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菠萝蜜是什么(菠萝菠萝蜜与波若波罗蜜)
说起菠萝菠萝蜜,相信很多人想到的不是可以吃的热带水果:菠萝和菠萝蜜,而是从《大话西游》里流传出来的月光宝盒开启咒语“波若波罗蜜”,音同字不同的谐音,不仅让二者碰撞出了奇特的趣味,也隐含着二者相似的本源由来。
提起“波若波罗蜜”,让人想到《大话西游》里流传出来的月光宝盒咒语。
波若波罗蜜,玄奘法师西行天竺的“护身符”
所谓波罗密 (Pāramī),在梵语中意为到彼岸或渡彼岸,波罗指彼岸,而蜜多则指到,佛经中称为“渡”。通常特指菩萨,因此波罗密也可意为“菩萨的责任”或“菩萨的财富”。佛教认为,波罗密是所有菩萨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一切圣者的根本资粮。
波若波罗蜜全称《波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著名典籍。
而波若波罗蜜是佛教心经典籍,全称是《波若波罗蜜多心经》,耳熟能详的诸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出自该经典。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据说是玄奘法师西行天竺时,蒙一位神秘神僧亲授的本子,当时玄奘路过一处破落寺庙,仅驻守一位重疾缠身的僧人,奄奄一息。本来忙着赶路西行玄奘,遵循本心,暂时搁下西去,不畏传染,亲自为僧人医治,一直照料好为止,僧人很感动,就送了一本梵文《心经》给玄奘。
“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包含了人生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诵念此经的玄奘多次渡过劫难,成了其西行天竺的“护身符”。一次玄奘遇到外道婆罗门举行祭祀,要把活人扔到河里,类似古代的河伯娶妻,很迷信。他们就把外来的玄奘绑了,要进行人祭。无理可喻之下,玄奘说:“我们出家人修行要念经,你们拿我祭祀前,我要念念经”,外道婆罗门众人便同意了。玄奘便诵念此《心经》,待念到第三遍时,一时间飞沙走石,天地变色,婆罗门众人受到极大震撼,便以为玄奘法师是神使,便放了玄奘并磕头谢罪。于是玄奘非常感谢传经的这个僧人,等他取经返程时,专程循原路去找寻这个僧人,却连寺庙也没有找见。
菠萝属于凤梨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6世纪传入我国,成为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菠萝菠萝蜜,从印度传入的“热带水果皇后”
菠萝和菠萝蜜是两种完全不同种属的热带水果,其中菠萝在分类学上属于凤梨科,不过此梨非彼梨,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蔷薇科门下的酥梨、砀山梨相去甚远。菠萝的英文名为pine apple,直译过来就是松树上的苹果。传说1493年哥伦布环球航行来到了西印度群岛的瓜德罗普岛,看到土著人吃一种外表似锥形松球的果子,便给它取名“印第松”,后因其口感与苹果相似,故得此名。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我国,目前已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
体积是菠萝2~4倍的菠萝蜜,是桑科波罗蜜属植物,与菠萝同属聚花果类型
而菠萝蜜则是桑科波罗蜜属植物,与菠萝同属于由整个花序共同发育所形成的聚花果类型,与之相对的便是聚合果代表的草莓。所谓聚合果,是由一朵花发育而来果实,而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熟的果实。波罗蜜是水果,木本粮食和珍贵用材兼备的热带树种,果实巨大,最重可达几十公斤,因其香气浓烈,故而和榴莲并称为热带水果中的“皇后”与“皇帝”。
波罗蜜果实巨大,最重可达几十公斤,因其香气浓烈,故而和榴莲并称为热带水果中的“皇后”与“皇帝”。
菠萝蜜果实的外形与菠萝几分形似,也是长椭圆形,外皮也有六角形的突起,所以才得了这“木菠萝”、“树菠萝”之类名号。菠萝蜜营养价值很高,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淀粉、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的果肉可食外,种子也是食用的主要部分:因为菠萝蜜的果实很大,所以每颗果肉中包裹着的椭圆形果实比刀豆还大,其中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据说除了生吃以外,煮着吃胜似菱角,烤着吃不逊于红薯,甜而粉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延迟衰老的作用,不愧“果中皇后”的美称。
菠萝蜜的传入时间与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的时间吻合,世间充满了巧合。
巧合的是,菠萝蜜是在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不过当时称为“频那挲”(梵文与Panasa对音),到宋代时才改称菠萝蜜。而玄奘法师西行天竺取经亦是在唐初年间,与菠萝蜜传入时间线基本一致,可谓时也,趣也。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配图引自网络,如有版权请私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