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客套(客气客套)

本文由川大原创,欢迎转载!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1)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往往语言表达都比较含蓄和内敛,所表现出来的平时交往过程中往往会说一些比较客气的话。

客气是中国人平时交往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种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客套就是带有“套路”的假装客气了,但是川大认为客套应该是一个中性词而不应该理解为贬义词。

因为很多场合还是需要我们使用一些“客套”的话语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

我们经常听到对某一个人的评价,就说这个人太客气了,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人跟人相处的时候表现的比较谦逊,讲话各方面让人比较舒服,而且有礼有节。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2)

“客套话”实际上也是生活中一种缓和气氛的“润滑剂”,也许太熟的人之间会感觉很假,但是情商高的人一定是“客套话”运用的比较恰如其分的人。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3)

场景一

陈和李约好了一起吃饭,酒桌上气氛融洽,交谈甚欢,大家一起聊着平时的点滴或者过去的回忆。但是一到结账的时候就犯难了,因为陈和李都抢着买单,争得脸红耳赤,各不相让。

最后买单的陈还表现的很“客气”,“都说了今天是我请客,争来争去的有意思吗”,然而内心却有点复杂。

而没有买单的李表现的很“客套”,“今天抢不过你,让你破费了,下回一定我请”!实际上内心却有着别的“算盘”。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4)

场景二

两位好朋友到超市买东西,挑选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家都很高兴,排队结账的时候还是要客套一下。前面的人掏出钱包,对着收银员说,后面的那个人买的东西一起算。然后顺带回头对后面的朋友说,等下你东西一起算,我已经给钱了。

后面的朋友赶紧说,怎么可能让你付钱呢,一边掏出钱包一边跟收银员说,不要收他的钱,你算好了等我一起来付。最后还是各自掏钱买了商品。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5)

根据调查,中国25岁以上青年人对客气的态度和25岁以下的90后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25岁以下的中国年轻人更加的独立自我,他们更加崇尚AA制“抬石头”式的消费方式和观念。而且,就算你作为他的朋友或者客人,登门拜访,他们的为人处世“哲学”都是很“不客套”。就连请客人喝茶可能都是客人自己动手。

而25岁以上的年轻人则相对比较“客气”,更加注重细节和客人的感受,会尽自己所能表现出来的迎客之道去让客人感受“宾至如归”的感觉。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6)

其次,中国的南北地区对“客气”和“客套”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

前两天,接待了来自老家的出差办事人员,从一个南方的小城市来到江南一带的1.5线城市。我就发现地区的“热情”程度完全不一样。

好客XX欢迎您!实际上是否好客,是否客气,都彰显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很多地方来了之后,酒桌上客人必须“喝醉”,喝好,则表示接待地的人招待的到位和热情。并且有时候“客套”的让客人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最后,除了以上差异之外,还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脸红的汉子好遇人”,“话不多沉默内敛的人比较真诚”,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不同的风俗,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客套话语。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7)

实际上只要是从内心真诚的赞美客人,不管表现的内敛沉默也好,豪爽耿直也好,都不存在好与坏。

提高自己的情商和不断锻炼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做到真诚真心和真挚,你会发现实际上客气、客套都只是一种表达的态度和方式,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则是你通过这种态度和方式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啥是客套(客气客套)(8)

我是川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阅读。

川大原创,欢迎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