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吕蒙(东吴四英将之吕蒙)

三国是个创造英雄的时代,就因此一句便深深吸引了我,然而越是研究三国史,对三国里面的人物却越是忌惮,从开始的先入为主、了解之后的喜好恶憎、到最后的云里雾里慎言慎思。再不写几个以后怕是不敢放肆点评了。

东吴的人才阵营是令我最舒服的,人才济济自不用说,其中东吴四英将(也叫四英杰)轮流连相推荐引见真是令人欣佩!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偏偏又是很不相同的人,就连政治理念也各有不同,却能相互举荐,而且事实证明都是很成功接班人,令东吴在此方面没有出现人才断层的局面。

吕蒙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吕蒙(东吴四英将之吕蒙)(1)

吕蒙影视形象

吕蒙(178-219),字子明,自幼只好武却不明文呀,15岁就跟着姐夫邓当随军打仗去了(当时邓当跟着孙策打山越),是个大老粗,但很勇敢。姐夫发现后告诉他母亲,他母亲要责罚他,他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可见其勇敢。

后来这“豪言”估计传开了,便有一个官员嘲笑说:“彼坚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当面讥讽年轻的吕蒙,吕蒙拿起刀就杀他,后来是通过一位校尉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吕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作事。几年后他姐夫邓当去世。张昭推荐他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此事让我想起萧峰大侠,也是小小年纪便因药铺老板小看冤枉了他,他当天夜里就拿刀把他杀了,冲动是他一生的缺点)。

吕蒙的性子刚烈冲动一样是在小时候便体现出来的,长大后一样如此。据说甘宁有次也差点被吕蒙杀了,最后还是吕母劝阻的。

吕蒙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吕蒙(东吴四英将之吕蒙)(2)

吕蒙,带有江湖习气的英将

吕蒙在军队也不是个规规矩矩的老实人,200年孙权接掌大权后,想把一些部队筛选出来加以调整合并。吕蒙听到后便想办法赊来物品,为部下赶制了绛色的服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于是孙权检阅时,吕蒙的部队“陈列赫然,兵人练习”(《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孙权大悦,认为他很会带兵,反而扩充了他的部队。

吕蒙在204年随孙权征讨黄祖后与黄盖、韩当、周泰等率兵镇守险要,担任山越最为活跃地区的县令或县长。平定了本地区起事的山越族人。吕蒙因功被任命为平北都尉,兼任广德长。吕蒙是个有谋略的人,周瑜在战斗中也多次采纳吕蒙的战术。可是孙权还是更欣赏文武双全的将领,于是便有了“孙权劝学”的故事。

吕蒙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吕蒙(东吴四英将之吕蒙)(3)

吕蒙对周瑜提过多个有战略性的建议

周瑜死后,鲁肃有一次巡视军队,当时还是轻视吕蒙的,后来在与吕蒙交谈中认为他对关羽的应对策略很有自己的见解,便感叹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结为好友并且登堂拜了吕蒙的母亲。而著名的“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便由此而来。

217年,鲁肃病逝。推荐吕蒙为了东吴的第三位大都督。吕蒙带兵可以说是有勇有谋而又粗中有细,孙权在与曹操的多次军事周旋中吕蒙指挥的部队均有出色表现,然而令他一战成名的还是与陆逊一起用白衣渡江之计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并将其活捉。

吕蒙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吕蒙(东吴四英将之吕蒙)(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吕蒙对孙权提议“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于是他和陆逊一个装病假装撤走,一个文弱上阵还写信告诉关羽自己就是个小人物,最后这个双簧,断了关羽后路,抢回荆州。其中经过对于导演这一个个片段最后大获成功的吕蒙来说确实非常完美,值得自豪。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哈

219年,吕蒙病逝,死前引荐了陆逊,陆逊后来也一战成名,终究没有辜负吕蒙,成为第四位东吴英将!

吕蒙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吕蒙(东吴四英将之吕蒙)(5)

你眼中的吕蒙又是怎样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