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

引言

豆,基本的字义是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植物、草本植物都有,比如槐树、黄豆、红豆、绿豆等。豆原本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在大汶口遗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刚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用“菽”来表示。《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豆”的字形也随着“菽”的形制、种类改变而演变,这主要是由古代饮食技艺的改进决定的。通过对这些文字的研究,我们可以一览古代饮食文化多样的发展轨迹。

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1)

一、此“豆”非彼“豆”,古代的“豆”可不能吃

“豆”是一个象形字,它是古代的一种盛放肉或者其他食物的器物,形状与今天的高脚盘类似。上面被称作“腹”的部分,用来盛放食物;中间的“骹”是握柄,直而细;最下面的圆形底盘叫“镫”,起到稳定容器的作用。有的豆在“腹”的上面有一个盖子,盖子上有握把,以盖住腹里的食物。有的豆则在腹的两边分别置有一只耳,两耳对称,十分美观,甚至还有花纹图案在表面,非常别致。

古代的豆一般是陶制的,也有青铜和木制涂漆的,不同的原料赋予了豆不同的名称。《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又有:“豆,礼器也。”由此可见,豆也被用来作为礼器使用。

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2)

史前时期,陶豆基本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常常与陶鼎、陶壶等配套使用,形成一套原始礼器的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容器。铜豆出现于商朝晚期,盛行于东周。但不论是陶豆还是铜豆,它们的形制都是由上面的圆盘,中间或长或短的握柄和下面的圈足构成,用来盛放食物。这一形制历经时间的磨砺,几乎没有形态上的变化,就像是经久不变的陶鬲一样。

商周时期的一些豆还有真腹和假腹之分,假腹豆在商朝晚期就已基本绝迹。真腹豆和假腹豆的盛品看上去一样多,但其实假腹豆的盛放容量差不多只有真腹豆的一半。另外,高足盘的用处不仅是摆放拼花菜肴,而且可以用来展示主人的高贵身份,从实际的物质需求到心理层面的满足,这也是古人饮食习惯和饮食习俗发生变化的一个标志。

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3)

东汉时期,豆出现了盖子,盖在腹上,以更好地保存豆中的食物,这样一来,“豆”的字形与形状更加贴合,使人一目了然。豆出现了盖子,也表明古代人民对于饮食卫生、食物保温和烧煮烹调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也有了新的意识和要求。

豆的形制总体来说大同小异,只有偶尔才会出现超脱于“圆盘”的方豆。从力学角度来看,豆的造型形成了恰到好处的黄金比例,及其新颖美观。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经验和原始审美的总结,也是他们对饮食质量的一种追求。

二、木豆谓之梪,竹豆谓之笾,形制多样的背后是古人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尔雅》中提到“木豆谓之豆”,然而《说文句读》却认为“木豆谓之豆,从木豆。”“豆”和“梪”两字本不相同,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作者认为,上古时期,金和土还没有用于制作容器时,先有木豆,才有竹豆和瓦豆,于是在豆字旁加一个木字成为“梪”,用来区分。段玉裁认为:豆本瓦器,故木为之则异其字。由此可以得出,王筠和段玉裁两人都认为“豆”指的是木豆,因为后来出现了竹豆和瓦豆,才造了一个“梪”来区别木豆和其他的豆器。

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4)

竹豆谓之笾。“笾”是个形声会意字,形状像豆,但是盘更加平浅,直沿,短圈足,形如豆之竹器,故从竹。在边的外沿常常结藤增加美感,有持著其边之意。“笾”的本意是竹豆,是古代祭祀宴飨礼器的一种。从豆分化而来,祭祀时用来盛果实、干肉 。《周礼·天官·笾人》:“掌四笾之实。”

瓦豆谓之登。《说文》有:“登,礼器也。”登是瓦制的祭器,是个会意字。篆体的“登”上面是“肉”,中间是“豆”,下面是两只手,即用手捧着盛着肉的器皿。《集韵·隥韵》:“镫,豆也。”郑玄注:“瓦豆谓之镫。”为什么原本是“登”的瓦豆最后成了“镫”呢?段玉裁解释道:“祀天用瓦豆,陶器质也。”就是说瓦豆的本质是陶器。“庙中之登范金为之。”但是用于祭天的瓦豆是由范金制成的,因此用了金字旁。高树藩认为:“古为瓦器,后世易之金。”

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5)

除了《尔雅》中所记载的这三种豆,还有一种名叫“铺”的青铜豆。《说文》:“铺,著门铺首也。”就是附着在门上,衔环的金属之物。它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豆属的青铜器,是上面一片平坦的浅盘。铺与豆的区别是它没有细长的把柄,盘下铸镂空的高圈足。王黼自注《宣和博图录·周刘公铺路》道:“铺虽无所经见,要之不过豆类。”

虽然在考古中从未发现“梪”和“笾”的实物,但是从文献中可以得知,木制的豆和竹制的豆先出现,后来古人掌握了冶炼技术和烧制技术以后,这才慢慢地有了用泥土烧制而成的陶豆和青铜冶炼而成的铜豆。

三、菽水承欢,从饭桌走向精神生活

早期的豆本来用作盛放黍稷。大约从西周开始,豆渐渐成为盛放肉酱、酱菜之类食物的容器。文献记载:“豆,荐菹醢也。”菹指的是酸菜、咸菜,醢指用鱼或者肉制成的酱。在同一时期,不同种类豆的用途也有所区别,朱骏声的《通训定声》中有:“豆盛湿物,笾盛干物。”而且豆比笾要轻一些。《礼仪》中有:“大羹湆不和,实于镫。”高树藩认为:进献熟食的器具叫镫,古代是瓦器,后世改用为金属器皿。除了笾用来盛放肉干、栗等干燥食物,其他三种豆(梪、镫、铺)都是用来盛放菹醢之类带有汤汁的食物的,笾、梪、镫、铺的细微差别由此可见。

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6)

在汉代,豆还有其他作用。例如,河北满城汉墓中就曾出土一件铸金朱雀衔环双连铜豆,容器中的朱砂痕迹,证明这应该是用来盛放妇女胭脂的用具。自出现以来,“豆”一直延续到汉代,而后逐渐消失。而青铜豆出现自商朝晚期,退化于东周,因其过高的造价而未能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

豆类植物在古代用“菽”来表示。《说文》:“尗,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该字上面像豆生出的形状,下面像豆的根,中间是地面,也是一个象形字。《后汉书·光武纪》中有“野者旅生,麻尗尤盛。”这是此字仅剩的唯一书面记载了。

“菽”也可以用“叔”来表示。《字汇补》:“叔,豆也,与菽同。”颜师古注《汉书·昭帝纪》曰:“叔,豆也。”因此菽应从叔,叔亦声。古代人民曾造“荳”用来表示全部豆类植物,大概是因为豆类的形状与豆腹一样圆润。

豆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豆的前世今生由古食肉器向豆科植物的嬗变)(7)

与“菽”相关的词语很多。比如“菽水”指豆和水,引申为简单平常的饮食;“菽水承欢”比喻虽然家境贫穷,但是仍能尽孝道。出自《礼记》,孔子回答学生子路的话“伤贫无以为孝”道:啜菽饮水尽其欢,斯谓之孝。意思就是说,家里虽然贫穷,但如果能够博得父母开心,即使奉养父母吃豆粥、喝白水,都是孝顺的。

“菽乳”指豆腐,“菽麦”指豆和麦,引申为易于分别之物;菽麦不分,指不能分辨豆和麦,也指是非、好坏不分;“菽水藜藿”,指粗茶淡饭;“布帛菽粟”,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序》:“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 后用来泛指生活必需品。

如今,与“豆”的本义相关的词语也不在少数,比如“箪瓢陋巷(形容生活简朴,安居乐道)”、“覆瓿之用(形容著作没有价值,只能用来盖盛酱的瓦罐)”、“器满将覆(比喻事物的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也用来比喻骄傲自满将会导致失败)”、“熏莸同器(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挹兹注彼(引申为用有余来弥补不足)”、“豆觞之会(指宴会)”等。

结语

豆,古食肉器也。作为一种盛放食物的容器,随着时间的推进,豆的形制、种类都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恰恰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技艺的改进。而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形,豆的含义也由容器名称演化为如今大家更为熟悉的植物名称,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现代社会仍在使用的词语,流传下来一个个令人折服的美好故事。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字和故事,去发掘、探寻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中国古代文化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