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

2021年11月6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广东财经大学承办,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

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1)

本届大赛以“青春奋进新征程 实干助力双循环”为主题,采用网络比赛形式,分为本科院校组和高职高专组两个专场赛区举行。裁判集中在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进行分组评审,共有88所高校400多名师生参赛。

11月7日,大赛颁奖仪式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团省委、广东财经大学、省学联、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及论坛嘉宾、获奖高校代表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2)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罗贤甲致辞,他向活动主办单位给予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认为,本次大赛可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培养商业实战思维,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青年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希望借此契机,不断加强与各兄弟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他强调,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将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一代代青年矢志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书写了绚丽的青春华章。广大青年要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在前所未有的大好时代奋力成才,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3)

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陈甬军教授发表了题为《既要动手做沙盘 更要动脑建模型——以“一带一路”和双循环理论模型的构建为例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旨演讲。陈甬军认为,事物是复杂的,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需要着重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他用自己在研究实践中的“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理论模型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理论模型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来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横琴、前海新一轮开放的意义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理性具体,不断往复的过程。陈甬军希望大学生学会在具体工作中培养这种抽象思维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通过构建模型反应事物的本质。动手又动脑,共同创造中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4)

论坛环节由财经作家、资深媒体人栾春晖主持,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会长蒋剑豪、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彭罡、九尾科技联合创始人彭泽涛分别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职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新机遇”“青年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并结合自身经历,围绕“大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的创业机会”“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大学选择灵活就业”等大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展开对话,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论坛嘉宾认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要紧跟国家方针政策,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国际化的舞台,大学生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树立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求学中夯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的竞赛,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在磨练中成长,提高抗风险能力,走出舒适圈,用奋斗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5)

经过激烈角逐,广州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五邑大学、广州华商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市技师学院等8所院校取得了优异成绩。

获奖名单

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6)

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决赛暨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行)(7)

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自2007年创办,至今已举办十三届,是高校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领域久负盛名的重要赛事,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大赛的举办推动了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为高等院校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高等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学习渠道,是推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培养富有扎实创新知识、较强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促进青年学生奋发成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团广东省委


编 辑 | 王玮(中国传媒大学)

校 对 | 新媒体小组

统 筹 | 胡同洲

审 定 | 杨振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