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难度十大排行榜(玩转三十余种乐器的)
在一间挂满各种乐器的9平米的工作室里,一身潮服的张海涛坐在电脑前和记者进行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说到乐器时,他一边给记者介绍,一边时不时地哼一段民谣。
在大家的印象中舞台上的张海涛很活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反差很大,他很享受独自一人在一个空间里创作的过程,他说要是把他一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他自己玩半个月是没问题的。
“我的朋友们更喜欢我在舞台上的样子。”他笑着说道。时至今日,张海涛对朋友们给他的“行者”这一称谓越来越喜欢。
“大家好,我是行者张海涛。”在2021年第四季《国乐大典》的舞台上,大家认识了这位来自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的民乐演奏家。
《国乐大典》张海涛舞台照
六岁学艺,八岁登台,一直追寻着民乐的真经。在很多人眼中,他是“音乐鬼才”“唢呐王子”。
对于朋友们给他起的行者这个称呼,张海涛给出了他的定义:提到行者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跟我很像,我会根据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来变化,所以叫行者张海涛。
今日,玩转三十余种乐器的“音乐鬼才”,他来了!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民乐的世界,领略民乐的魅力。
搞民乐,他是认真的
张海涛对于这季“国乐大典”的评价就是:高手如云!当初选择参加民乐大典,因为他本身就是器乐演奏者,还是音乐唱作人。他觉得黑土地的人有特殊的音乐基因,每一名民乐手都很向往这个舞台,都想在这个舞台把自己的音乐展现出来。
《国乐大典》张海涛舞台照
其次,民族乐器演奏有数千年的历史,演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张海涛改良了很多民族乐器,比如“萨竹”“冒顿潮尔”等等,他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的很多表现形式和音色特点,尝试了很多中外音乐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取其精华,为他所用。他觉得民族乐器演奏是不输给国外的。他认为其实演出都是多乐器,多形式的,他有他自己的风格,民乐很酷,在舞台上他很享受,对于搞民乐他是认真的。
“爱研究”的民乐演奏家
张海涛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时,也会研究交响乐、协奏曲等西洋乐。他觉得其实中国的民族乐器一样能演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但是,西洋乐器未必能演奏中国的《百鸟朝凤》。
张海涛对于乐器的追求也是十分讲究,经常会自己创作乐器来满足对音色的追求。尤其是在编曲的时候,为了要突出音乐故事主题和表现出音乐情绪,找不到合适音色的乐器,他就会做一个这样音色的乐器。比如《人活着就有希望》里的乐器“萨竹”,为了找到悲凉和沧桑的感觉,就制作了“萨竹”。所以,他的录音棚经常会像乐器加工作坊一样,他整天都在琢磨乐器的音色。
张海涛演奏“萨竹”
对于乐器,他目前会的就有30余种,在音乐路上他最初是学唢呐,笙管笛箫都接触过。中国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乐器,所以听到好听的,他就特别喜欢,在中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他见到了很多没看过的乐器,就想去研究它,到后来就越学越多,对于民乐音色的追求也变得更加精益求精。
张海涛演奏中阮
“唢呐王子”的童年趣事
“唢呐王子”这个称号得益于他多年的学艺。
张海涛从六岁开始学艺,父母都是民间艺人,对于婚丧嫁娶唢呐是必不可少的乐器。张海涛小的时候每天都是跟着父母吃百家饭,那个时候他觉得特别好,因为当时家里不是很富裕,跟着他们出去就能吃到好吃的。
但他也不愿意去练功,他觉得人最难的就是坚持,人家别的孩子玩两个小时,他是吹唢呐吹两个小时。
张海涛《国乐大典》上吹唢呐
他的父亲十分严厉,他想偷懒时会对他使用“武力”,他有时感到很害怕,但是当自己在舞台上表演收到了很多人的鼓掌,称赞的时候,就让他找到了自信心,变得越来越喜欢民乐了。
提起童年趣事,张海涛对于儿时一次东北的秧歌比赛记忆犹新。当时一共有十几伙儿秧歌队,秧歌队一般的配置是有扭秧歌的,还有两个吹唢呐的。张海涛和他的妹妹加入了秧歌队的比赛中,两个小孩子不大,要想吹唢呐的话就要依靠大人的帮助了,于是他们便骑在大人的脖子上演奏,结果呢看热闹的人觉得小孩吹唢呐稀奇,不看秧歌了,都看他们俩了,人多的把张海涛的鞋都挤丢了。
后来,每每提起此事,张海涛就觉得十分有趣,对民乐也越发热爱了。
音乐就是把大自然搬到舞台上
哈尔滨作为音乐之都,邻近俄罗斯,受中西方音乐的影响,哈尔滨的音乐包容性很强,北方人的性格使北方的音乐比较豪放。在中国音乐历史上,黑龙江有太多音乐耳熟能详,类似于《乌苏里船歌》《卖货郎》和《我爱你塞北的雪》等等。
在介绍乐器时,张海涛笑着称马头琴为“流氓”乐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弹奏马头琴时会很“废”手指,为了要演奏出更好的音色,长年累月练习下来,手指有脓包都是常事儿。
张海涛演奏马头琴
但是对于乐器的练习,张海涛觉得和健身是一样的道理,民乐要想玩的好,是有技术支撑的,每天都要进行练习,手指要灵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简单的音乐就是把大自然搬到舞台上,把演奏者的情绪用音乐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张海涛工作室的部分乐器
他说:“在继承前人传承的同时要有创新,没有创新的继承是不可持续的,作品需要多样化,表现形式需要多样化。不仅是乐器方面要创新,舞台表现方面也要创新,在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新作品。”
投身云展演 期待新突破
新出台的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到了云展演,大力发展云展览、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等新业态。丰富创意理念和表现手法,鼓励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网络展演,促进戏曲、曲艺、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
对此,张海涛觉得对于音乐创作者和演奏者们来说太需要这样的平台了。
“我曾经多次走进达斡尔族聚集地去采风,把这个民族仅存的音乐形式改编并重新创作,创作出了好多优秀的民乐作品,但是因为演出平台的限制,无法去震撼到更多人。现在有了云展演平台,让好作品能够传播出去,增加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乐,了解少数民族音乐,这对继承和发扬民乐有着深远的意义。”
张海涛表示当更多的音乐人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演出平台,他相信会对艺术创作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让一些优秀的艺术人才和优秀的艺术作品涌现出来。
来源:龙头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