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有没有可能反败为胜(乌克兰发起了双线大反攻)
防走失,电梯直达
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凤凰网(ID:ifeng-news)
作者:唐驳虎
凤凰网原创沉寂近2个月的乌克兰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乌军为何能在东线的战略要地迅速推进?补给被切断,俄军能成功解救被合围的精锐部队吗?凤凰网《唐驳虎》深度解析。核心提要:
1. 从7月初到8月底,俄乌双方进入战略僵持阶段。除俄军从蛇岛撤军之外,战线几乎没有变化。哈尔科夫、伊久姆、谢韦尔斯克-巴赫穆特、顿涅茨克正面、扎波罗热南方、赫尔松,六块战区1200公里战线全部进入僵局。然而,近期沉静已久的乌克兰战局突然发生新的变化,乌克兰军队在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实施了反攻。
2. 南部的赫尔松,既是俄军进展最快的方向,也是乌军反攻最早的方向。现在赫尔松方向成为了双方兵团最集中、兵力最多的战区。8月29日,乌军反攻打响,双方基本势均力敌。但乌军通过赫尔松的反击,极大地调动了俄军。
3. 在另一边的东线战场,乌军集中力量对伊久姆的俄军薄弱战线进行了突破,俄军补给路线基本被切断,这里的俄军陷入合围。目前,俄军已经开始抽调精锐部队,阻止该方向的乌军进攻,解救伊久姆。乌军能否顶住俄军援军反扑,尚未可知。
经历了开战180天(8月22日)和开战六个月、整半年以及恰逢乌克兰独立日(8月24日)。沉静已久、被人遗忘的乌克兰战局突然发生新的变化,乌克兰军队在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实施了反攻。
尤其就在全世界都在关注英国女王的逝世时,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沉寂已久的伊久姆方向突然发起了快速突袭,并迅速取得了较大进展。
半年俄乌战局回顾
过去半年的俄乌战争,可以清晰地分为3个阶段:
1、俄军全面进攻阶段,2月底-3月底,35天
2、俄军重点进攻阶段,4月初-7月初,100天
3、战略僵持阶段,7月初-8月底,50天
开战之初,俄军从俄罗斯、克里米亚以及白俄罗斯的西南边境对大半个乌克兰发动全面进攻。
在北部的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俄军空降兵第一天和第二天实施的突袭机场行动基本失败,迎头撞上了就部署在此的乌军,未能夺控机场、引导大部队机降快速直插基辅,达成战术战役意图。
而随后从地面赶来的远东军区和中部(西伯利亚)军区,这两大军区诸多部队(共有6个集团军级番号、约15个旅团番号)全面压上的攻势也很快陷入停滞。
在东北方向的苏梅和科诺托普,俄军最精锐主力王牌、历年红场阅兵担当、卫戍莫斯科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近卫坦克第一集团军发动大胆的300公里远距离纵深穿插。
近坦一集按冷战时期苏军编制重建的近摩2师、近坦4师绕过少量乌军据守的城市,一路直指基辅。
但由于穿插距离、乌克兰公路质量,后勤和装备保养问题等原因,俄军未能给这个方向空虚的乌军造成实质打击。
近坦一集只是抵达了切尔尼戈夫方向,和中部军区部队勉强构成了C型战线。但在这个过程中,近坦一集反而损失和丢弃了大批T-80系列主力坦克,得不偿失。
在东部的哈尔科夫,俄军西部军区第6集团军和北极部队14军对城市的进攻未能取得进展,少量突袭进城的先头部队被消灭。
但在哈尔科夫以东,几乎没有乌军防御的卢甘斯克方向,俄军西部军区近卫第20集团军和卢甘斯克俄族武装取得很大的进展,顺利占领了卢甘斯克州的大部分。
而在俄军8年来一直想突破的顿涅茨克城方向,直至半年后的今天,俄军和顿涅茨克俄族武装依然没有打破乌军的近距离包围对峙。
就在顿涅茨克城西边,两个一南一北的要塞化城镇——阿夫迪夫卡(Avdiivka)、马林卡(Marinka)依然在乌克兰军队手里。北边的托列茨克(Toretsk)和纽约(真的叫纽约)亦然。
至于基本不设防的南方方向,俄军南方军区部队从克里米亚一涌而出,沿着海岸线的两个方向迅速占领了乌克兰大片海岸地带:
向西北方向,先是占领了新卡霍夫卡,然后是2月26日跨过安东诺夫卡的第聂伯河大桥,3月2日占领了赫尔松,进攻锋芒一度直指尼古拉耶夫。
向东北方向,迅速占领了梅利托波尔、别尔江斯克,然后与从俄国内罗斯托夫出发的荣誉称号师150师、顿涅茨克俄族武装,三面合围了马里乌波尔。
俄军攻占了乌克兰相当一部分领土,但乌军抗住了俄军“认知战”、空降战、闪电战的三板斧,没有像外部战前想象的那样迅速投降,而是迅速展开了预定的战争动员。
到3月底,由于北部方向的俄军始终被挡在基辅防护林带之外,更无力攻占面积广阔、西部乌军已批量增援的基辅,也不可能逼迫乌克兰妥协投降。
俄军选择从北部的基辅、切尔尼戈夫和苏梅三个战区撤出,把整个亚洲地区的部队和近坦一集投入到东部和南部战场。
从4月初到7月初,俄军在顿巴斯(顿涅茨克 卢甘斯克)展开重点进攻阶段,本阶段俄军有三个重点进攻方向:
伊久姆、北顿涅茨克、马里乌波尔。
在哈尔科夫以东,俄军近卫第20集团军等部经过三月份反复争夺,终于在四月初夺取顿涅茨河上的渡河城镇伊久姆,占领了渡过北顿涅茨河的桥头堡。
但接下来以近坦一集为矛头、向南继续进攻巴文科沃、斯拉维扬斯克的企图则被乌军阻挡至今。而原本第6集团军和北极部队半包围的哈尔科夫,也被乌军逐出城市近郊。
伊久姆方向无进展,俄军转向卢甘斯克州的剩余部分,用各极边之地新调来的最后一部分参战部队,连同车臣武装、瓦格纳佣兵等,攻打卢州第二大城市、乌控卢甘斯克的行政机构所在地北顿涅茨克。
4月下旬,俄军进占北顿涅茨克西北侧的一系列城镇,进逼北顿城。5月初,俄军经反复争夺,拿下北顿南方30公里的波帕斯纳(Popasna),开辟了南部第二战线。
经过压倒性的反复火炮攻击(这很重要),直至6月27日,俄军才攻占北顿涅茨克。7月9日攻占河对岸的利西昌斯克。标志着俄军重点进攻阶段的完成。
但随后俄军后续进攻乏力,两个月过后,南侧才逼近交通节点巴赫穆特(Bakhmut),而北侧仅进至利西昌斯克和谢韦尔斯克(Siversk)之间。乌军主力保存完好,仍在顽强抗御。
顿涅茨克州第二大城市马里乌波尔位于乌克兰最东南的海岸、紧邻俄乌边境。3月初就被重重包围。俄军以150师、黑海舰队海军陆战旅,围攻5000乌军。
乌军历时两个月逐街区阻击,最后退入亚速钢铁厂地下工事。5月17日,俄乌双方达成一致,马里乌波尔的2500乌军有条件地投降。
马里乌波尔的两个半月防御,牵制了俄军南部军区主力,为乌克兰后方动员组建部队、接收和学习使用西方装备赢得了时间。
伊久姆、北顿方向的乌军,也达成了牵制阻击的目的。从7月初到8月底,双方进入战略僵持阶段,除俄军从蛇岛撤军之外,战线几乎没有变化。
从哈尔科夫到赫尔松,1200公里战线——哈尔科夫、伊久姆、谢韦尔斯克-巴赫穆特、顿涅茨克正面、扎波罗热南方、赫尔松,六块战区全部进入僵局。
俄罗斯不要说全取乌克兰海岸线的“第三阶段目标”,就连“第二阶段目标”——
成建制的歼灭乌军“重兵集团”,将乌克兰人彻底赶出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这两个俄族“共和国”都没有完成。
姗姗来迟的赫尔松反攻
最近两个月,乌克兰战争几乎都被人遗忘了。然而,从8月29日开始,战场局势突然开始变了。实际上,赫尔松方向本来就是俄军进展最快,也是乌军反攻最早的方向。
3月18日乌军在尼古拉耶夫方向便投入国土防卫军等有生力量,开始发动反击。
俄军进攻前锋遭到乌军攻击,从尼古拉耶夫外围后撤。3月26日,乌军这一轮进攻达到顶点,进抵赫尔松市区不到10公里之内。
但随后俄军开始反击,近卫空突7师、近卫空突11旅这两支轻装空降兵部队打地面先锋,4月初便重新恢复了战场态势。
此后,乌克兰多次宣布发动反攻,但是战果很小,最多推进了一两个村庄而已。这样的局势整整持续了五个月,让赫尔松方向变成六块战区中最“冷”最被人遗忘的一块。
为什么乌军在赫尔松方向的反击有气无力,未能达到外界观察家的预期?原因很简单,战前的资料略微高估了这个方向——以敖德萨为中心的乌克兰西南战区兵力。
资料显示,以敖德萨为中心,乌克兰在西南方向四个州,分别驻有5个现役旅、3个预备役旅、国民警卫队3个旅团,以及4个国土防卫旅,共15个旅团番号。
如果按战时标准齐装满员,每个旅团折合4000人,那就应有6万人兵力,应对当面俄军——折合3个加强师级部队,大约2.5万人,应该是绰绰有余。
但是纸上资料并未实际反应乌军在这个方向的真实战备满员和部署到位程度。一开始,只有尼古拉耶夫的第79空中突击旅在抗击。几个国土防卫旅也大多来不及动员。
这时从西部利沃夫调来了第80空中突击旅增援,随后这两个旅又都被调到了北顿方向。
另外驻地基洛沃格勒的第57摩托化旅战前就在顿巴斯轮战(现在伊久姆方向)。
所以4月后乌军在赫尔松前线只有敖德萨的第28机械化旅、第35海军陆战旅前进参战。至于位于乌克兰最西南城市——与罗马尼亚接壤的博尔格勒的第45空中突击旅,则要接替敖德萨防务。
毕竟俄军从海上登陆突击敖德萨的可能性曾经长期存在。5个常备旅2个在顿巴斯,1个要守敖德萨,这样就只能有2个调到赫尔松。
而3个预备役旅——敖德萨的第5坦克旅、尼古拉耶夫的第14坦克旅、赫尔松的第60机械化旅,在乌军预备役旅中战备程度是较低的。
主要是缺少重装装备,很多编制表里的坦克装甲车辆到战争爆发时还在等工厂翻修库存。不像其他几个旅——如西部的第3、第4坦克旅,4月份就已经投入了伊久姆战线。
这样乌克兰军队只能靠2个现役旅为骨干,结合国民警卫队、国土防卫旅,主要以步兵实施反击,夺回一两个村庄,被俄军炮火打击往往就得退回原阵地。
而当波兰援助的240辆T-72坦克、荷兰援助的100多辆M-113装甲输送车到货,真正把西南方向的预备役机械化旅武装起来,已经是7月下旬了。
8月份,察觉形势有变的俄军也从东部顿巴斯方向,把西部军区的三大空降兵师——近卫76、近卫98、近卫106师全部调到了赫尔松方向,充实战线。
另外,连续征战损失严重的远东军区部队也大多调来这个方向。其中,投入战场较晚,损失相对最轻的第5集团军部署到了第聂伯河西岸,而其他损失较重的部队则在东岸待命。
这就是8月份的赫尔松方向实力对比,现在赫尔松方向成为了双方兵团最集中、兵力最多的战区。
乌克兰军队西南方向应有旅团基本都已充实到位,几乎只有番号的二类预备役旅73旅也被组建起来。还从东部顿巴斯方向调来了第128山地步兵旅、第57机械化旅、第59摩托化旅。
8月29日,2014年乌东战场一个重要的日子——乌克兰命名为烈士纪念日,赫尔松反攻正式打响。而俄军也已充实到位,俄军精锐空降兵几乎全数投入。
这次双方兵力依然是势均力敌,但乌军仍然在各方向推进了10-20公里不等。尤其在中部的主攻方向Andriivka打出了跨Ingulets(因古列茨)河东岸的10×10公里桥头堡。
不过由于都是乌南部大平原的旷野,只有稀稀落落的居民点,连个像样的地名都没有。因此依然不为外界关注。
同样虽迟但到的伊久姆反攻
乌军在沉寂了近五个月的赫尔松方向打响了反攻。而一周之后的9月6日下午,在同样沉寂了四个月的伊久姆方向,更精锐的乌军久战主力,重新打响了虽迟但到的反攻。
伊久姆地区的地理、战争历史,在4月份乌克兰第一次尝试反攻时就详细介绍过。1942年、1943年初,苏联军队两次反攻哈尔科夫,两次在伊久姆-巴文科沃方向折戟而归。
同样的原因就是从库皮扬斯克南下到伊久姆,基本只有沿着河谷的通道可走。没有绝对的实力打下交通枢纽哈尔科夫,就想往伊久姆方向迂回包抄,这在后勤上绝对是错误的选择。
1942年初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苏军也是以伊久姆为桥头堡,兵出巴文科沃、直冲第聂伯罗,打出了一巨大的拳头。
而德军以哈尔科夫为基地,也是在巴拉克利亚一带据守,卡住了突出部的北翼肩部。苏军进攻的坦克机械化部队,被德军的步兵部队顽强防御阻挡。
结果到5月德军赶来反击的克莱斯特集群(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与第6集团军(保卢斯)在巴拉克列亚以南对进会合,切断了苏军这个突出部。
苏军第6、第57集团军的全部以及第9、第38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被德军合围,德军最终包了苏军的饺子,俘虏苏军24万人,德军损失仅有2万人。
80年过去了,俄军沿着苏军同样的路发起进攻,只是这一次连斯拉维扬斯克的周边都没有拿下,伊久姆突出部只有“指甲盖大小”,而后路却已经快要被断了。
这一次防守方发起反攻合围的点,同样正确地选择在了巴拉克列亚。整整80年时空交错,一模一样的地名,印证了地理对陆地战争的巨大影响。
而四个月过去,由于伊久姆局势冻结,俄军将原先保护突出部西侧翼的诸多部队(空降近106师、近20集摩步144师、远东35集等)都被俄军调走,给了乌军一个绝佳的突击机会。
目前交战情报显示,俄军防卫西侧翼的只有这些部队:
楚胡伊夫-舍普琴科沃-库皮扬斯克公路,顿涅茨克俄族武装的119团、204团。
这是开战后顿涅茨克俄族强制征兵组建的民兵部队,兵员不是18岁的青年,就是50岁的中年人,毫无军事经验,甚至连头盔都没有。总人数也只有2000多人,战斗力不存在。
巴拉克列亚,国民近卫军(国民警卫队)126、674团。也是2000人左右,只有镇暴的轻装甲车,没有重武器。
在纵深的沃舍勒(Vesele)等地,俄军也只有从远东库页岛和俄占北方四岛调来的第68军部分部队(剩余兵力还要应对日本):库页岛的摩步39旅、择捉岛的机炮49团、国后岛的机炮46团。
乌克兰军队方面,这次攻势主要由久经战阵的第92机械化旅、第93机械化旅、第25空突旅、第80空突旅和第1特种旅执行。面对极端空虚、侧门大开的俄军,乌军自然不客气。
93旅在南边攻打巴拉克列亚,92旅带着80旅和25旅沿着北线公路闪击库皮扬斯克,两天时间就收复了伊久姆北面、奥斯科尔河西面的广大地区,直冲库皮扬斯克。
7日下午乌军收复3万人口的巴拉克列亚,8日下午打下舍甫琴科沃,一天时间突进直线距离最远50公里、实际公路距离80公里。进军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俄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9月9日中午,乌克兰先头部队已经在库皮扬斯克的入城地名标志前合影。
实际上在8日晚上,俄方宣传账号已经宣布:俄军在库皮扬斯克的防御和战斗开始了。乌军也在9日夺控了奥斯科尔河上的关键公路过河口申科沃(Senkove)。
同时开始用射程只有8公里的120毫米迫击炮,轰击库皮扬斯克的铁路货场。乌克兰93旅还攻占了巴拉克列亚以东的沃瑟勒。
早在4月份的文章就说过,库皮扬斯克是俄军运补伊久姆突出部的必经之地,如果乌军夺控或者封锁了库皮扬斯克,伊久姆的俄军就被切断了补给。
由于时隔已久,战场沉寂,这里的俄军究竟是哪支部队还有争议。
如果没有换防的话,则仍然是俄军近坦一集的双精锐近坦4师。曾经号称一个师就能打到里斯本,打穿整个欧洲大陆的王牌部队。
不管怎样,“伊久姆突出部”的补给路线基本被切断了。这部分俄军陷入合围。后续发展如何,就看这两天俄军能调来多少援军。
乌军通过赫尔松的反击,极大地调动了俄军,然后集中精锐力量,在伊久姆的俄军薄弱战线进行了突破,把内线作战的优势充分发挥。
但是,乌军这一次是乘俄军兵力空虚,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能否守住战果,会面临俄军多大规模的反扑,还不好说。
由于目前乌克兰军队先锋是用军车快速推进,也就是所谓的“皮卡战争”战法,重装部队未及跟上。据称俄军也在调集兵力,准备“包乌军一个饺子”(西方其实习惯是“炖一个铁锅”)。
目前的消息,驻守博罗瓦亚的俄军精锐摩步3师已经投入交战,阻挡乌军进攻,解救伊久姆方向。突击与反突击,合围与反合围,究竟谁赢谁输,就看双方调兵遣将的本事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凤凰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