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重心在脚跟还是脚掌(混元桩)
混元桩
混元桩,有许多时候,写作“浑圆桩”。其实您细细想,既言“桩”,那就是拳术最原始的动作。是为“一”,就是刚刚开始的意思。“一”者,元始的意思。有“一元复始”。混,就是不着心猿,不着意马,混混屯屯。
因此我觉得,既言“桩”,那就是“混元”二字。
站来站去,再加其他的修为,浑身无处不发劲。犹如一浑圆之球,是谓修为成“浑圆”劲。
不知同道可否同意?
练戴氏心意拳,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混元桩的修为。
在戴氏心意拳的基本功中,有一种特殊的训练内容,这就是站桩。站桩既养生又出功夫;既修身又修心;既是拳艺的基石又是帮助更深刻地体悟戴氏心意拳便捷之法。
天下把式林林总总,站桩的种类也很多,习戴氏心意拳的人,宜常站混元桩。许多桩法的内涵差别不大,关键是能否领悟其中的要旨,并把这些内涵站出来。
由于混元桩至为重要,不仅要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在平时,还要养成不练拳架也要站混元桩的习惯。习惯才能自然,自然才能到达“浑圆”的境界。
混元桩基本站法详解——
两足并立,两足尖指向正前方。两环跳形成一无形之轴,以这个轴为圆心,尾骨上卷,逼着腿屈膝下弯。同时,吞胸拔背,头未仰。两臂内旋,紧贴身躯。似紧非紧。呈弧形。初学或体弱者,可采用稍微屈膝的“高桩”;久练者应采用身似弯弓的“圈桩”。
重心放在两足之间,足心似含空又非空含,全足踩实。命门后撑,吞胸拔背,竖腰裹胯,双臂环贴胸腹前,上肢形成弧状,尽力使五脏六腑舒适合度,骨节节节贯串。这样可使脊柱的生理弯曲度增大到最大限度,然后劲道由涌泉开始向上慢慢顶起。头顶虚领。脊柱的弯曲度增大,有利于其发挥全身的作用,与戴氏心意拳的螺旋式运动规律是相符合的。
两掌心朝外朝前,腕根塌沉,掌心含虚。两肘须紧贴于期门穴,并用意里裹。全身务须有下沉的气势。
且戴氏心意拳上身身法以混元桩为主,运动中脊柱生理弯曲度的增大,可以使平时维持这一弯曲度的肌肉与韧带得到拉长,一些平时较少活动的肌肉得到锻炼,并使椎体间相对角度减小,特别是在腰部,可改善椎间盘的受力状态,减小其发生劳损的可能性。
站桩时,脊柱腰段弯曲度减小,腰段脊柱生理弯曲度改变腰腹的运动幅度、有助于增加腹式呼吸的深度。
在展膝的同时,两手由两侧回环丹田部位。使两掌心与肚脐重合,两肘紧贴肋部。两手中指重合。劲节由下到上,逐节上升。犹如游龙,柔中带刚。
这种两臂内抱的站桩姿势,在技击意义上含有“守中”的意思。即:以头顶百会穴至裆下会阴穴一线为中心线,使全身重心自然地落在两足之间的中心,这样,身法与裆部自然正中安舒,稳定性好,其所以置两臂、两手于弧之身上,乃是含有防御和待机反击、抢攻之攻守意识。因此,腋窝要虚,而两胁空隙相对地要实。两腋虚,臂部弹性充足,伸缩余地较大;两胁实,则边门不易受侵。
但腋虚胁实是结合两臂、两肘来说的。两臂既要用意里裹,势必有外旋的劲节。这是有意识在锻炼两臂的掤撑之劲,兼含待机崩发击敌,以及守中防护心窝、胃脘、胁腋等部的职责。这与戴氏心意拳“不丢不顶”之义恰合。
在此姿势的基础上,若一旦化静为动,那只须以肘为轴,身体一变斜正,随手向上即可护及头面,落手向下又可防守裆膝。如此站定后,两眼向前平视,不怒不喜,息心静气。
随着呼吸的运动,身躯会轻轻摇晃,觅得最适中的重心垂直点。
站定后,随着劲节的快速伸展,可大口吐出浊气,以鼻深纳清气。继而气敛神凝,舌抵上颚,以鼻缓缓吸,以嘴快速呼气,并可以发声。一般可采用腹式呼吸法,久练者也可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时气贴脊背,呼气时沉于丹田。
“气沉丹田”一词,通常泛指腹式呼吸法,而这里也借指腹部鼓荡的自我感觉。但切忌做得过份,尤其不宜仿效硬气功表演者那样把大、小腹肌者都收紧贴到脊背上去,须知戴氏心意拳主张取法自然,而不应强硬造作。除了孰能生巧外,一般在站桩时都要进行略微的调整。其窍门就是以丹田为中心,命门向后撑。
桩结束后,不要立马收式走人。应两手合抱于丹田,静默两分钟,默想全身气机如百川归海一样流入丹田,丹田如同无底深渊,收藏无尽气机。然后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气机收入丹田,这样才是完整收功。
然后有一个踮起脚跟,抖动全身的动作。
站桩也有一个进步阶梯。因此站桩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功夫的进阶,进行一些不同层次的专项练习,如,震荡五脏什么的。
初练站桩的人,可以将双手位置放高点,只保持在大腿上即可。另外切记人为做作,只须纯任其自然地练习,每日一次,每次三五分钟也可;然后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递增至15到20分钟,再后达到30分钟或以上。一般应站到30分钟。中医认为,人的气血在身体里边运行一周的时间为28分钟。初学者由于体力较弱,站不够30分钟也没有关系。一般来说,每天站30分钟,100天后,则身体修功夫的基础就有了,此谓古人所说的百日筑基。持之以恒地练习,就会自觉下盘日趋稳实,腰腿有功,丹田之气充盈,四肢内劲也相应增加。行路身轻体健,心性愉悦,何乐而不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