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四新”机遇引领玻璃“四化”发展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1)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玻璃行业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联合国大会正式批准2022年成为国际玻璃年,玻璃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材料,正式走进了世界舞台中央;这一年,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正式获批,玻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动能再次升级;这一年,中性硼硅药用玻璃、OLED玻璃等纳入“十四五”专项范畴,玻璃作为新兴产业的焦点竞争领域,战略支撑地位不断提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玻璃行业发展进入“四新”叠加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践行“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玻璃引领未来生活”使命,国际社会给予玻璃新的认识。覆盖面向2035材料领域重点战略任务,国家战略给予玻璃新的定位。深化学科交叉、领域融合、颠覆创新,前沿技术给予玻璃新的变革。加速零碳技术与零碳能源革命,“双碳”发展给予玻璃新的使命。

新机遇造就新玻璃,新玻璃创造新未来。面对新技术、新场景,玻璃不断实现硅基与金属复合、有机与无机复合、本体与表面复合,呈现出重构化、功能化、数字化、零碳化“四化”发展趋势。立足新阶段、双循环,2022年,我国玻璃行业应办好“玻璃年”、打造“策源地”、开启“新征程”,让玻璃为实现“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建材行业发展新目标提供新引擎,让玻璃为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吕国:市场需求仍处高位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2)

关于2022年的行情,我认为因为2021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仍维持在高位,而前期竣工房地产需求还在继续延续,所以2022年市场需求不会减少。

另外,平板玻璃市场的需求还有其他方面的增长因素不容忽视,比如: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光学显示、光伏替代等领域在不断扩充;为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门窗已从原来的单片逐步更替为中空至三玻两腔,也是支撑需求向好的因素。

随着国内外新冠疫苗普及、覆盖度的提高及疫情防控水平的提高,国外市场会逐步稳定复苏,出口需求也会稳步增加。因2021年市场表现较好,按窑龄该到期冷修的生产线都是在争取延续生产,但2022年会陆续安排冷修,从产能端看,整体行业产能是减少的。因原燃材料的价格在全面上涨,玻璃行业原片厂家的成本也在持续增加,从行业良性发展的角度看,价格也会持续在远高于往年的价格层面运行。

从以上因素可以综合判断,2022年市场需求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总量逐渐见顶对玻璃的影响在2022年的影响与产能减少相比几乎可以忽略;当然未来普通平板玻璃需求降低也属市场正常发展状况,所以玻璃企业要以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为方向。

山东省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执行秘书长焦勇刚:今年应是稳中有进态势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3)

2021年玻璃行业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但上下游均存在阶段性的有失理性的投机心态,产业链生态有所失衡,并不是行业良性发展的正常状态,也不可能成为常态。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2021年的玻璃行业,我认为可以是“超预期”。一是价格的波动超预期,倒“V”字形的大起大落超越绝大多数人的预期,先是二三季度的大涨创了历史高价,浮法行业实现了难以企及的利润水平;紧接着四季度价格大跌,“一夜回到解放前”,多数企业接近亏损边缘;二是库存走势超预期,往年行业库存基本遵循先涨后降的走势,从二季度到年底趋势性下降。2021年行业库存却出现超预期的反季节上涨,从5月到11月长达半年之久,成为了四季度大跌行情的重要推手。几家欢喜几家愁,高度依赖浮法原片的广大玻璃深加工企业在这种行情下则显得无所适从。

2022年玻璃行情总体上会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供需结构将保持弱平衡状态,供给端,“增量受限、存量调节”的条件下,供给量基本保持稳定;需求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住不炒”仍是地产政策主基调,但“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租购并举、长租房、保障性住房”“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等表述,则蕴含了一定的积极含义,将会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向好预期。“稳健有效”的宏观经济基调,以及“强化契约精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的表述,将使中小微企业从中受益。

安徽省玻璃行业协会会长却红光:放飞梦想 勇于担当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4)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成本的上升、员工的不稳定、企业亏损,玻璃深加工生产企业长期存在的低价竞标、无预付、垫资生产、年度合同等顽疾,令许多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大幅度降低了玻璃深加工生产企业抗风险能力,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商会者,通商情,保商利,商协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组织,在发展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发挥各地商协会组织之间的联合作用,增强交流与合作,对接各种资源,商业资源、信息资源,人际资源、商业资源等,建立联谊会的大平台“大数据”,努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寒冬总会过去,春天即将来临。展望2022年,我们行业应客观看待原材料的上涨,主动调整应对,不借涨价之势哄抬价格。要精细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加强行业的自律,不能因原材料涨价而降低质量,降低服务标准。控制订单的结算方式,不垫资,不欠款,预防资金风险。控制好库存,掌握主动权,采取低库存高运转的经营模式,做好各地方区域的指导价,按指导价进行签单。

江苏碧海安全玻璃董事长杜康: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为深加工企业赋能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5)

2021年对于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讲真是苦不堪言,原辅材料价格疯涨,企业主最怕接到上游供应商的调价函,而下游客户又难以连续传导;上半年房地产紧缩、疫情管控等,导致装修订单来源骤减,众多玻璃深加工企业只能勉强维继;下半年订单刚有起色,而拉闸限电不但令交期得不到保障,而且突然的断电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使在制品报废、设备受损。这些让部分玻璃深加工业主一度产生了悲观的念头。

随着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工作报告中提到了36次“保”、28次“政策”、25次“稳”、12次“保障”,以“稳中求进”为主基调,并对于房地产管控方面释放出新的信号,对刚需客户在贷款审批、银行利率方面的政策倾斜扶持等,又给企业主们增添信心。而随着北交所注册制的相继实施,也让玻璃深加工企业在资本市场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舞台。

玻璃深加工是个传统行业,这几年国家对玻璃行业“调结构、去产能”,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调控重点放在了平板玻璃上,对于玻璃深加工方面却没有过多的指导与干预,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双碳” “双控”的政令推行,则重点放在所有的制造业,特别是用电大户的玻璃深加工业,通过碳交易来提升资源集约利用率。这对于合规经营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讲是个福音,一来可消除不对等竞争,二来推动了玻璃深加工业的择优劣汰。

在玻璃深加工行业,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实体企业来讲,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来赋能,而实现智能制造的前提是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目前从事建筑工程玻璃加工的都是大块头企业,资本实力雄厚,设备先进,但大多仅适用于批量生产。而家装市场所需的零散订单玻璃,则大多出自于全国各地近万家的小作坊,有场地却空间小、缺少资金、老板更没有长足发展的意识去投入智能改造。近年来,也有不少企业想通过上马全套的智能设备连线,以批量订单的运作方式来加工零散订单,但终将难以批零兼顾而遗憾。所以,零散订单智能制造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循序渐进、分步进行。玻璃深加工业要想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则要以“双碳”“双控”为契机,以智能制造为推手,从而推动整个玻璃深加工行业大洗牌。

作为碧海企业的掌舵人,我对2022年充满信心,将带领碧海人继续努力、突破自我,以期未来在推动玻璃产业发展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国泰君安期货能化首席研究员张驰:房地产去库周期对玻璃市场压力较大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6)

长期而言,面对房地产行业未来对玻璃需求的持续下滑,玻璃行业将需要面临新的产能调整才能适应这一形势。犹如2013年是玻璃行业去产能的开始,2022年以后玻璃行业或将再次面临这一痛苦的抉择。

产业政策限制了新的竞争者,同时也导致存量博弈会更加残酷。行业老龄生产线在 2016年至2017年大量冷修后,8年以上老龄生产线剩余27%,2022年年初玻璃行业或将面临超高库存压力,在房地产行业再也不能复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需求爆发力的情况下,玻璃行业化解高库存压力就只能依靠减产,因此在2022年年底玻璃行业将不得不正视供应收缩问题。

在高产量、高库存、高利润不可持续这一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玻璃仍然偏弱,最多是震荡市。直到玻璃行业转为低产量、高库存、低利润。玻璃行业旺季预期背景下,会有阶段性低产量、中性库存、低利润驱动市场价格反弹。大趋势上玻璃未来将会是供需双弱格局,未减产则做空利润,减产则做多利润。

陕西省建筑材料联合会玻璃深加工分会秘书长张春生:玻璃行业会迎来巨大变革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7)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整个玻璃行业也遇到了瓶颈期,低成本扩张、无序化竞争与发展、技术升级延后等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再加上尤其是20多年以来,“基建狂魔”这个世界公认的超高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开发的刺激下的玻璃产业获得了畸形发展,全国扩建、新建近200条大吨位浮法玻璃生产线,深加工企业增加得更是不计其数。

近几年来,国家层面不止一次地提出“房住不炒”,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高能耗产业项目。所以,未来5至10年,玻璃行业会迎来巨大的变革,我们深加工行业受到的影响会更大、更痛。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以上就是从战略角度能够感受到的。

根据以上观点,从战术上看,未来5至10年,尤其是3至5年这个阶段,深加工行业大部分企业会因为自身问题,如规模小、可流动资金压力大、装备水平低下、从业人员普遍性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差、劳动力密集型、从业人员普遍年龄老龄化而且招工难、大多数不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缴纳养老保险等原因而加速退出市场,整个行业会加速整合。一些小微型企业会集中出现倒闭、破产。部分条件好的企业可能会抱团取暖,进行整合、融合,以获得一定的市场话语权和地区优势,生存下去。

行业发展的后期,可能会出现深加工行业参股、入股上游原片生产领域,形成全产业链的合作共赢局面,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主导地位和话语权。上游原料生产企业也会出现相互融合、整合,部分原片生产企业也会因为产品单一、缺乏科技创新、高能耗等因素逐步退出市场。

上海半人马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裁牛晓:原片质量还需大幅提高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8)

作为玻璃深加工行业,2021年受到上游原片涨价和全款提货的压力,同时,更加被下游企业减少订单,反对涨价双重压力的冲击,举步维艰。为了获取订单,被“甲方”要求垫支提供产品,也是让深加工玻璃企业严重透支,处于濒临破产或资金断链的风险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一些深加工玻璃企业敢于把上游的涨价传递到下游的门窗幕墙企业,对于这样的企业应当给予表扬和提倡。而对于一些企业的主动降价,获取短期市场份额的做法,应该给予谴责。

2022年,玻璃原片应还将在高位运行,但原片质量还需要大幅提高,冷修或新建生产线还是需要投入资金来提高浮法玻璃的原料、原片质量,否则一定会被市场淘汰;深加工玻璃订单还是比较充足的,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因为公共建筑、房地产行业的运行还是可以的。建议深加工玻璃企业不垫资、不收承兑、款到合同生效。另外,下游的公共建筑、房地产的业主对于频繁的涨价非常反感,提醒浮法玻璃厂和深加工玻璃厂注意价格波动方式和范围区间。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雁:唯有创新方能立于时代潮头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9)

2021年,各种因素都对玻璃深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挤压。在此形势下,企业唯有坚持创新,走智能化的发展道路,方能立于时代潮头。

2021年全年,兰迪和我个人都处于不断探索、优化企业运营、应对市场变化的状态。2021年上半年,整个玻璃行业呈现一种过热的状态,玻璃加工装备行业的需求也出现激增,而下半年,伴随国家政策调整,建筑玻璃市场急速遇冷,给我们很多企业带来不小冲击。再加上持续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都让我们不断思考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的优化,以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贸易环境。

我相信玻璃行业在2022年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双碳”战略下,一方面,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持续推进,光伏玻璃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升,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旧窗改造的含绿量持续增长,高性能节能玻璃产业将会迎来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与增长。我相信节能、智能化正在成为趋势,会长期成为行业发展中的关键词。

卓创资讯玻璃分析师崔玉萍:全年市场供需结构预期偏弱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10)

2021年浮法玻璃行业全年供需结构弱化,市场季节性变化明显减弱,市场“淡季不淡”与“旺季不旺”并存。受政策制约,新进入者难度较大,行业集中度提升至58.51%,产能继续向市场密集型转移。

供应方面,2021年浮法玻璃产能产量大幅增加,停产多年生产线能点尽点,产能利用率从往年81%至83%的水平大幅提高至86%,全年产量预计11.09亿重量箱,同比增加9.80%。

需求方面,需求提前与推后并存。2021年上半年受2020年需求推后支撑,叠加加工成品价格上涨预期带动终端提前下单,市场淡季不淡;下半年终端资金紧张导致工程进度推后明显,需求旺季不旺。全年消费量预计10.81亿重量箱,同比增加5.46%。

玻璃前景分析(玻璃行业人士眼中的2022)(11)

2022年全年市场供需结构预期偏弱,2021年新开工面积下滑预期利空2022年玻璃需求,行业成本、产能、利润博弈将加剧。供应端看,到期生产线存20余条,新点火及复产预期10余条,2022年产能受行业利润变化加大,产能弹性较强。产能弹性反之影响行业利润。预计2022年价位多处于成本位附近运行,等待供需结构的重新分配。

责编:丁涛

校对:张健

监审:韩凤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