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工作纪实(大兴安岭地区开创教育工作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教育系统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林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工作纪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工作纪实(大兴安岭地区开创教育工作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工作纪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教育系统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林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充分发挥地区统筹作用,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5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恢复了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功能,并整合到职业学院,实行了地区中职高职教育一条龙培养。完善保障机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了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资源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的“六个优先”。同时,地县两级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由行署教育督导室进行评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系统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强化督导评估,成立了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健全督导评估制度,启动督学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建立“全方位”的发展机制,推进教育全面发展。我区着眼于大兴安岭教育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抓投入,下大力气建校办学,提升学校发展的硬实力。重点完成了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一期工程,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二期工程也按计划施工;全面完成了2011-2013年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二期规划的项目工程正在建设中;全区中小学规模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促进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下力气抓好七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抓软件,提升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抓德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抓课改,把课改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抓特色,构建有效衔接的特色教育培养体系,彰显特色教育的魅力;抓队伍,提升教育队伍的战斗力;抓安全,提升教育平安和谐的形象;抓助学,提升教育公平普惠的水平。

近年来,我区雪地足球获得国家专利,荣获全国教具评比一等奖、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被列入全省中小学体育器材目录;师生版画跻身黑龙江省版画六大流派,成为国家领导人赠送俄罗斯青少年的“国礼”。同时,我区将师德、师能、待遇、改革“四位一体”,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基固本工程,从塑造高尚师魂、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强化队伍管理入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落实国家及省的七项资助政策,建立全覆盖的助学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家庭困难教师安心工作。 “七教统筹”形成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所,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阿木尔樱花幼儿园开发的早期教育玩教具在全国获奖;义务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全区规模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了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验收,我区“两基”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有提升,启动了全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工作,完成了大兴安岭实验中学和高级中学的整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重点本科和二本以上升学人数继续攀升,升学率达到全省中等偏上的水平;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全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8%,职业学院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被省政府批准为技师学院;社区教育快速发展,全区建设了10所社区教育学院,36所社区学校,建成了10所示范性社区院校,依托职业学院正式成立“大兴安岭社区大学”,组建了我区“社区教育巡讲团”,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学校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规范发展,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全区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7%,成立了加格达奇区特教中心,残障儿童在入学、康复治疗及就业培训等方面拥有了更加优质、更加完善的服务平台;积极落实民族政策,两所民族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民族特色项目等正在有序进行并日趋丰富,塔河县鄂伦春民族中心校被评为“地级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民族语言文化校本课程教材开发项目被确定为省扶持建设项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