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

很清楚地记得,当年玩的第一台Walkman是索尼Hi-MD绝唱——RH1。当时入烧没两年,还是个松下党,手里屯了十来台家电论坛收来的CD机,印象较深的有S600、SX500和CT570,当时的松下CD乃白菜神器,便宜量足。而对应的索尼Discman包括MD价格都比松下贵不少,早年封神的D-Z555、D-100、D-350等黄金时代Discman好成色二手基本都过千,还没炒上天的D777、NE20这类也都在千元附近,新时代的himd“三驾马车”——NH1、EH1、RH1无论全新还是二手,绿坛二手区的正常行情也在四位数。一台索尼抵3台松下不是随便说说的。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1)

玩松下纯粹是囊中羞涩,之后被朋友收藏的Discman毒到,又开始向往随身听的发明者——索尼。既然是玩随身,索尼总是绕不过去的。于是蹲了一阵二手区花了1300从深圳一位博士那收了套95新箱说全RH1,之后便是折腾,用松下SX500和CT570的光纤口1比1直录各种专辑。自然而然的,也烧起了各种MD碟和CD原盘。喂的碟有品质之分,特别钟爱的专辑,就拆原版碟拿TDK XA PRO录,普通的就打口/中古 ES碟。当然还“斥巨资”屯了好几包hi-md碟,打算以后长期用,其实也有买不起原版碟无法继续录的原因。之后又花了850蹲了台成色一般换过电容的D-303 Discman。当hi-md和d303双修之后,也陆续把手头的松下CD清空,只留下一套收藏成色的CT820压箱底。中间还短暂折腾过录放一体老旗舰NH1和廉价版EH1——单放机E70,但玩了一圈,发现碟更好玩,还是回归音乐吧~

那时用Walkman听歌,总是充满仪式感。因为每一张碟都是自己录出来的,一张37分钟的专辑,就需要耗费37分钟的录音,听到有自己“参与”的音乐,也更容易融入其中,以聆听为享受。如今,提高的是效率,缺乏的则是心境。无论是传输介质还是生活节奏,所有的一切都在加快,而品味音乐之美,恰恰需要慢下来

很难得会不做其他事,专心致志听歌了。即使纯粹如Walkman,它也需要拥抱新的时代。索尼的强大在于定义规则,从发明Walkman开始,联合飞利浦定义CD标准、发明MD、定义ATRAC压缩格式,新世纪再度和飞利浦联合定义SACD,之后便是Hi-MD的昙花一现。短短数年,CD、MD等传统、低效的Walkman便被以iPod为首的MP3数字音源取代,分别在04和05年发售的NE20和RH1,也只能当“末代皇帝”见证随身听音方式的新老交替。数字化时代,索尼从Walkman 30周年纪念款X1050/1060开始重新抖擞,把NE20里的数字放大(Digital AMP)借鉴过来塞进MP3机身里,即S-Master。这种纯数字放大理论上有失真低、全频无相位差、动态大等优势,但很“吃周边”,对供电颇敏感。因此尽管数字放大已是一门成熟的技术,但未必有好声,就像NE20那样,尽管号称解析力比前任机型大幅提升,但和80、90年代的Discman相比仍有质的差距。

从X1050到WM1ZM2,整整13年光阴,MP3时代也悄然转变为DAP时代。10年前的2012年,苹果停掉了最后一条iPod Classic产品线,同时韩国的艾利和公司以Astell&Kern的全新品牌名推出采用WM8740芯片的便携播放器——AK100,标志着DAP时代的到来。同一时间,索尼却发布了首款安卓DAP:Z1050/1060,试图用这样一台内含“智能操作系统”的Walkman开启新时代,结果则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正如某热评所言:Walkman,Yes!Android,Yes!Walkman Android,No!从XK到ZK,从ZX1到ZX2,从金砖I到金砖II,索尼似乎下定决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起来”,这次的新金砖用了安卓11,与ZX500和A100系列构成了完整了流媒体Walkman产品线。工程师関根和浩也明确说新老金砖最大的改变就是加了安卓!但,这真的是一众已有阅历的Walkman用家以及高端DAP用家想要的改变吗?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2)

增加安卓,势必增加功耗,以及数字部分的大量干扰,所以新金砖专门用了块无氧铜屏蔽板对电路噪声实行物理隔绝,并建议用家使用Walkman APP确保音质不受系统(SRC)干扰,减少第三方APP带来的副作用,则是通过开启“高解析度”功能去补偿。而以上所有的加法,只是补救措施,并非正向作用。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3)

真正的提升之处,在于围绕与金砖一代相同的S-Master HX数字放大所做的周边优化。比如提升供电稳定度的FT CAP3电容、大型固态聚合物电容,以及对于“金”的运用——双晶振的电极片上作镀金处理、所有元件和电路板焊接都用含金焊料(新黑砖同)、甚至耳放和耳机口的连接线还用了4芯加粗金宝线。

索尼设计师眼里的对手只有自己。因此,新金砖本身的定位就是一台不折不扣的“金砖MOD版”——核心元器件(S-Master HX)和电路全部保留,但做了局部的优化,试图从总体上增加声场和透明度。诸如外壳调音、焊锡调音、导线调音等等,甭管玄乎不玄乎,反正“我能听出区别”——正如佐藤浩朗所言,他对元器件的选用是基于控制变量法测试下的“个人主观听感”,而非仪器测量,这才是最有意思也是最具争议的地方。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4)

单从新老金砖的对比来讲,新金砖的音质的确往更明亮、更锐利、更细致的hifi型调音靠拢,总体会呈现更高的清晰度,很契合高解析度音频对硬件的需要。但在同价位的国砖面前,它的所谓细节则会暴露出较多数码味和真实素质的“软脚”——

以手头的P6P(老款,非灰曜石版)为参照:

  • 乐彼的全频密度明显更大,人声尾音更足、位置更靠前,平衡口的口型稍大,换成单端刚刚好,而新金砖无论是单端还是平衡,基本的密实感都不够,人声的嗓音偏薄,呈现清脆的质感,P6P则是醇厚饱满;
  • 低频的结实感,两者差了一档。P6P能完全收紧又瞬间回弹出足够的力道,收放自如,新金砖的低音打击感在R2R面前实在偏硬、弹性全无,对付黑黄鹂LTD这样的冷声塞感知不明显,换成Z1R,低频问题就放大了;
  • 高频的差距是两者最小的,也是新金砖唯一能称得上改善较明显的频段,器乐的音色起码不会像老金砖那么暗,索尼试图改善的空间高度也或许是有,但形体感、音色的自然度,仍不及P6P出彩。此外,整体的结像,从声乐到器乐,P6P都更为清晰、背景更黑。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5)

当然,除了熟悉的“W”型LOGO,我还是可以从新金砖上找到Walkman的专属DNA:大而不笨的类ZX1的“溜背”造型、宁可牺牲推力依然坚持S-Master方案所换来的30 小时超长续航、延续多年的Walkman自带播放软件界面、模拟致敬磁带Walkman的播放界面、以及分别记录左右声道播放时间的“理工男特色浪漫”。别忘了,还有原汁原味的hi-res小金标以及Pentaconn 4.4mm平衡端子,这俩可都是索尼定义/推广、行业风向标一般的存在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6)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7)

索尼很强,强到一切优秀都习以为常。对市场来说,这也是把双刃剑。光靠积累的口碑即可让粉丝轻易达成信任,以信仰之名拿下,就像之前和朋友闲聊所说,最适合买新金砖的,就是那些原来想买金砖一代,但因为各种原因没买成、不想买的,这次算是满足了念想。至于换代带来的大提升,考虑到实际听感、客观用料和官价对比(22999->24999),本就不现实,所以,再次强调,新金砖本质上就是“磨机版金砖”,你也可以说成“hifi版金砖”,二代的作用是让一代没买的入坑,而不是让一代换二代。5年半的等待,托起的高期待值是有瞬间垮塌的风险的,在这段时间里,高端DAP圈早已不是一家独大或二人转的局面,如果仅仅冲着音质去尝试新金砖,起码我个人是不建议的。甚至索尼自己也认同这点,在工程师访谈中,佐藤浩朗多次提到一些设计参考的是“hifi”器材,这意味着本质上索尼并不觉得新金砖是算hifi类产品,它更准确的定位是介于hifi纯音机和高端消费品之间的便携旗舰机。而真正算是hifi定位的旗舰播放器,应该是索六万——DMP-Z1,那个没有用S-Master而是AK4497和TPA6120的大家伙——“如果要实现想要的声音表现,用双dac芯片,播放器的尺寸会很大,考虑便携播放器的尺寸,我认为S-Master HX是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索尼wm1z金砖评测 渐行渐远的Walkman索尼新金砖WM1ZM2不完全体验(8)

某种程度上,新金砖、黑砖的开发和部分国砖类似,都是小团队甚至独立工程师的“个人向作品”,论大公司里分小部门做个性迥异的产品,索尼肯定是最绝的。无论是音频产品还是其他,索尼式的想要一统天下的“倔强”依然存在。十年前参加索尼品鉴会时,虽然有音质和体验令人失望的ZK系列和XBA系列,但我还是能看到索尼在尝试把安卓融入Walkman、开始自研动铁,还看到QX10/QX100这样脑洞大开的产品。敢为人先、争当第一,索尼有这样的血统,也有这般任性的资格。音频系列,索尼的业务重心都放在了无线品类,最早的真无线降噪耳机——“降噪豆”系列做得风生水起,最近的开放式真无线linkbuds也让人眼前一亮。再看传统音频,只能感叹行业式微、生存不易:前段时间打开官网还能看到单列出来的“高解析度音频”栏目,如今,无论光芒四射的金砖、还是看家的重磅旗舰索六万,所有的Walkman都被合并到那个不起眼的“MP3/MP4播放器”类目里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