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各区人口数量排名(杭州人口超千万)
受疫情影响,原本熙熙攘攘的西湖变得如此安静。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董旭明 摄
描写一个城市的繁华,古今中外都会用人口来表示。
比如,北宋著名“流行歌词作者”柳永,就用“参差十万人家”来形容“钱塘自古繁华”。而比他小了270岁的“环球旅行家”,马可波罗,为了描述他心目中“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他这么说: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因为时常赶集的人数众多,所以占据了极宽敞的地方。
但不知道他们如果得知杭州常住人口超过1千万后,又会怎么形容?
2月14日,杭州市统计局发布信息称,201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达到1036.0万人,比2018年末净增55.4万人。
由此,杭州成为浙江首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并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继上海、苏州之后,第三个达到该规模的城市。
杭州又将会迎来怎样的繁华?
数据来自杭州市统计局网站
已是超大城市?再等等
尽管全市常住人口超过千万,但杭州还是有些特别。
我们对于城市的认定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城市规模。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我国的城市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划分为五类七档,即小城市中的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中的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其中,超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那么,杭州算是超大城市了吗?这就要注意“城区”这个词。通知中明确指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杭州的市辖区目前有10个,即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临安。这10个区的常住人口有多少呢?843万。加上钱塘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这两个功能区,杭州带“区”字的行政单位常住人口为911.9万。
但也要注意的是,这些市辖区中,其实还有不少不纳入“城区”范畴的农村地带,比如像临安区,下辖18个镇街中有13个镇,近60万人口中,非城镇人口占了约一半。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我国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还是仅有北上广深4个。不管是杭州,还是重庆、武汉、天津、南京、郑州等城市,均可视为超大城市的“后备队”。
数据来自杭州市统计局网站
对照上图,如果仅按照杭州最近3年年均近40万的人口增速且每年增幅仍在不断扩大的趋势看,杭州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指日可见。
专家:不要“摊大饼”,交通设施要升级
尽管说只是一个“后备队员”,但杭州毕竟也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大个子”了。
在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看来,杭州的城市发展有点“不走寻常路”:按照城市经济学的视角,杭州不像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城市,更像是一个区域或者说城市群。
参照标准之一,就是杭州的人口密度。从总体来看,对比上海、东京这些国内外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6000人、3800人的超大城市,杭州称得上“地广人稀”,它在2019年年底的人口密度仅约624人;从杭州各辖区来看,除了人口密度最大的下城区(约18000人)、上城区(约13000人),另有8个区县的人口密度在3000人以下。这样一来,除了上下班堵车时,杭州给人的感觉就是“人并没有那么多”。
2019杭州马拉松比赛北山路现场图。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翔 尹海木 摄
杭州会有这样的特殊性,离不开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杭州是一个以丘陵地区为主的城市,平原只占了26.4%。这自然会带来人口的分散。与此同时,大家也想必记得“(余杭、萧山除外)”这个“梗”,这个括号其实显示了杭州多个区县在发展上一定的独立性。多重因素,造就杭州现在特殊的城市空间架构。
对这种状态,陈建军的评价是“蛮好的”。他建议,杭州如果要朝着超大城市发展的话,最好不要去打破这种空间架构,不要“摊大饼”,“特别是现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把城市建成网络型架构。”
这种结构,从城市经济地理概念上来说,就是一种都市圈或者说卫星城市建设布局。要实现的关键就在于交通和通讯的畅达。后者,在“互联网之都”当然基本上不成问题;但前者,确实杭州目前要重点的解决的。
记者就此做过简单调查,大家都知道杭州现在在到处建地铁,但不少人还是觉得建得不够快。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杭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为135.36公里,在全国排排在第15位左右;从长三角来看,杭州相距上海、南京、苏州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
2月17日,杭州城市公共交通开始恢复正常运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潘海松 摄
陈建军建议,针对杭州特殊的地理地貌,杭州的轨道交通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化,除了地铁,也可以考虑像重庆等地一样建造轻轨,构建一个立体化的公共轨道交通网络。
避免“城市病”,留住年轻人
杭州常住人口这几年快速增长,离不开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杭州人口过百万的县区为余杭(189.1万)和萧山(158.5万),都是这两年增量相对较的县区,也是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但在同时,记者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些受访者担心,一方面,新兴产业有发展周期,新的产业形态开辟需要时间和资金,产业转型升级也总是需要稳定期,杭州如何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杭州的城市规模在这两年迅速扩大,如何确保人能够留得下来?这一点,杭州不仅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要大力发展,在房价、物价所体现的生活成本方面也需要加强宏观调整。
综合来说,就是杭州如何有效避免染上“大城市病”?
浙江大学教授周丽萍告诉记者,城市发展会产生规模效应,需要综合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效益来考虑。大城市当然有大城市的好处。因为集聚效应,一般城市发展越大,就会越快把要素集中到城市中,能够推动城市更快更好发展;但当城市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一效应就会降低,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警惕陷入像拉美国家超大城市畸形发展的城市化“陷阱”。
综合产业布局来说,多位专家建议杭州可以按照目前的空间格局,进一步推动产业的“郊区化”,一方面为企业降低在土地、人工、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郊区的产业布局相当于“一张白纸”,产业调整的空间很大。
但是,实现“郊区化”并不意味着放任郊区和主城的“距离”,比如如何避免不同区县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同质化竞争?如何破解交通和信息“孤岛”?是否可以在主城与效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合作互动纽带。
德清高速交通圈融入“长三角”。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 王正 摄
融入都市圈,赢战城镇化下半场
2019年被称为都市圈元年。2019年出台的《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和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为都市圈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正式步入都市圈时代。
得都市圈者得未来。除产业集群外,人口规模和人口质量成为都市圈发展的关键要素。
有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里,城镇化新增人口大部分流向了30个核心都市圈。而未来10年,我国新增城镇化人口将继续向都市圈集中,都市圈之间的“新移民”争夺战将愈加激烈。各城市间的引才大战,似乎也可以从这里找到解释。
但人才一定是越“高大上”越好吗?周丽萍认为,人才引进要与整个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就如自然界讲究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圈中,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相当于它的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上发挥作用,才能使生态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生态体系。在长三角区域内,或者在杭州都市圈内,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共育共引共享共用机制。
她认为,杭州成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后,人口流动会大大增加,杭州与杭州都市圈中其他城市间如何实现人口的有效流动?目前来看有不少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需要改革破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