因为发展养殖业为它提供了大量的“美食“,这也使得海星成为了”海底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治理海星泛滥成灾?

这么多海星,吃货们会是它的天敌吗?不会。因为海星的肉很少,而且含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人们很少把它做成餐桌上的菜。因此吃货们也是爱莫能助了。

要治理海星看来还是要靠它的天敌:法螺。专家表示加大对法螺的保护,也是抵御海星大规模发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比较缓慢,总不能任由海星白白地吃掉养殖户的鲍鱼生蚝等海产呀。于是有人想出了利用铵盐来驱赶海星。这种方法就是在养殖区围起两层网,一层是保护海产品,同时用铵盐赶走海星,另一层则是诱捕海星。

​但这些也只是“临时抱佛脚“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还是要从预防开始。专家建议在海星的繁殖季节,如10月份~ 1月之间,捕捞海星从而控制它的繁殖和数量。另外,还是要从爱护海洋环境开始,污水和垃圾的排放是破坏海洋生态的主要原因,人类应该重视!而这次的海星的出现,也为人类敲起了警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