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放不下的父亲(困在记忆中的父亲)

以前在家乡,每年过年前酿几坛火炙老酒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

当年,父亲是家乡远近闻名的酿酒师傅,每年岁末都有很多人请父亲去帮他们酿酒。

八十年代初父亲从酒厂退休后,二哥顶替了他的岗位。父亲赋闲在家的时候,经常有乡亲请他去酿酒。父亲最长时间的一次出门是有一个在韶关开酒厂的人,请父亲去当技术顾问,驻厂两年多。

心里放不下的父亲(困在记忆中的父亲)(1)

后来父亲年龄大了,腿脚没有那么灵便,请他去酿酒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少了。再者说来,乡亲们的生活条件也一天一天好了,人们能轻而易举地品尝到各地的名酒佳酿,家乡的酿酒产业江河日下。只有口味顽固的老人家还念着家乡的那一口,年轻人甚少喜欢喝老酒的。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父亲沉浸在他辉煌的过去中。确实,跟父亲同一批学习酿酒的人很多,但是像他那样出类拔萃的却没有几个。

父亲当年参与研发的一款酒,曾经获得过国家级的大奖,酒厂奖励了500元。不要小看这500元,在70年代初,这不啻为一笔巨款。我们家后院的三间瓦房就是依仗这笔钱建起来的。父亲也因此在70年代作为酒厂的代表,受邀参加过业界很多研讨会。北京、天津、山东、宁波、绍兴,福建等等地方都曾留下他的足迹,而且当时父亲也是村里极少坐过飞机的。作为只在私塾上过两年学的父亲,这些荣誉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心里放不下的父亲(困在记忆中的父亲)(2)

心里放不下的父亲(困在记忆中的父亲)(3)

后来,父亲开始健忘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他似乎开始沉浸在回忆当中,回忆他不幸的童年,回忆他早逝的母亲,尤其对于他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仿佛日久弥新、更加历历在目。

如果别人不小心触碰了他记忆大门的按钮,父亲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和人说起这段往事,说他哪年哪月坐飞机去了北京,去了人民大会堂,哪年哪月去了绍兴,哪年哪月去了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还有黄酒品鉴会的细节,像一帧一帧图片流出,如同发生在昨天一般。

心里放不下的父亲(困在记忆中的父亲)(4)

对于第一次听父亲叙述的人,不免频频点头称赞,附和几句,父亲的目光顿时有了神采,脸上绽放出了优胜者的光彩。而家里人听得多了,早已毫无波澜,甚至滋生了一些反感,母亲有时候不免嗔怪地提醒他:“总提这些陈年旧事做什么?过去二三十年了,还没讲够?”父亲仿佛才从回忆中走回来,讪笑着停了下来。

后来,父亲愈发陷在记忆之中,有客人来的时候,如果大家勾起了他的回忆,他都要拿出照片、奖杯、奖状出来,复述那段故事。再后来,他走不动了,总是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但是我们只要提起这些历史,父亲总是眼里有光。

以前特别不能理解父亲,觉得应该“好汉不提当年勇”,应该“淡泊以明志”,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也慢慢懂得了父亲。不管在哪个时代,能在同一代人中出类拔萃,实属不易,所以,这些荣誉背后道尽当年的艰辛……

当我逐渐老去,也许像父亲一样,也只留下过去美好记忆,至于那些艰辛,那些不易,都随风而逝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