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一生深度解析(孙武一生未尝一败)

之前听说一个笑话,说一个因关系当上将军的无学之人,因心血来潮想要学习带兵打仗,手底下的人便给他拿来了《孙子兵法》,这人看到这部兵法后说道:我不学《孙子兵法》,我要学《老子兵法》。下面的人说没有老子兵法,只有孙子兵法。此人大怒,说道:骗我不识数?没有老子兵法就没有儿子兵法,没有儿子兵法,就没有孙子兵法,所以我要学就要学老子兵法。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我们权且一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孙子兵法》在古代军旅的传播广度。基本上带兵打仗,尤其作为将领,《孙子兵法》是必学科目。像‘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兵者,诡道也’等名句甚至连平民百姓都可以详熟能诵,后来人们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孙子兵法》用在商场,用在政治方面,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那么作为传奇人物孙武到底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孙武的一生深度解析(孙武一生未尝一败)(1)

就是在他隐居期间,写下了著名的兵法十三篇。与此同时,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便一手策划了专诸刺杀王寮的好戏(那把剑就叫鱼肠剑),成功让当时的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登上了吴国的王位。由于伍子胥对新朝建立有大功,所以便立马成了吴王阖闾的心腹宠臣。而此时的伍子胥却仍在为父兄死于楚王和费无极之手耿耿于怀,一心想灭了楚国并手刃此二人。但是攻打强大的楚国对于当时的吴国国力来说并不现实,于是伍子胥便对吴王阖闾说道打仗我可能不行,但是有一个人一定行,他就是孙武。然后伍子胥一天之内就向吴王阖闾引荐了孙武几十次,最后搞得吴王都烦了,碍于面子,才不得不去见孙武。一见孙武,孙武便献出了兵法十三篇,并且成功的吸引了阖闾。

孙武的一生深度解析(孙武一生未尝一败)(2)

阖闾第一次看到兵法奇书,加上伍子胥的鼓动下,便有意让孙武领全国兵马,助其完成霸业。但是其他的臣子不乐意了,说此人毫无资历,不能服众。孙武却当众夸下海口,说道:我的兵法连后宫妇女也能上阵杀敌,勇往无前!于是就有了力杀二妃,妇人演兵的故事。孙武的解释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杀鸡儆猴起到震慑作用后,本来乱做一团的妇女立马严阵以待,攻守有序,阖闾也正式拜孙武为将,统领全国兵马。

孙武的一生深度解析(孙武一生未尝一败)(3)

在孙武的指挥领导下,吴军一路向楚国杀来,以少胜多,攻城略地,不在话下。最后一度攻破了楚国的国都,伍子胥对老楚王鞭尸泄愤,阖闾更是睡了老楚王的夫人,楚国几乎陷入了灭亡的绝境。若不是申包胥痛哭求救于秦,想必楚国就要就灭亡了。孙武也因其在兵家的成就被后人尊为‘兵圣’。至于孙武结局如何,至今尚且没有一个定法,据说后来是辞官归隐,其后人孙膑也成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与孙武合成二孙。

孙武的一生深度解析(孙武一生未尝一败)(4)

也正是由于孙武的结局不详,加上孙武的事迹都是以《史记》作为证据的,之前的《国语》和《左转》都没有关于孙武的记载,甚至攻楚之战只有伍子胥的记载而没有孙武,所以后人在孙武的考证上也有很大的异议。最重要的分歧观点称:孙武就是伍子胥!因为孙武的经历在伍子胥身上都能够出现,而武和伍又是谐音,很可能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出了通假字或者是有个人感情而塑造的一个人物。该观点认为《孙子兵法》就是伍子胥所做,并列举什么公孙、鲍孙氏等为旁证。

不管历史如何,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权且不去详细考证。但是《孙子兵法》及其带给我们的东西才是前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