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关于青年的话(风华家国血脉臧克家和儿女们的家国梦)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臧克家关于青年的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臧克家关于青年的话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时至端午,我们又一次想起了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有的人》,想起1941年夏天那个炮火轰鸣的诗人节,想起了这位令我们敬重的老校友。
家国血脉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在山东大学的校园里,每逢端午节同学们都保留着朗诵诗歌的习惯。而从山东大学走出来的臧克家曾写过关于诗人节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臧克家对于屈原精神的理解:
“屈原,是热爱祖国,反对投降主义;
抗拒邪恶、向往美好生活的。
诗人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
诗人节是为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反对投降,反对独裁,反对内战和分裂的。”
而无论是在台儿庄大战时,臧克家冒着被飞机轰炸的危险,三进台儿庄采访;还是在挺进大别山时,徒步几千里,深入民间,臧克家一直秉持着这种精神,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深入抗日最前线,留下了大量的抗战诗篇。
恩师相助 诗坛新星
臧克家在山东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学好功课外,就是向闻一多先生和他的诗学习。学习着怎样想象,怎样造句,怎样去安放一个字。他说,下一个字像下一个棋子一样,一个字有一个字的用处,绝不能随便安置,敲好了它的声音,配好了它的颜色,审好了它的意义,给它找一个只有它才适宜的位置,安放好,安放牢,任谁看了只能赞叹却不能给它掉换。
他的创作兴致很高,每得一诗,便跑到闻先生的书斋中去找他,听闻先生指点诗的好处、缺点,哪个想象很聪明,哪个字下得太嫩,与西洋著名诗人类似的诗人相比较,把认为好的诗句上画个红圈。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刚写好的《昨日之歌》去请教闻先生。闻先生粗略地翻看了他的诗,在他内封面题字“在成熟的手腕下的产品”的“成熟”上加个“半”字,笑着说:“不,‘成熟’,应该改成‘半成熟’……”在这一次谈话以后,他把多年的诗稿大部分交给了“火”。臧老沉浸在诗创作中,有时几近痴迷。他说:“我拼命地写诗,追诗,我的生命就是诗。我真像东坡眼中的孟郊一样,成了天地间的一个‘诗囚’了。”
由于他的努力,相继发表了《难民》、 《忧患》、 《希望》、 《生活》、 《烙印》、《不久有那么一天》、《老马》、《老哥哥》等许多诗篇。《烙印》出版后,得到了闻一多、梁实秋、茅盾、老舍、韩侍桁诸多名家的肯定和赞扬,臧克家成为 1933 年诗坛引人注目的一颗新星,也可以说是山东大学最耀眼的学生。
来源:山东大学
文\山大新闻网 重庆晚报 东方网 央视网
图\邓翰文 刘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