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姑娘 大凉山里最美的
张亚男、张益嘉、郝小雨、汪育汀、马霖,她们是5名平均年龄25岁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姑娘,先后不远千里,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支教。
支教老师组织凉山的孩子和东胜区的孩子进行心连心联谊。(摄影:李扬)
一方校园、三尺讲台,她们依托东胜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用自己的赤诚之心点亮了那里的星星之火。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授予凉山支教帮扶团队“最美教师团队”称号。(摄影:李扬)
她们由志而去,有为而归。202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授予凉山支教帮扶团队“最美教师团队”称号。这份荣誉她们当之无愧。
5名支教教师全部来自鄂尔多斯市首家“国字号”名校长工作室——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郭彩霞名校长工作室”。
张亚男、张益嘉、郝小雨均已完成支教工作返回东胜区。回忆起在凉山的那些日子,三个人纷纷表示“没待够,还想去”。汪育汀和马霖于2020年8月底赴凉山支教。
张益嘉为凉山的孩子认真辅导。(摄影:李扬)
张亚男是东胜区首个赴四川凉州支教的教师。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亚男坦言,也有过一点点的顾虑,但是所有的犹豫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全部烟消云散。“高中的时候就想以后要是能成为一名老师,一定要去支教。毕业后参加工作,正好遇到这样一个机会,我就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
随着国家对四川凉州扶贫力度的加大,凉州虽然有现代化教学楼,但更短缺的是师资队伍。
支教老师和凉山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摄影:李扬)
“凉山的孩子和东胜的孩子一样聪明,但是相比较而言,却缺乏自信。”郝小雨说。几位支教老师针对这样的情况,结合所负责的德育工作,在学校相继组织了“六一”儿童节、毕业典礼等活动,并组建鼓号队等各类社团,还带领学生参加全州的演讲比赛、健身操比赛等,为孩子们搭建了更多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演讲比赛第一名、健身操比赛三等奖……这许多“第一次”让大凉山的孩子们对世界和自己都有了新的认识,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支教老师帮助思源实验学校建立广播站。(摄影:李扬)
支教的工作忙碌且充实。支教老师们的心中每天想的都是怎样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得到的更多?为了一次活动的顺利举行,为了一堂教研课的有效开展,支教老师们经常会和来自其他地区名校长工作室的支教名师学习取经,也会加班加点,中午顾不上吃饭,晚上加班到凌晨,但是她们却甘之如饴。“我爱这里的生活,忙碌却充实,我走的每一步都坚实,不犹豫,不迷茫。”张益嘉在支教日记里曾这样写到。
孩子们把对支教老师的感谢写进了一张张卡片里。(摄影:李扬)
付出真心,收获真情。张亚男有一个很大的文件袋,里面装着许多“不起眼”却被她视如珍宝的小东西。一封信、一枚千纸鹤、一张卡片……都是大凉山的孩子们送给她的礼物。“这次支教,我不仅实现了支教的梦想,而且收获了来自当地孩子和老师特别真挚的感情,所以我感觉不是我奉献了多少,而是我得到的更多。”张亚男说。
跨越南北,一次支教行,一生支教情。如今,张亚男、张益嘉、郝小雨3位老师已经回到东胜区。但是他们与思源实验学校师生的联系却未曾中断。“我们会通过线上分享教育经验,源源不断地向他们输送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凉山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向更远的远方。”老师们如是说。
据了解,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郭彩霞名校长工作室”作为鄂尔多斯市首家“国字号”名校长工作室,从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每学期将派出1至3位骨干教师到培训基地结对帮扶当地的学校。“为了响应教育部助力扶贫攻坚,我们分三批派出了支教老师。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老师和来自全国各地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一起交流学习,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教师队伍得到历练。”东胜区第一小学、“郭彩霞名校长工作室”校长郭彩霞说。
“支”短情长,路漫漫但心向往之。愿希望的种子在每一个大凉山孩子的心中萌芽,愿那里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能看到最广阔的天地和最美的霞光。(作者:李扬侯 晓龙)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融媒体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