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是不是都要用到网关(智能家居全屋搭建不得不提的中枢-网关)

连续日更计划的第0003天。(鼓励我的最好办法,就是给我个关注;想要找我,私信“智能家居”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转给需要的朋友吧,她们会感谢一个温暖的你!)

如果要体验智能家居,怎么样才算低成本?

当然是家里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先玩玩。

一般来说,家里的智能化,日常感受比较多的,就是灯光窗帘和一些电器的控制。

那么这里就有两个比较关键的部分。

一个是网关,一个是网络。

网关是什么东西?

大概可以这里理解,如果你家里的电器品牌五花八门,那么就要下载各种厂家的app,然后一般是通过wifi来连接到app。

数据路径是这样的,app-路由器-电器,然后数据再返回过来。

那么如果你家里的电器都是小米系的或者已经接入了米家app的第三方厂家产品,那就可以只用通过米家这一个app控制。

看吧,这里就有两个点,显示了小米这家公司的厉害之处。

第一:小米现在的生态链企业已经覆盖了生活大多数的家电,而且品质感比较统一,外观的涉及也比较统一,那么就很容易让用户全屋采购一套。第二,其他厂家也可以接入米家的app,成为这个智能化生态的一部分。

当然,这里把米家说的这么好,是因为米家这个app确实是大家体验智能家居的第一步,也是门槛最低的一步。

因为只要家里有那么几个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就可以开始玩玩了。

智能这东西,没有点兴趣做牵引,很容易就成为鸡肋。

所以米家不管是不是最好用的,但一定是最容易上手的。

接着说回网关,网关就是让智能家居设备不再各自为战,在都接入了米家app的情况下,数据就都通过网关和路由器通信。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路由器的负担,毕竟现在的电商平台上,200左右的路由器是销售大头。

如果要指望这样的爆款路由来承担体系化的智能家居通信,是不现实的。

当然,智能家电的话,一般都是直接走wifi通信的,网关能支持的子设备,一般是智能开关,插座,传感器,窗帘电机这些,这些也是智能家居里数量最大的部分。

所以网关就起到了一个分担的作用。

而且因为有网关的存在,可以进行设备间的本地化协同。

比如人体传感器和智能开关的协同,如果晚上22:00-06:00有人在厨房出现,就打开厨房灯光且调整为1%的亮度,这类的条件设置。

有了网关的存在,这样的协同就可以在断网离线的情况下运行。

就可以在智能化的满足感上更进一步。

智能家居是不是都要用到网关(智能家居全屋搭建不得不提的中枢-网关)(1)

所以网关这笔小钱必不可省。(仅针对zigbee协议)

网关这里要说一下,上图。

智能家居是不是都要用到网关(智能家居全屋搭建不得不提的中枢-网关)(2)

可以看到,如果在米家app里添加设备,搜索网关。

排前三的是这三款。

这个顺序基本就是这三款网关的上市顺序。

从我的实际使用来看,这三款的做工和稳定性也是依次从高到低。

小米多功能网关虽然支持的子设备数量有限,但是因为是最早的开山之作。

我观察来看,使用的两年间,死机的情况只发生过一次。

可以说是相当的稳定了。

但是信号方面就稍微弱一点,基本上穿墙一堵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反正也买不到了,无所谓了,且用且珍惜吧。

这里推荐买第二个,就是绿米(aqara)的网关。

因为,绿米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企业,不仅支持米家,而且它们家的传感器和设备,都是支持苹果homekit,也就是如果用绿米的网关和设备,是可以在米家的app和苹果的homekit之间选择性的使用。(当然,双平台的设备有限,线下店卖的基本都是只支持苹果的)

那以后使用起来的可选择性更多,如果搭配苹果的homepod mini音箱,感觉更佳。

所以,网关这一块,请认准aqara。

这里也上个图,是我买电动窗帘的时候,和客服咨询而来。

电动窗帘我也选的是aqara。

智能家居是不是都要用到网关(智能家居全屋搭建不得不提的中枢-网关)(3)

图有点小,将就看,以后入了智能家居的坑,家里设备越来越多的时候。

aqara网关是最好的全支持。

小米的多模网关。

是目前小米的用户能买到的唯一的打小米logo的网关。

这个网关支持三种模式的连接,但wifi部分是和路由器通信的。

一般的wifi设备都是只连米家,不会走网关的子设备。

所以所谓的多模,其实就是蓝牙mesh和zigbee。

智能家居是不是都要用到网关(智能家居全屋搭建不得不提的中枢-网关)(4)

但蓝牙mesh网关目前大部分的小爱音箱都集成了。

而作为一个zigbee网关,明面上是zigbee 3.0协议,实际上能支持的子设备都是1.2的。

智能家居是不是都要用到网关(智能家居全屋搭建不得不提的中枢-网关)(5)

所以名不副实,综合下来,多模网关不推荐。

呃呃呃。

一不小心就写了这么多,秉着文章不宜太长的原因,关于网络,也就是路由器部分,下次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