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乙首次发射失败(长征三号乙发射失利)

4月9号19时4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改三型火箭(CZ-3B/G3)发射印度尼西亚PALAPA-N1卫星失利,在此之前的3月17号,长征七号甲(改)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首飞失利,这是我国在30天内两次发射火箭失利,中间间隔时间短,这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不正常,甚至将火箭失利与疫情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这两次失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长征三号乙改三型火箭和长征七号甲火箭并不是一个系列的火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长征三号乙首次发射失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长征三号乙首次发射失败(长征三号乙发射失利)

长征三号乙首次发射失败

4月9号19时4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改三型火箭(CZ-3B/G3)发射印度尼西亚PALAPA-N1卫星失利,在此之前的3月17号,长征七号甲(改)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首飞失利,这是我国在30天内两次发射火箭失利,中间间隔时间短,这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不正常,甚至将火箭失利与疫情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这两次失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长征三号乙改三型火箭和长征七号甲火箭并不是一个系列的火箭。

长征三号火箭(CZ-3)是在长征二号丙(CZ-2C)的基础研制成功的三级液体火箭,也就是说,长征三号火箭继承了长征系列火箭的成熟的技术和优势,因为其1、2级火箭发动机采用了长征二号丙的发动机,增加的3级发动机则使用了世界上先进的直径2.25米氢氧发动机。在1984年首飞成功以后,使我国成为了第四个具有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的国家。长征三号火箭在其服役期间总共发射了13次,其中有10次成功,2000年退役。

这种高成功率的好成绩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长征三号火箭研制时间早,在技术上相当成熟,在退役后,我有又在长三的基础上,设计了长征三号甲(CZ-3A),突破了很多的发动机关键技术,并在1994年2月8日成功,使得我国在GTO(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了2.65吨,之前的长三火箭1.6吨。长三甲从首飞至今成功率100%。

长征三号乙(CZ-3B)是我国在长三甲和长二E的基础上研制的捆绑式火箭,因为之前的长三甲只有三级主芯推进器,而长二E(长二捆)是一个捆绑式火箭,所以将两者融合,研究人员为长三甲在主芯推进器的基础上捆绑了四个直径2.25米的液体辅助推进器,使得火箭拥有了更大推力和运载能力,就成为长征三号乙火箭。

长三乙作为一个子系列火箭又出来各种改进型火箭,包括标准型,改一型,这两种火箭已经停产。剩下的就是长三乙的增强型火箭,分为改二型、改三型、改三Z型、长三乙/远征一号、长三乙改五型。这次发射印尼卫星失利的火箭就是改三型火箭。

长三乙火箭捆绑推进器以后GTO运载能力达到了5吨,而升级后的增强型改二型运载能力5.5吨(是长三乙火箭运载能力最大的一个型号),TLI(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3.78吨,改三型火箭运载能力达到了5.4吨,改三型只在改二型的基础上改进了控制系统和整流罩,为火箭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2011年9月19长三乙改三型首飞成功,并发射了中星一号A卫星。

我们从以上就可以看到长征三号乙火箭型号众多,各项技术都在日益革新,又不断的新技术会应用在火箭上,这个大批量的火箭,以及高强度的发射任务,一次两次任务的失利,或者其中一个型号的火箭出问题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欧美在发射火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把火箭炸在了发射架上,所以马斯克也说,在每一次的发射任务中,能把火箭成功的从发射架上发射出去,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从长征三号乙整体的发射情况来看,我们火箭技术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也是非常成功。

长征三号乙这个子系列火箭是在1996年2月15号首飞的,至今发射了67次(算4月9号),任务失败和部分失败的次数只有4次。从整体来看,依然拥有着极高的成功率。第一次失败是长征三号乙的首飞,由于惯性系统失衡,导致火箭发射22秒后坠地爆炸,第二次是2009年8月31,执行认为的火箭也是长征三号乙为印尼发射帕拉帕-D1卫星部分成功,由于三级点火后推力不足,使得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多次变轨后,卫星才进入轨道,所以是部分成功。

第三次发生在2017年6月19号,长征三号乙改二型火箭发射中星9A通信卫星时部分成功,也是火箭三级工作异常没能将卫星送进预定轨道,在随后10次变轨中成功达到指定轨道。第四次就是这次发射印尼的这颗卫星,直接失败坠毁,火箭一二级工作正常,三级点火异常失去动力。

由于长三乙火箭是我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的主力火箭,发射频率高,所以这次的失败有人会认为难免会导致其他国家怀疑我国火箭的安全可靠性,影响海外的商业市场,但是我想说的是,从整体来看,我国依然在火箭发射上拥有绝对高的成功率。并不影响拓展海外市场,毕竟这种高风险、高尖端地科技事业不会用一次地成败论英雄。不过四次的失败中,故障多发在三级火箭上,因此我们应该尽早地找出故障原因,尽快的排除问题,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都是迈向成功最快的捷径。

长征七号火箭其实是长征三号乙火箭的继承者,与2016年6月首飞成功,因为长征七号火箭的GTO运载能力达到了7吨,填补了我国GTO5.5到7吨之间的空白,未来我们将用长征7号火箭接替长二、长三、长四系列的任务,并承担未来80%的航天任务。而且还要完成今年北斗卫星的部署和嫦娥三期工程的收官任务。

长征7号甲3月17号的失败是长征7号改进型的首飞,新技术的应用本来就会带来极大的风险,但是失败也有利于我们找出问题,完善技术。在真正的大型探空工程中,才会有绝对的把握。希望我国在未来的任务中,尤其是今年计划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中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航天任务的高风险在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系列火箭中的一个型号出现发射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只不过是短短的一个月出现两次,总是会让人觉得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错,甚至有人说是美国在搞鬼?其实失败一直都有,只不过我国失败的次数较少,所以出现一次格外的惹眼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