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
李叔同,浙江平湖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名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送别》是一首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的经典名曲。歌词以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写成,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有古典诗词的文雅,又有中国画的渲染和逸动。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他的父母都笃信佛教。他的大娘(李世珍的大姨太)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李叔同跟她学会了念诵《大悲咒》、《往生咒》。他的长嫂信佛,曾教他背诵佛经。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飞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身不离。李叔同小时候,常在家与三弟一起学僧人,用夹被或床罩当袈裟,在屋里或炕上念佛作法玩耍。
李叔同六七岁开始,在家庭严格的教育下,读书识文,并学习日常礼仪。父亲病逝后,他跟母亲在家的处境尴尬压抑,难免产生了一些自卑的倾向,逐渐形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李叔同奉母亲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为妻。他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开始学习音乐和作曲。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他谢别红尘,一洗铅华,笃志苦行,皈依佛门。中国僧俗两界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弘一法师。
作为中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躯,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创作者,而且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他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填配的文辞隽永溢美,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他于1905年编印岀版的供教学而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典诗词中选出13篇,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填写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李叔同借用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自己填写新词,曲调优美动人,带着强烈的异域色彩;歌词带着浓郁的旧体诗词的韵律,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李叔同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上,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中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进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
《送别》晚清-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李叔同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又是誉满国际的知名人士。林语堂曾评价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世人留下了引学力导的精神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