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原型69岁登顶珠峰(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

映象网周口讯(记者 金江涛 实习生 丁阳光)“《攀登者》看了吗?里边队长的原型人物就是我们南流村走出来的登山英雄,他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今年已76岁高龄的王茂林老人指着老照片上定格的人影竖起大拇指,话语间激动不已。老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修订《南流村志》,对南流村这个偏安西华一隅的村庄人物、历史及岁月变迁等知根知底。

攀登者原型69岁登顶珠峰(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1)

首次登顶珠峰人物周年纪念合影照(右一为王富洲)

王茂林老人口中耳熟能详的登山英雄正是王富洲,也是正在热播的电影《攀登者》原型人物之一。王富洲已于2015年不幸去世,但从他的故乡西华县南流村,到现在的祖国各地,他所承载的爱国之情和登山精神却永远流传,并不断激励着后人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王富洲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家,他与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人,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克服极寒和大风恶劣天气的影响,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攀登顶峰的壮举,在我国体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是世界登山史上罕见的成就,开创了北坡攀登珠峰的新时代。

攀登者原型69岁登顶珠峰(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2)

王富洲(左一)

一个向往大山的孩子,南流村哺育出登山英雄

“富洲大哥是我们村里的‘孩子王’,身体特别棒,印象中他脾气执拗,对认准的事基本不回头。小时候我常跟在他屁股后面一块玩耍,游沙河、爱爬树……可有意思。”南流村的王新乾老人今年已经79岁,即将耄耋之年的他身子骨还硬朗,说起和王富洲一起玩耍的童年趣事,老人不时手舞足蹈,笑的像小孩子一样。也许王富洲正是得益于从小养成的秉性和毅力,才给了他攀登珠峰的精神源泉。

据不少南流村民介绍,南流村得名是因为沙河流水奔涌南流,河水在这转了一个弯,才造就了此地土地肥沃、庄稼丰裕,人杰地灵的南流村才走出了王富洲这样伟大的登山英雄。采访时,从当地村民得知,王富洲在其母亲的教育下,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他耐力很强、喜爱运动,少年时就经常到沙河南流段南湾上的河滩上练习跑步。他从小就对登山有一股子执着,这个打小身处平原、从没有见过大山的孩子,一次次对大山有了最真实的向往和渴望。

“大哥从不和我们家人过多谈起攀登珠峰的生死经历,似乎在他眼中,攀登珠峰就像小事一样。”王富洲的亲弟媳李树莲接受采访时说道。她所在的院落正是王富洲故居,如今院里核桃、杏柿树上硕果累累,生长多年才能结果的香椿树果实高挂,似乎在静静注视着王富洲的老宅故居。这故居是1975年后大水后新修的,曾经更早的老宅已被泛滥过的沙河水淹没了。在王富洲的母亲和弟弟还在世时,他常回故乡探亲。一直以来,王富洲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其考入开封上大学之前,他的生活都是在南流村这个小村子度过的,这是他登山梦想起航的“摇篮之地”。

攀登者原型69岁登顶珠峰(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3)

王富洲故居

极地使命、为国登山,首次北坡登峰创历史

王富洲的登山梦从故乡南流村起航后,他追逐梦想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歇。195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调入国家登山队成为一名职业登山运动员,并在同年成功登顶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他勇于攀登、意志坚强,成果显著。

1960年,王富洲王富洲作为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突击队长,带领队友贡布、屈银华、刘连满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克服极寒和大风恶劣天气的影响,于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顶端,把一面五星红旗和毛泽东主席半身塑像端放在地球之巅——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王富洲和队友这次北坡登山背负的是“为国登山”的政治使命。因为珠峰不仅是一个地标,对当时接壤的中国和尼泊尔来说,还有一层特殊意义,它是两国的分界线。当时控制尼泊尔的印度方面叫嚣,珠穆朗玛峰根本不属于中国,中国人连珠峰都没登上去过,中国没有资格去攀登珠峰,也没有能力登顶!

巍峨高大的珠峰,不仅仅是每一个攀登者的梦想,更是一个关系到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的政治风向标。还有印度人准备同期登顶的北坡竞赛,更是加上了祖国领土权益的国家使命。

王富洲和队友就是带着“无论如何一定要登上珠峰”的极地使命和生死不论的信念才勇往直前,直到叩开北坡珠峰的大门,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为中国赢得“国家竞赛”!

攀登者原型69岁登顶珠峰(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4)

王富洲首登珠峰资料照片

登山精神永流传 激励后人不畏艰难险阻

“王富洲是我们南流村走出来的登山英雄,他回来故乡多次,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他回南流学校作讲学报告,叙述了他登珠峰的励志故事,更向我们展示了他截掉脚趾的残疾左脚,还叮嘱我们要不畏艰难,为国争光。”南流村党支部书记王进超对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当时他还在南流学校上小学,从小就听着王富洲攀登珠峰的登顶故事长大的,每次说起来都热血沸腾,激励着他们一代代人好好学习、勇往直前。王进超还表示,今后村里还计划修建“王富洲故居”,继承并发扬王富洲的登山精神!

“王富洲每次回老家都会被当地邀请作报告,因为他的登山精神早已流传开来,所有学生都对他很崇拜,以他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先进。”西华县址坊镇宣传人员王耀忠介绍道。他当时为南流学校的业务主任,据他介绍,登珠峰后每次王富洲回乡穿着朴素大方,没有丝毫的架子,成名后不忘桑梓。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和王富洲接触过,都知道他在登顶时护目镜掉在雪地上,强烈的太阳辐射通过雪地反射,灼伤了王富洲的眼睛。老人每次说起王富洲都热泪盈眶,时常用其登顶的英雄事迹和获得的“登山健将”、“建国以来优秀运动员”等诸多荣誉激励后辈好好学习他的“登山精神”。

攀登者原型69岁登顶珠峰(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5)

王富洲侄子王秋生怀抱其人物铜像

“我大伯每次回来都教导我要好好做事,正直做人,他从没因自己成名为家里人谋取过私利,家人都很敬佩他,他的登山精神值得永远学习!”王富洲的亲侄子王秋生介绍道。据他介绍,大伯王富洲在荣誉和物质方面从不伸手,甚至国家奖给他的物品也很少领取过,他认为为人民服务,不应计较报酬。他从不谋私利,常常叮嘱自己家人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干事创业,堂堂正正做人,未来也希望更多人学习大伯的登山精神,让其永久流传下去。

攀登者原型69岁登顶珠峰(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6)

王富洲回母校南流学校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故土难离、不忘桑梓,造福家乡父老

“大哥每次回来都会让家里人准备好烙饼,然后就着芝麻盐和香椿酱吃饭,吃着可香哩。”在王富洲弟媳李树莲的眼中,王富洲一直是那个孝顺牵挂、不忘家乡父老的亲人。据她介绍,王富洲父亲过世的早,在他母亲和弟弟还在世的时候,每年都要回家看望父母,由于早年交通极为不便,他乘火车、坐汽车,从址坊汽车站下车,步行多里路赶回家。

据了解,王富洲生活朴素,乐于助人,在登山队的多年里,经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困难的同志,除艰苦的野外生活外,平时绝大部分时间是吃住在办公室。在村里的老人眼中,王富洲每次回村都是衣着朴素,他虽然不善言语,但内心却有着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他始终没有忘记是南流村这片土地养哺了他,一直不忘桑梓。

1989年,他和乒乓球五连冠健将庄则栋等人回老家,探望西华一高、南流学校的母校师生,帮助他们建设家乡。在家乡人民物资短缺的时候,他还负责协调过柴油等物品,助力家乡父老农田耕作等事宜。

“我去过北京找过富洲,他在世时,对家乡人很热心肠,还带着我们到北京游玩。我搜集的一些他的老照片都是我多次央求他邮寄过来的,作为我们村室的历史记载下来。我认为他的登山精神,才是给我们南流村最好的回馈,是最大的精神财富,我们会一直流传下去。”采访尾声,业余修订《南流村志》的王茂林老人摸索着发黄的老照片,等记者采访拍完照后再次将其仔细保管好。

在老人眼中,“登山英雄”王富洲给家乡人民的物资馈赠仅是一时的,而他那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登山精神才是真正回馈给家乡父老的最大财富,大家会永远铭记他!

(映象网周口新闻热线:15036826188,投稿邮箱:zhoukou@hnr。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