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小庄的真实身份(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

我是特种兵: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单兵素质强,留队发展会怎样?

《我是特种兵之子弹上膛》开篇,小庄即将踏上离别的火车,认识了自己日后朝夕相伴的战友——陈喜娃。从新兵连开始,陈喜娃陪伴小庄走过了青涩的兵之初,后又一同参加“狼牙”特种大队选拔。然而,一心想要当“兵王”的陈喜娃,在无比接近梦想的时候却止步于文化课考试,不得不退出选拔。

此后,剧中基本上没有了陈喜娃的身影,偶有的露面也是蜻蜓点水。不得不说,“陈喜娃”这一角色很讨人喜欢,我们不妨假设一下,陈喜娃留队的发展前景会怎样?关于陈喜娃的资料,导演刘猛并没有介绍太多。但是,剧中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两个细节:

细节一、山东人;

在开往军营的列车上,陈喜娃与小庄再次相遇。都是同样的年龄,话题自然也多,陈喜娃向小庄透露了自己基本信息——山东人。山东是兵源大省,也是享誉全国的革命老区。从山东走出来的高级将领、先进典型,确实是不少。

特种兵小庄的真实身份(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1)

▲《子弹上膛》小庄、陈喜娃剧照

远的不说,就说当代的满广志,就是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中国第一蓝军旅旅长”。据笔者分析,陈喜娃极具辨识度的名字,这也佐证了他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可能性。山里的孩子体能好,越野能力没地说,天生就是侦察兵的好料子。

细节二、军人家庭;

新兵训练的时候,陈喜娃冒失地接了老炮的一句话,慌忙之余还不忘打了声“报告”,这引起了老炮的注意。随后,陈喜娃说道:

俺爷爷是八路,俺爹也是当兵的,我出来之前,俺爹吩咐过我,一定……

这短短的自我介绍,说明了一个问题,陈喜娃生于军人家庭,属于典型的“兵三代”。但凡是生于军人家庭的孩子,自幼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父辈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对军人的感情还是对军事知识的了解,都要比一般任好的多。这就是血脉传承,也是我军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的一大途径之一。

通过以上两个细节,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陈喜娃的大致形象:能吃苦、觉悟高、肯下笨功夫。这些优秀的品质,恰恰是我军单兵素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如此,陈喜娃到了“夜老虎”侦察连,很快成为了一名单兵素质强的“尖子兵”。

特种兵小庄的真实身份(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2)

▲《子弹上膛》陈喜娃剧照(一)

在笔者看来,陈喜娃的单兵素质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优势:

一、拿到了参加“狼牙”特种大队选拔的入场券;

稍有军事常识的人,必然知道能参加特种兵选拔的兵,无一例外都是各个单位的尖子兵。陈喜娃立志当“兵王”,不排除他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准备。皇天不负有心人,陈喜娃还是拿到了参加“狼牙”特种大队选拔的入场券。虽说中途折戟,可也不能否认人家的单兵素质强。

二、苗连认可陈喜娃的能力;

上级首长视察“夜老虎”侦察连的训练工作,苗连别出心裁让新兵打靶,以证明本连训练扎实。小庄就不用多说了,苗连早就发自内心地喜欢他。苗连选择陈喜娃为首长示范打靶,这足以说明陈喜娃的单兵素质,在同批新兵中还是拔尖的。苗连能认可的兵,单兵素质自然差不到哪儿去。

特种兵小庄的真实身份(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3)

▲《子弹上膛》陈喜娃、小庄打靶完毕后,向首长汇报

基于上述两点优势,笔者结合我军发展的脉络,为大家分析一下陈喜娃的发展前景:

一、成为指挥员的可能性不大;

陈喜娃的发展前景无非两种,要么成为战斗员,要么成为指挥员。据笔者分析,陈喜娃成为指挥员的可能性不大。何以见得?大家想一想陈喜娃在参加“狼牙”特种大队选拔的时候,缘何中途折戟?陈喜娃在爆炸热化学专业知识考核中,因没有上过高中而交了白卷。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细节,初中毕业的陈喜娃很难从容应对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的提干考试。就算是陈喜娃因军政兼优获得了保送提干的名额,大概率也会因为文化课不达标而失之交臂。知识也是一种战斗力,而这恰恰又不是依靠笨功夫能弥补的。

特种兵小庄的真实身份(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4)

▲《子弹上膛》陈喜娃退出“狼牙”特种大队选拔

陈喜娃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新世纪之间,我军正处于体制编制调整的关键时期,向着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大踏步迈进,对于基层指挥员,不仅需求量非常大,而且要求非常高。退一万步说,陈喜娃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地学习,可已经处于发展快车道的部队,不会给他太多的适应时间。

但是,我们要相信中国军人的意志力。我军有很多从基层上来的指挥员,刚开始也会遇到学历低的困境。可是,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成为了“军界骄子”,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全在于想不想干。

二、16年兵龄或为天花板;

既然陈喜娃成为指挥员的可能性不大,他在战斗员的岗位上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看。倘若陈喜娃继续留在侦察连,那么16年兵龄就是天花板。侦察兵不同于其他兵种,对体能、反应能力、专业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侦察兵相当于半个特种兵,执行任务都是各型电子设备,跟不上更新换代的速度,就意味着要脱下军装。不过,马达班长在被“夜老虎”侦察连“俘虏”后,再度向陈喜娃发出了邀请,这也说明他是一个资质很不错的尖子兵。

特种兵小庄的真实身份(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5)

▲《子弹上膛》陈喜娃剧照(二)

陈喜娃倘若能够深耕侦察兵专业,尽可能地补上文化课的欠缺,还是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员。转岗至其他岗位,继续保持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留队发展的前景很广阔。自我军进入新世纪后,非常重视士官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陈喜娃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士官。

至于陈喜娃能不能突破16年兵龄的天花板,这要看陈喜娃未来所在岗位的要求。比如,技术岗士官的编制军衔能达到一级军士长,普通的步兵可能就是四级军士长。一言以蔽之,陈喜娃能不能留队成为真正意义的“兵王”,取决于自身所在岗位的要求、自身的努力方向、军队发展的需要。

特种兵小庄的真实身份(小庄的老战友陈喜娃)(6)

▲《子弹上膛》陈喜娃剧照(三)

综上所述,陈喜娃能下笨功夫,自身又肯吃苦,这种品质足以让他攻坚克难,走向更好的未来。不管是哪一种结局,对于陈喜娃来说没有绝对的遗憾,也谈不上什么后悔。毕竟,军旅生涯的热血洗礼,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机会的。这对于朴实善良的陈喜娃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精神财富?况且绿色军营十分历练人,陈喜娃回到了地方,依然是经济建设战线上的一个“尖子兵”。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