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自贸区发展的现状(中老人士点赞自贸昆明三周年发展成就)

三载耕耘结硕果 四区联动立潮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昆明自贸区发展的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昆明自贸区发展的现状(中老人士点赞自贸昆明三周年发展成就)

昆明自贸区发展的现状

三载耕耘结硕果 四区联动立潮头

中老人士点赞自贸昆明三周年发展成就

三年前的今天,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成立,一颗“自贸”种子在中国西南种下。三年之后,享地缘优势之雨露、乘南向开放机遇之春风,种子生根发芽结硕果,为国家南向开放提供了昆明方案、输出了昆明经验、奏响了昆明乐章。

听风而起,勇立潮头。2022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迎来挂牌成立三周年。三年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立足“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积极践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自贸精神,以创新为驱动、以开放为引领,探索更高水平开放的新举措在这片76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不断开花结果,迎南而上的步伐已然迈出,引来中老各界人士齐齐点赞。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

优势叠加构筑产业新格局 增长势头稳健强劲

自贸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三年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昆明经开区优势叠加,聚焦“沿边”和“跨境”特色,抢抓RCEP落地生效、国家南向开放、中老铁路通车等战略机遇,加速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逐步形成以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为重点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烟草及配套、光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集群为有力支撑的发展新格局,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正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活力澎湃不竭。

任职于云南省商务厅协调指导处的老挝专家黄维力见证着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一路以来的发展。他指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对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经济带动效益明显。

深耕老挝二十余载的老挝云南商会会长郑宏同样关注到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三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称赞有加。郑宏认为,挂牌成立以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抢抓改革创新机遇,在改革开放试验田里跑出了加速度。郑宏直言,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为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新活力 自贸名片更亮更响

制度创新是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动力源泉。三年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紧紧围绕国务院批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对昆明片区“四产业、一枢纽、两中心”的功能定位,聚焦制度创新,积极开展“首创性”探索,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创新数字服务新模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用电凭证”“区区联动”等一批新经验新做法。其中,“跨境淘电模式”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采用。一条创新发展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之路已具雏形。

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推出的一系列新经验新做法中,老挝云南商会会长郑宏尤其关注“跨境淘电模式”。2021年8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结合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政策优势,在中国首创“跨境淘电模式”,这是中国首个电商式购电服务平台,面向国内外经营性电力用户开放,目前已有老挝、越南、缅甸的数万家企业入场交易,2021年零售交易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郑宏表示,中国的供电持续稳定,是周边国家购买电力的一个良好选择。外籍人士通过平台购买电力时,还能自主选择售电公司、协商定价、线上结算,大幅促进了贸易便利化,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是一个值得推广借鉴的新做法。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

同时,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外国人来华一站式办理”,整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来华居留许可三个审批事项,在园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外国人来华投资工作专窗”,将三个事项统一纳入“一件事”专窗办理,不断深化拓展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提高标准化服务水平。接下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将联动省外其他自贸试验区、滇中新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推出更多“跨区通办”“跨省通办”事项,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持续不断便利市场主体,吸引更多企业和企业家入区投资发展,让自贸名片、经开品牌更亮更响。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种种举措,有利于持续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老挝云南商会会长郑宏相信,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将持续与市场主体形成良性互动,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制度动因,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吸引力。

融合发展谱写开放新篇章 昆明片区未来可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赴云南考察调研,要求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围绕这一要求,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抢抓RCEP生效、国家南向开放、中老铁路开通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做好沿边、跨境文章,打造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亮点。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位于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王家营国际物流港)作为中老铁路货运的起始站,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依托中老铁路,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鼓励企业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多式联运,构建“仓仓联动、一体通关”的便利化机制,加快跨境物流大通道建设,强化中老双边合作的“硬联通”。

2021年5月25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签署联动创新合作协议,开启了“中心 口岸”自贸试验区建设联动发展的新篇章。2022年5月30日,昆明正式托管磨憨镇,与西双版纳州共建国际口岸城市,使昆明成为全国首个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从而有效发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的政策叠加优势。

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当前,在诸多历史机遇与利好政策加持下,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已在跨境商事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工作,深度合作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南向开放未来可期。

“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公路及老挝南北公路关键节点,昆明托管磨憨,使昆明与老挝的联系跨越了地理阻隔,变得更加紧密。”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副主席赛萨纳·西提蓬一直关注着中老两国的合作往来。他期待中老双方依托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在创新跨境商事服务、推进跨境产能合作、促进跨境电商发展、联通跨境物流通道、推进跨境园区建设等方面联动发展,进一步促进中老两国经贸往来。

磨憨国家级口岸

老挝云南商会自2020年在老挝首都万象成立以来,致力于促进中老两国经济互补,实现两地经济社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在会长郑宏看来,“老挝云南商会要充分利用中老友谊这个窗口,为云南企业到老挝发展搭建桥梁,肩负起两地产业‘结缘’的使命,为促进两地经济和谐发展添砖加瓦。”基于此,郑宏诚邀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前往老挝考察,积极探索与老挝构建交通、旅游、农业及物流运输等各行业产业链,加强多方面联系,深化多领域合作,为中老人民和中老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中寮跨境电商产业园

“希望未来通过提升物流基础设施,促进通关便利化配套政策及服务落地赛色塔,将赛色塔打造成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南下向中南半岛辐射的重要支点。”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老中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军介绍,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作为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国家级合作项目和中国在老挝唯一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由云南建投所属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与老挝万象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老中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他期待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合作,利用两个园区各自所在国的资源及政策优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形成境内外联动互补的产业格局。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利用老挝地缘优势和南向开放机遇,必将在跨境产能、跨境园区、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旅游、跨境金融、跨境人力资源等重点领域大有作为,为云南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探索自贸试验区对外合作创新模式积累经验。”老挝专家黄维力同样对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指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将充分发挥区位、政策、产业和经济实力等方面优势,用好国家、云南省赋予的产业、公共服务和金融财税等扶持政策,促进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把昆明建设成为拓展老挝以及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的理想起点。

航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

三年以往,未来已至。在中老铁路开通、RCEP生效、昆明托管磨憨等历史机遇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的发展路线越发清晰,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站在新起点上的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必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持续围绕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先行区。(昆明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昆明信息港联合出品通讯员李伟高菁徽 熊鑫梅 供图单位:昆明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 昆明信息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