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广东高校(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颁发)

4月1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是广东省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广东省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2021年度共评选出180项各级各类奖项。记者统计发现,广东共有27所高校(含高校附属医院及地方研究院)获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广东高校(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颁发)(1)

覆盖面广参与度高,27所高校获奖

从统计表格中可以看出,广东此次共有27所高校(含高校附属医院及地方研究院)获奖,获奖高校既有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的高校,也有来自粤东、粤西、粤北的高校,充分体现出获奖高校覆盖面广、参与度高。

其中,中山大学获奖总数达25项,位居全省高校之首;华南理工大学获奖总数则为22项,位列全省高校第二;排名第三的暨南大学,获奖项目总数为15项。

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深圳大学12项获奖,广东工业大学10项获奖,华南农业大学9项获奖,南方医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分别有7项获奖,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别有5项获奖。

来自粤东的汕头大学有2项获奖,来自粤北的韶关学院有1项获奖,来自粤西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有3项获奖。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也有1项获奖,这是唯一一所获奖的高职院校,体现出这所龙头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

中大获奖总数位列全省之首

在这个高水平竞技台上,中山大学表现亮眼,共获得25项奖励。其中,中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7项,包括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奖8项。中大获奖总数、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总数、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一等奖数、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数,均位列广东省各申报单位之首,充分体现出中山大学的科技研究水平。

中山大学所获奖项中,有多项属于医疗卫生领域,体现出中山大学医科的强劲实力。中山大学项鹏教授研究团队的“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特性、治疗机理与临床转化的系列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研究称为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功能亚群、揭示MSC治疗机理、精准选择适应证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前景。

百年来,青壮年不明原因猝死综合征(SUNDS)病因不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建定教授团队的“不明原因猝死的分子病因系列发现及其应用”则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阐明了中国人SUNDS流行现况、危险因素及若干形态学特征,首次建立了SUNDS分子病变谱,实现了部分SUNDS精准分子病因诊断,解析了SUNDS发生的一系列新机制,拓展完善了猝死机制的功能学诊断技术体系。

中山大学的新工科也展现出蓬勃实力。此次,以中山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无线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处理技术与应用”等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华工获一等奖数量居全省首位

华南理工大学则有22项成果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华工获得一等奖11项,数量居全省首位,再创新高。

华工所获奖项中,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均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生物材料”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广照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动态表面海洋防污材料及配套防护技术”、任力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高分子生物活性可控接枝技术及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建筑学院孙一民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营建技术及工程应用”,土木与交通学院韩小雷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化成套关键技术与应用”,虞将苗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道路工程低碳维养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华工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科学研究与国家及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努力提升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鼓励并引导科学研究为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和区域发展重大科技问题服务,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华工获得广东省科技奖近80项,其中一等奖近30项,获奖总数及获一等奖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实习生:郑涵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