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去哪个疾控中心检查(昆明市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示)

近期黑龙江、福建、新疆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为科学精准防控,严防疫情输入,10月7日,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紧急提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昆明去哪个疾控中心检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昆明去哪个疾控中心检查(昆明市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示)

昆明去哪个疾控中心检查

近期黑龙江、福建、新疆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为科学精准防控,严防疫情输入,10月7日,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紧急提示:

  一、14天以来,有黑龙江、福建、新疆本土病例地级市旅居史的来(返)昆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所有云南健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须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或住宿宾馆进行报备,按照昆明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疫情防控实施提档升级措施的通告》要求配合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二、省外旅游、出差的人员返昆后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自我观察14天,做好健康监测。一旦本人及家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不要自行购买药物治疗,应尽快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诊治排查,就医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相关新闻

  确保COP15顺利举办,昆明实施疫情防控提档升级措施

  搭乘地铁公交:健康码必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

  COP15将于10月11日至15日在昆明召开,为确保大会顺利举办,9月30日,昆明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关于COP15疫情防控实施提档升级措施的通告:

  一、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管理

  强化入境人员闭环管理,点对点无缝衔接。对所有从国外入境人员(第一入境地为昆明市)隔离政策由“集中隔离14天 居家隔离7天”调整为一律实施“集中隔离21天”,核酸采样检测频率调整为1、2、3、7、14、17、19、21天;第一入境地为外市的,入境满21天方可来昆,到昆后实施“居家医学观察7天”,在1、4、7天开展核酸检测。

  从10月18日起恢复原入境人员隔离政策,至10月17日在昆明市集中隔离已满14天、未满21天,且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可转为居家隔离,居家隔离至入境后21天。

  二、强化来(返)昆人员管控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非必要不得来昆,确需来昆的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凭证,从高风险地区来昆人员实施“集中隔离21天”(时间从离开所在地级市开始计算),在1、2、3、7、14、17、19、21天开展核酸检测,第1、21天双采双检;中风险地区来昆人员实施“集中隔离14天”(时间从离开所在地级市开始计算),在1、4、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第1、14天双采双检。

  有中高风险所在地级市旅居史的来(返)昆人员须向社区报备,并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天”(时间从离开所在地级市开始计算),在1、4、7、14天开展核酸检测,第14天双采双检。不符合居家条件的实施集中隔离。

  对国内有疫情发生的外省来昆人员,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

  三、加强省内边境地区人员管控

  来自瑞丽市等25个边境县(市)的人员非必要不入昆,确须入昆的,须由所在州市提前48小时将人员信息推送昆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推送内容包括入昆人员准确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到昆方式和时间、目的地、在昆停留时间等。到昆人员需持有所在地社区出具的来昆证明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凭证,到昆后服从当地防控要求。

  四、提高住宿场所防控要求

  住宿场所严格落实入住人员、从业人员的日常健康状况监测,实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管理,实施每日发热人员“零报告”制度。

  各住宿场所从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待服务,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医。

  五、严防境外疫情航空输入

  严格落实航站楼分区管理硬隔离措施,入境人员从“机舱门”到“集中隔离酒店门”点对点转运落实到位,加强入境航班垃圾收运、贮放、转运、无害化处理检查,增加入境货物采样检测与预防性消毒频次,对机组、地勤、保洁等人员要督导检查到位。

  六、加强公共场所防控

  加强全市餐馆、茶室、酒吧、网吧、电影院、游戏室、体育馆、商场、超市、游泳场、旅游景区景点等人员聚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以上场所务必严格落实人员扫码测温、错峰限流、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等防控措施。

  做好公共场所公共区域清洁、通风、消毒,入口处安排专人负责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查验、测温及提醒佩戴口罩,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

  七、强化公共交通疫情防控

  全市火车、高铁、地铁、出租车、网约车、展会专用车辆等公共交通工具,对搭乘人员做到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必验、体温必测、口罩必戴。增加公共交通工具、交通站场的清洁消毒频次,每日2次以上。

  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司机每日做好体温监测,司机对搭乘人员做到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查验、口罩必戴。有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司机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排查。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八、强化大会场馆疫情防控

  加强大会场馆清洁消毒,入口处安排专人负责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查验、测温及提醒佩戴口罩,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

  严格控制大会场馆人流密度,通过分时、错峰、限流等措施控制大会场馆内的瞬时人流数量,场馆内瞬时人流不得超过场馆最大承载量的50%。

  九、加强社区管控

  广大市民要树立自己是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自觉遵守“扫码、测温、戴口罩”要求。继续做好社区管控工作,进出小区要查验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外地到昆人员要服从和配合疫情防控要求,主动向社区申报,社区要重点查验。

  十、落实单位主体责任

  驻昆的中央、省、市级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谁派出、谁组织、谁负责”原则,在大会期间“管好人、管好物、管好场所”,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服从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十一、严控大型聚集性活动

  在国庆及COP15期间,各部门要严格审批大型、聚集性活动,属地要做好宣传引导,倡导市民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保持“一米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十二、加强疫苗接种

  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市民,应尽快到就近接种点完成免疫接种。

  十三、本通告自10月1日0时起执行,10月17日24时终止。

  ★疫情动态

  6日云南新增13例境外输入病例

  国家卫健委7日通报,10月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云南13例,上海4例,山东3例,四川2例,北京1例,浙江1例,湖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916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27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921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68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0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10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088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335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041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63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例,其中境外输入9例,本土2例(均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6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57例(境外输入34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58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243例(出院11935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5例(出院64例),台湾地区1626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4例)。(据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柔

编辑:汤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