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好转的4个信号(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越来越多)

《柳叶刀》曾发文称“腰痛正在变成流行病”,一旦发病,让人觉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恨不得抡个锤子狠狠捶几下。其实,很多腰痛都是腰椎疾病诱发的,有数据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高达18%,而且在不断增加。从前患者多为30~60岁的中老年人,但目前20~40岁的患者占到了64%以上。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

上线大医生:方月龙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骨伤康复科南少林骨伤学术流派传承人

今日探讨: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

而我们常说的椎间盘突出,常见的有腰椎、颈椎,两者有共通的地方。

椎间盘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好转的4个信号(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越来越多)(1)

这就是椎间盘,它是属于没有血供的组织,一旦受损,就几乎不能自我修复。(推也推不回去)

椎间盘外面的部分叫纤维环,里面的叫髓核,髓核属于是人体仅有的两种自身抗原之一,会引起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炎症。

腰椎间盘突出好转的4个信号(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越来越多)(2)

当脊柱的稳定性比较弱时,在有外力刺激的情况下,腰椎间盘很容易就被破坏,从而导致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神经根受刺激就让你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好转的4个信号(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越来越多)(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什么病?

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这其实只是一种病理改变,或影像学表现,几乎是人类衰老过程中并不可少的变化,就像脸上出现皱纹,头发发白一样平常,这并不是一种疾病。

根据文献报道,无症状的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很高。

另外有长期随访研究发现,这些存在椎间盘突出的志愿者与后续是否出现腰痛以及腰痛的持续时间并没有相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吗?

不一样。腰椎间盘突出仅仅只是一个病理现象,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掉出来,就称为「椎间盘突出」,无腰痛等临床症状;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并出现腰部疼痛或下肢疼痛等临床表现时,才能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1)职业: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各业,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无明显差别。重体力劳动者比轻体力劳动者容易得,纯脑力劳动者比轻体力、脑体力混合型的劳动者高;

(2)年龄:本病一般发生在 20 ~ 40 岁的青壮年,男性比女性要多些;

(3)体型:一般过于肥胖的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4)工作环境:寒冷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易导致腰椎间盘出症;

(5)遗传:家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族中没有疾病的人发病率高几倍;

(6)发育:有发育异常的患者,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裂、椎弓崩解等,都会影响到腰椎的正常功能,给腰部肌群增加额外的负荷,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7)身体素质: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有的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好,在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

腰椎间盘突出好转的4个信号(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越来越多)(4)

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

日常生活中拖地、扫地或者用吸尘器吸地等劳动要小心,尽量保持身体直立。

从地上捡东西时,最好保持腰部以上身体直立的姿势先蹲下,而不要直接大幅度弯腰去捡。

从高处拿东西时,严禁身体向后仰,要保持直立。

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稍作运动。

一种锻炼腰椎的简单方法: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抱颈,向前挺腹,向后仰头,坚持 2~3 分钟然后放松,工作间隙,重复做以上动作三五次,对颈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

大 医 生 介 绍

方 月 龙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南少林骨伤学术流派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少林骨伤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及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共同体委员。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南少林理筋整脊康复手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图谱》、《南少林骨伤秘方验案》。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二项,发表学术论文八篇。主要致力于应用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骨科术后的综合康复以及其他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