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

文 | 何无益

众所周知,《金刚川》和《我和我的家乡》一样是命题作文,现在导演交卷了。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1)

金刚川主创

观众在猫眼给《我和我的家乡》打分9.2,并从可能并不是那么充实的钱包里掏了25.7亿的红包来打赏。《金刚川》则上映2天,斩获近2亿,猫眼评分9.4。

作为仓促上线的主旋律电影,比去年《我和我的祖国》差了一旦,但这个成绩其实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至少此后几年,电影将不怕主旋律

而且今后,国庆档将定型为主旋律档,而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模式,将彻底转型升级为"上面组织,市场运作,全明星阵容"的创作模式。

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只是……有两点可能还有待提高吧。

具体我后文分析,先聊聊主旋律电影的进化之路,顺便说说《我和我的家乡》和《金刚川》这两部电影。

01

电影,作为当下最重要的文化消费品之一,每年有一定的作品展示主旋律精神是很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缺席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什么手段。

主旋律电影是伴随着新中国发展至今的,而且早期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

《永不消失的电波》《上甘岭》《地道战》《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焦裕禄》等等,这些经典的主旋律电影剧本、演员、导演都非常出色,整整影响了几代人。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2)

但,后来的主旋律电影逐渐脱离群众,走上了喊口号式自嗨的道路,自90年代开始,差多不20年没有拍出来几部让观众有印象的作品,更别说吸引观众进电影院了。

转折是在2009年。

这一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中国文化中,整数年纪念日要比非整数的隆重,更何况60是中国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轮回,所以09年的大庆就显得格外隆重。

我国第一部全明星阵容电影《建国大业》顺势而生。

该片由韩三平、黄建兴执导,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王伍福主演,而配角和龙套演员则是李连杰、成龙、陈道明、姜文、刘德华、葛优、范伟、邓超、胡军、黄晓明等。

据统计,《建国大业》的参演明星多达172人,几乎包揽了当时所有成名的一线演员。

该片上映当天破破防记录,最终拿下4.16亿票房,也顺利荣登当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至此,全民阵容主旋律献礼电影正式开启。

此后,《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百团大战》《辛亥革命》《决胜时刻》先后上映。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3)

主旋律电影又开始在大银幕上活跃起来了。

02

不难看出,《建国大业》重新开启了主旋律电影有票房的电影。

而《我和我的祖国》则进一步升级迭代,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重要献礼电影,吸取保留了《建国大业》开启的全明星阵容,同时导演选用当下最红的新一代导演,并安排老资历陈凯歌坐镇指挥,担任总导演之职。

七大导演各自独立执导一个独立的小故事,然后拼贴成一部大片。

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导演开始逐步将内容重心从讲述大历史转向刻画小人物。

第一支短片《前夜》是以开国大典为大背景,但讲述的却是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黄渤饰)争分夺秒排除万难解决自动升旗问题的故事。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4)

《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无一不是以大背景刻画小人物。

这一转变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观众共鸣的问题。

有了共鸣,就会有记忆,也有了口碑和票房的基础。

《我和我的家乡》延续和发展了这一优势。

首先是对电影背景的处理。

该片的背景是啥?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决战时期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这个大背景更加统一和具体的,同时,在电影中却有意处理的更加含蓄真诚了。

其次是人物刻画。

《我和我的家乡》面对当下,选择了更加贴合社会的普通人物,注重通过刻画这些小人物生活的变化反应社会的变迁。

尤其是宁浩导演的《北京好人》,选题、故事线、人物弧光都非常好。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5)

胆儿大不要脸的贫嘴张北京想要买车转型为专车司机,拒绝了患病表舅找上门的借钱企图,但出于亲情和善良,他决定带表舅骗医保看病。

不成想自己反倒住院,被误以为患了淋巴肿大……

这其中的种种变故与搞笑下,最后刻画了农村医保这个社会话题,而且也从张北京和他表舅这两个小人物身上展示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和人物内里的善良和真挚。

无疑,《我和我的家乡》对于人物刻画的这一转变是极其成功和巧妙的。

所以《北京好人》自然脱颖而出,成为这几个短片中最出彩的。接下来依次是闫非&彭大魔的《神笔马亮》,徐峥的《最后一课》,邓超&俞白眉的《回乡之路》,陈思诚导演的《天上掉下个UFO》垫底。

03

《金刚川》本来是最可以充分发挥导演水平的题材,拍好了可以成为《敦刻尔克》《1917》这样经典的战争大片。

这种题材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电影的资源和配置也都是顶尖的,但是如果仅仅考虑电影的完成水平的话,其实是不太尽如人意的。

如果有更充分的筹备时间,结果肯定会更好。当然了,限于市场大环境,这种类型的片子,如果不是上面组织拍摄,市场上是不大可能主动筹拍的。

管虎可能当初也没想到,一个《八佰》的组局,竟能赶《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金刚川》三部戏。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6)

《金刚川》的结构很明显是模仿《敦刻尔克》,分别从敌我视角拍摄,而具体镜头的运用则是以桥为中心,从天空地面、远处近处等不同角度拍摄,专业术语叫pov手法,通过不断切换视角最终补足故事,给人一种宏大和悬念重重的体验,经典代表就是《冰与火之歌》,而他们的祖师爷,我觉得应该首推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

这种比较新颖的角度,包括电影画面、演员的演技乃至情绪的推动都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张译演的真的好。

但是很明显着这种比较新颖的结构需要更突出的能力来驾驭,而《金刚川》对这种结构的驾驭仅仅算是一种尝试,结果上有点邯郸学步,还不如采用简单叙事。

当然可以归咎于时间太仓促,但是很明显也跟导演水平和拍摄机制有关系。虽然《金刚川》不像《我和我的家乡》那样是拼盘故事,但是很明显拍摄时候就是管虎、郭帆、路阳一人拍一段组合起来的。这肯定也是为什么要采用pov叙事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所谓的几大导演联合,只是一人负责一段,然后机械拼贴,其结果必然是1 1小于1。

《金刚川》还有一个大问题:为了让观众觉得在艺术上真实,而忽略了中国军人这个特殊身份的现实真实。

怎么理解?

电影中为了让主角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当代人理解,给他们特意加了性格中的缺点,同时这么做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角色的人物弧光,突出人物的转变,从而共情观众。

但是这个缺陷却设置的非常失败,恰恰跟真实的军人,尤其是中国军人最优秀最真实最可敬的特点完全相反。

那就是纪律和服从命令。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7)

《金刚川》中的主角,除了邓超有组织有原则,坚决服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要在执行中理解"的理念和纪律外,李九霄、吴京、张译甚至美军全都是一帮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的主儿。

吴京和张译好点,违抗军令是为了兄弟情;李九霄和美国大兵则是意气用事、个人英雄主义。

这简直太搞笑了,我们是献礼的,本应是为了弘扬我军最宝贵气质的,却恰恰在抹黑这种宝贵气质。

这是什么操作?实在搞不明白。

《我和我的家乡》中邓超和吴京的那段戏也是,一晚羊肉泡馍288,我本以为邓超要借此反讽一下旅游业敲竹杠的恶习,没想到就是单纯的贵。

04

不管怎么说,主旋律电影的变革确实是更接地气了,而且已经摸索出了比较成熟可行的模式:

上面组织,市场运作,全明星阵容。

我觉得这是值得鼓励的。用这种形式展现的主旋律,观众看着,香。

但,主旋律电影还可以更好。

天空中布满了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8)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演员和导演能不能参与每年国庆档的献礼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荣誉和地位的指标了。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大家会对他更重视,坏就在于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机制容易滋生圈层和腐败,也会对其他无法参与其中的演员造成不公。

更重要的事,如果是像《金刚川》这样要拍一个故事的话,导演绝对不能联合执导,尤其是明星导演的拼盘,否则就会1 1<1。

还有一个变化,《建国》系列的全明星阵容,是包含了港澳台的全明星阵容,而从《我和我的祖国》起,这一些列的演员和导演全部来自大陆……

最后,不管怎么说,《我和我的家乡》作为新时代的献礼大片还是值得一看的,也意味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类型的确立。

只要主旋律电影坚持面对当下社会,坚持讲述大背景下普通人的故事,我们就不怕看主旋律片。

就像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说的那样: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