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霸主地位(天降的霸主地位)

我们知道,人类花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才在几千年前辛辛苦苦爬上了地球霸主的位置。从远古人类留下的遗迹,我们可以发现,站在食物链顶端之前,人类与其他物种经历不少的厮杀。

恐龙的霸主地位(天降的霸主地位)(1)

然而,跟人类相比,上一代的地球霸主——恐龙的运气却要好得多了,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显示,恐龙的“皇冠”很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起初,恐龙体型并不怎么大

1958年,古生物学家在南美洲发现了艾雷拉龙化石。这些化石最初是由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一位牧民,在阿根廷圣胡安地区附近意外发现的,之后,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奥斯瓦尔多·雷格接手了恐龙化石,并以那位牧民的名字“艾雷拉”来命名这一新发现的恐龙。

根据艾雷拉龙的化石存在的岩层,古生物学家很快就推算出艾雷拉龙化石的年龄,约有2.3亿年,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化石。30年过后,古生物学家发现更多且更完整的艾雷拉龙化石,而这些化石能追溯至3亿至5亿年前。有了更多的艾雷拉龙化石,古生物学家终于能更好地估计艾雷拉龙的尺寸了。

根据艾雷拉龙头骨化石以及其他化石的大小,古生物学家推测艾雷拉龙体长最长为6米,站立最高为4.5米,头骨最大有56厘米,最小则有30厘米。尽管这一尺寸对人类而言,已经够大了,但在那个时期,比艾雷拉龙还要大得多的动物可不少,例如当时的霸主——主龙(又名“初龙”),体长普遍在7米左右,最小的都有4米长,而且体型也比艾雷拉龙要大。这些比艾雷拉龙大得多的动物,有不少还以艾雷拉龙为食,因为古生物学家在化石上找到了不少大型齿痕。

到了2003年,古生物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新发现的物种被称为始盗龙,跟艾雷拉龙一起,被认为是恐龙的祖先。始盗龙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距今2.3亿年的阿根廷西北部。不过,根据发掘出来的化石,古生物学家推测始盗龙非常小,它的成年体长只有1米,身高只到人类的膝盖。

从化石上看,我们可以发现,恐龙的祖先似乎并不具备让自己的后代成为绝对霸主的硬实力,倒是鳄鱼的祖先更有可能会统治陆地。那么,恐龙最后究竟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灾难,却成为了机遇

科学家们认为恐龙之所以能成为霸主,完全是运气使然。大约2亿年前,发生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一共约有70%至75%的物种消失。包括主龙(初龙)在内的大型动物更是近乎消失殆尽,只剩下极少数体型很小的动物。尽管恐龙的祖先也受到了影响,但由于它们的体型普遍不大,而且有的还是杂食性的,所以有不少活了下来。

那一次的物种灭绝事件也是成因最为神秘的,每一个假说都没能站住脚。例如,有的科学家认为是陨石袭击地球的原因,他们的依据是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发现了一个直径100千米的陨石坑,而该陨石坑的形成年龄在2亿年左右。不过,其他科学家利用更为准确的辐射测年法,测得该陨石坑的形成年龄在2.14亿年前,而这个时间,比灭绝事件还早了1300万年。

又例如,有的科学家认为是大规模火山爆发导致了第四次的物种灭绝,证据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火成岩,其形成于约不到2亿年前的火山爆发。那一场火山爆发横跨如今的巴西、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的南部等地。尽管这个假说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那场火山爆发时间却稍晚于当时物种灭绝的高峰期。

在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之后,艾雷拉龙等早期恐龙没有了天敌,它们自动来到了食物链顶端的位置,而极少数幸存的主龙无法再与它们竞争食物链顶端的位置,于是,恐龙的演化也就没有了任何的阻碍。没有了过大的生存压力,也没有其他物种能跟它们争抢食物,恐龙的体型越来越大,不久,便成为了地球大陆上的霸主,统治时间有1.4亿年。但是,“成也天灾,败也天灾”,在距今6600万年前,轮到恐龙经历物种大灭绝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