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油画一般作品(油画大师毕加索)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毕加索是西方现代最具创造力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家,他被视为现代艺术开创者,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他对20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代表作品有《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梦》《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卡思维勒像》等。

毕加索油画一般作品(油画大师毕加索)(1)

毕加索《格尔尼卡》布面油画 349.3×776.6cm 1937

01 课堂表现不能说明一切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

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而且他为此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同学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毕加索油画一般作品(油画大师毕加索)(2)

02 父亲是心理依靠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

毕加索在他刚会走路时就经常随父亲到博物馆去,在父亲工作的画室里一呆就是大半天。画室很大。在小毕加索眼里,它和家里的房间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它太脏,到处都沾染着颜料。

他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精彩绝伦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但是,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

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毕加索油画一般作品(油画大师毕加索)(3)

03 从绘画中找到了快乐?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毕加索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学习、创作。在父亲的支持下,毕加索第一次离家远行,前往全国最有名的美术学府——马德里圣斐尔南多美术学院深造。

1900年,毕加索来到西欧的艺术中心——巴黎。到巴黎的第二年他就举办了个人画展。从此,毕加索进入了以他生性爱好的蓝色为主要色彩的"蓝色时期"。后来,他在巴黎定居,成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不仅局限于绘画,还有为数极多的版画、雕刻、陶器等。直到92岁逝世,他始终没有停止过艺术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毕加索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梵高不同,他的一生辉煌之至,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油画一般作品(油画大师毕加索)(4)

2013年,大连万达以1.72亿元购得毕加索画作《两个小孩》

04 教育心得

很多家长都明白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也确实身体力行了,但是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这都源于家长对"赏识"的认识偏差。

有的家长一开始很有热情,会鼓励和赞扬孩子,但没过多久,发现孩子并不像自己期望的那样得到了明显的进步,或是并没有对自己的热情赏识给予回报,就开始产生失望的情绪,并对孩子的能力产生怀疑,不仅不能把赏识坚持下去,反而开始挖苦、嘲笑、批评孩子。不仅没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反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所以请父母对孩子多点耐心,对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感到由衷的开心。

毕加索油画一般作品(油画大师毕加索)(5)

很多家长正是这样,由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标准太严、期望值太高,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带着包袱上路,反而更加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上海一项调查显示,九成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不听话"、"考试成绩不好",这是父母常在孩子耳边唠叨的语言,成了孩子甩不掉的标签。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父母一定要记住,"严师"未必出高徒,轻松愉快的环境反而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容忍孩子一错再错的缺点,也不是盲目地溺爱,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我们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他以坚毅的面孔,以及对孩子真正的理解、赏识和支持,使毕加索树立信心,找回了自我,在绘画的快乐中自由成长。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尽可能地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即使他没有毕加索那样的天赋,也至少给他一颗没有阴霾、充满阳光的心灵。

毕加索油画一般作品(油画大师毕加索)(6)

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家长永远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忠诚的长明灯和助威者,没有任何理由对孩子说泄气话,因为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赛场,他们多么渴望父母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为自己呐喊加油,哪怕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去争取人生的辉煌。请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让我们都学会赏识孩子,赞美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与自信,然后放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