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

导语:在寻龙点穴中,第一寻龙,第二寻砂,第三寻水口,风水中的水口是什么呢?风水家认为,水流为龙之血脉,是生气的外在形态,又代表财源旺衰,在风水中水口是一个地局水之汇聚处,水之汇聚处就是财之汇聚处。所以风水水口在古代被视为是财富的象征,所以很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是建在大江大河之水交汇聚集的地方。奇妙的是很多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就开设在十字路口,三叉路口这些“水”汇聚之处。因为银行就是财汇聚之所嘛。这就是风水的相应。

因此,水口是寻龙点穴关键之一,本期专题主要给你说说关于成都风水中水口的事儿。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

壹 - 风水中的天门地户

TIANMEN LAND IN FENGSHUI

什么是天门地户?

评书《杨家将》中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情节,听名字就知道破阵的关键就在西北部。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

“天门”与“地户”的概念,自古以来在八卦、风水、兵家、奇门、中医、风水、武术、星相等理论中使用得很广泛,在民间传说与艺术作品中也经常出现。道家在用法术驱邪时,口诀中常念要“开天门,闭地户,留人形,斩鬼路”。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4)

以阴阳及天文学的角度来看,天门地户其实是一年四季中阴消阳长的重要节点—天门的位置即夏至那天太阳落山的方向,地户是冬至那天日出的方向。

因夏至时阳气达到盛极,所以说“天门无上”;冬至时阴气已经达到盛极,所以说“地户无下”。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5)

天门与地户作为阴阳出入的门户,在命理术与风水堪舆术等中应用十分广泛,术数家把西北方位统称为“天门位”,东南位统称为“地户位”, 天门上接天界,代表着更高维度的宇宙空间,因此还对应着贵人与财源。地户是入地之门,乃阴伏收藏之地。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6)

常常听说的:“天门宜开,地户宜闭”,是说西北方位方地理气势宜高大开阔,而东南地理气势则宜低矮及闭藏。

西高东低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7)

其实打开中国地图我们从地理形势上来看,

呈现西北向东南不断下降的三阶梯状,

正是这样的地理形态决定了

中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动,

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8)

风水中的天门地户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9)

一般说来,风水上水来之处称为天门,水之去处叫做地户,当然也有人把入口处也称为水口。下水口又称“地户”往往是财富汇聚之地。

同时又规定“天门”(来水口)欲其开,源远流长而穷尽,预示生气旺盛,财源广进而不绝,地户(去水口)欲其闭,有众砂拦阻,屈曲如之字、玄字,层密截留,以聚气藏财。不能斜飞暴射,直窜湍急。否则气散财亡。水口形局,至关居处者的吉凶祸福。水口有关销,物产丰饶,人丁兴旺荣贵。水口无关拦,则气散财枯,凶祸当头。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0)

简单来说就是把城市里来水和去水的河道,比作一个装钱的袋子,钱袋子口宜打开,在它的上游的水流要弯曲绵长,寓意着富水长流,财源滚滚。同时钱袋子底部要能扎紧留财,这样也符合中国人重视“开源节流,手有余粮”的传统习惯。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1)

贰 - 城市水口之辨

DISCRIMINATING URBAN WATER OUTIETS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2)

风水中的水口,是指水流的入口和出口。古人一方面认识到水流会影响气场:“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顺阴灭阴阳之气以尊民居。”另一方面又认为水主财,所以特别注重水口,把它看作保护神和生命线。

水口吉凶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3)

在测定水口吉凶方法上,

风水理气派又存在诸多测定方法,比如:

“十二长生水口”、

“四大就贫水口”、

“ 羊刃禄堂水口”、

“ 正神零神水口”、

“ 中火星水口”、

“ 七星打劫水口”,

“八煞黄泉水口”

等等,具体测量运算方法比较复杂,

设计大量的风水知识以及理气运算规则,

我们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城市第一水口位

成都城区来水主要有三条,清水河,摸底河,府河(其中清水河和摸底河在郫都区“走马河段”“插板堰”处分为摸底河和清水河,而府河由毗河分出。)

因此,成都上水口(来水口)也应该有三个。关于成都来水口具体位置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原因在于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一二三外又发展有绕城高速,环线都在和水道相交,这样一个城市就会产生多处水口。

所以,我们只能按照旧成都城市格局,以第一水口位来定,它们分别是:

一、清水河水口处,位于二环路西一段,浣花溪滨河路路段,走向为“西南-东南走向”。

二、摸底河水口处,位于二道桥街桥位置附近,走向为“西北-南-东南走向”

府河水口处:

三、府河水口处,位于五丁桥附近,

而城区去水位,下水口位置则在合江亭位置;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4)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5)

叁 - 漫谈水口风水

F A S H I O N G U I D E

上水口的贵气

今天的城西的发展离不开这三个来水口的催旺,政府机关及家属区多集中于此,西边区域有青羊宫、文化公园、锦里、宽窄巷子、武侯祠、百花潭公园、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金沙遗址、清水河等,自然、人文环境都很不错。成都最纯粹的居住区域“双楠“也在城西。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6)

西

青羊宫、

文化公园、

锦里、

宽窄巷子、

武侯祠、

百花潭公园、

杜甫草堂、

浣花溪公园、

金沙遗址、

清水河、

......

清水河-浣花溪

实际上比较成都城区来水对成都发展的影响还是要以清水河•浣花溪为主,府河历史上绕成都北门而流,长期作为护城河长期存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府河开始了长达20年的治理改造才有今天的发展改观。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7)

锦江涴花溪为载体的游江活动在唐代已经产生,其规模之盛大全国闻名。

浣花泛舟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8)

宋田况《四月十九日浣花泛舟》:

浣花溪上春风后,

节物正宜行乐时。

十里绮罗青盖密,

万家歌吹绿杨垂。

画船迭鼓临芳溆,

彩阁凌波泛羽卮。

霞景渐曛归棹促,

满城欢醉待旌旗。

长河锦绣、醉里笙歌,

虽岁月流逝,至千年以下,

尤可想见其绮丽、繁华。

九曲来朝•八字环绕

清水河如城市到浣花溪公园一段,一路曲折绵延,风水歌曰:明堂水打三弯,其家必定出状元,如果打六道弯,宰相家中出,打九道弯,出王侯神仙。

其中过弯已经远不止三弯,可以称得上“九曲朝水”,浣花溪公园巧妙的设计引水入园呈∞(8字状流动),园区中心又有“浣花溪”湖面界气,形成了一个风水极佳的气场环境。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19)

2001年开发的金林半岛、2002年的舜苑、草堂之春、领袖别墅让这里成为成都富人区第二代表。

草堂之春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0)

浣花溪清水河边的别墅“草堂之春”,

占地54亩,

单体包括30栋独立别墅与社交会所。

现在这里二手别墅已经超过10万元/平方米,

每栋500多个平方。

这个区域成为成都首批高知权贵聚集浣花溪豪宅区,

曾经缔造了西贵的神话。

而成都5年来推出的临河别墅不超过50栋,据说王建林在成都买的房子就在这儿。

“閂”闭水口

但是这个水口区域的风水气场缺因为一座大桥受到影响,2007年(丁亥年),在其年流年“三煞位”动工修建了一座“二环路清水河大桥”,这座桥有着成都地标之称的川剧脸谱大桥是成都市首座悬索桥,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首座自锚式悬索桥。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1)

这座大桥后被成都人戏称为“肺片大桥”,由于整座大桥高度约45米,桥体双向共6车道,远远看上去大桥很像一个繁体字的“閂”字(横插在门后使门推不开的棍子)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2)

于是,就是这样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3)

因桥体体积过于庞大截住了通往浣花溪乃至南河的旺气,违背了天门来水宜开阔的原理。

最后,大桥通车时间选择在2007年7月15日上午8点(丁亥年 丁未月 庚戌日 庚辰日)或许出于无意,通车时间竟然选择了一个五行“土”极旺的时间,形成克水严重。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4)

因此,大桥建成后会对此地附近的风水局势必会造成了一定影响。

【流年三煞位】

三煞就是指劫煞、灾煞和岁煞,自古以来易学家和风水学家都认为这三煞对人是非常不利的,会发生各种灾祸和不利,因此一定要避之。亥卯未合木局,木旺于东方,西方(申酉戌)为其冲,为三煞(申为劫煞,西为灾煞,戌为岁煞)

下水口的财气

“合江亭”位置在府河和南河交汇处,这里是以前成都船舶出城口,大量的蜀锦、布匹、粮食、茶叶、药材等通过水运长江航线转运东南,或者北出剑门。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5)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6)

合江亭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北宋重建,1989年7月仿唐时风貌重建,保持了双江拱亭的格局,并增建“听涛舫”,垒基高数尺,10根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意味隽永。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7)

历代文人墨客多汇聚于此举行各种活动,也是成都市民游乐的绝好场所。

近市利三倍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8)

合江亭

位于老成都城八卦“巽”宫位置,

“巽”为“近市利三倍”,利于商业娱乐发展。

一个被忽略的风水局

细心的朋友会在“合江亭”对岸有一个合江亭音乐广场,广场上有一个现代钢架的白色八角亭,与对岸古建筑形式的合江亭相呼应。

其实“八角亭”在风水上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镇煞”,由于“府河”和“南河”在合江亭处交汇,这里自然会形成一个“三叉水口”,“三角地形”或多或少会对对岸风水有一定不利影响。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29)

但这里建八角亭不仅能制约对岸煞位,而且左右岸两个亭子(合江亭与音乐广场八角亭)阴阳对称呼应,好比两根“拉网柱”,再配合2003 年修建“安顺廊桥”作“关拦”截气,无形中形成了一张“渔网”,安置在府南河上“一劳永逸”,渔猎府南河旺气。

所以,造就了这个片区诸如“兰桂坊”、“香格里拉酒店”、“九眼桥小酒馆一条街”的长盛不衰。

九眼桥•再锁财气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0)

九眼桥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到现在已经有400年历史,由当时布政使余一龙所建,它的修建主要用于风水“关栏”,锁紧由内江水龙带来的商气,同时据说下面有“海眼”可通大海,也用于镇成都水龙。易经上讲“六为虚极之数,九为阳极之数”,九在河图数中为金,取九金水相生,绵延不绝。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1)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九眼桥一带是热闹的水码头,要从水路出成都下重庆,都得从这里搭船启程。而从外地水路运来的货物,也得在这里上岸。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2)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3)

老成都人都知道一段关于九眼桥的顺口溜:

石牛对石鼓,银子二万五。

有人蒙得穿,买尽成都府。

于是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竟然真有人来挖宝,据说当时真挖出了石牛和石鼓,以及不少铜钱,至于石牛和石鼓后来也不知所终。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4)

直到今天,九眼桥合江亭附近各种酒馆酒吧云集,川大和川音学子们青春记忆的载体,是成都鬼饮食聚集区,是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标志,是兰桂坊和音乐房子里的醉人歌声,是这座城市夜晚熄灭的最后一盏灯。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5)

新九眼桥•再收余气

2001年11月,在望江公园南门,又修了一座“新九眼桥”, 仿古九眼桥仍为九孔,外部全由仿古青石块砌成,保留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九孔石拱桥形象,作为第三道关栏再收府南河余气。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6)

下水口的文气

愿你们总是彼此需要,帮助对方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非缺点。愿你们彼此相爱,而非只是缺少陪伴。愿你们拥抱彼此,而非彼此禁锢。愿你们在关键时刻成为彼此的支柱,而非仅在平时给予对方小恩小惠。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7)

望江楼

望江楼 - 催文运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屹立于锦江畔,

高39米,

共4 层,

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

风水《阳宅三要》说:“凡都省府厅州县,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塔。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地修高塔,皆为‘文峰’。”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8)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39)

如果把而望江楼看成文峰塔的话,这里正好催生了今天的四川大学,走出了像李宗吾、朱德、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等一大批名人。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40)

成都的历史背景(成都地理历史大局)(41)

后记

POSTSCRIPT

关于成都府南河沿岸的风水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受篇幅限制我们暂时聊到这里,下期文章中我们尽可能多给读者献出更多精彩内容。

同时我们会在成都风水历史大局系列 | 水龙崛起(下)中,重点以二十年为视角浓缩为你揭开现代成都水龙的兴衰成败的奥秘。

敬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堪舆学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