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

created by 杜敏

photo 影视圈资源库

2004年,一部名叫《动漫中华》的奇幻小说吸引了中国动漫迷的注意:大学生向俊飞,突然被外星人捉去当作人类研究素材。完毕后外星人将其博物馆中的一个小文物——动画自创生成器,送给了向骏飞。

只要你用语言输入脑中的动画场面,机器便生成与之吻合的动画成品,附加百余种调置功能与配音资源,可谓动画神器。然而,能制作出好作品的向骏飞,却因作品传播、认可与境外动画片的强大,备受牵制与折磨。

这个奇幻故事要表达的,正是动漫想在中国做强做大,难于上青天。

2014年,由深圳华强动漫创作出品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在贺岁档上映3天,轻松过亿,最终拿得2.46亿票房。这在有好莱坞、日本等多达12部动画电影同期上映的中国影市,含金量极高。

国产动画向来低龄、说教严重。是什么让其在30年间,开始拥有四肢健全、感官正常的身躯,和在赛道上与海外大片一同赛跑的资格,并取得还不错的“成绩”?《熊出没》赢在哪儿?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1)

《熊出没》的胜算

2012年1月22日,104集动画片《熊出没》开始在央视少儿频道陆续播出。这是一个森林保护者熊大熊二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并占领土地开发创业实验田的光头强之间的搞笑故事。因为在央视的多集联播,片子开始吸引一批首先看到他们的小观众。

小朋友们记得颜色较深的那只熊叫熊大,皮毛颜色较浅的那只叫熊二。伐木工人光头强总是坏坏中带着一点粗心与笨拙,时常让小朋友们纠心。

深圳华强动漫公司,是这对主角冤家的创作者。为了扩大该公司的动画品牌与影响力,2013年春节,该片导演刘富源制作了55分钟的贺岁短片《熊出没之过年》,取得很大的成功。该片在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获得170亿次点击。直到2014年2月,点击仍在不段翻新。刘富源向记者说起了一个很疯狂的数字,“有个小朋友家长在微博上向我吐槽,这个片子他都已经看吐了,台词都能背下来,因为他儿子已经连续看了44遍”。甚至不断收到家长拍下孩子为光头强回不了家过年咽咽呜呜擦眼泪的照片。

这些反馈给了导演刘富源一些信心,使其大电影系列继续开画。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2)

2014年1月17日,3D动画《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以下简称《熊出没》)搬上大银幕。

上映3天票房成绩轻松过亿。成为国内第一部可与好莱坞、日本动画正面对决的国产动画电影,同时遭遇《喜洋洋》、《巴拉拉小魔仙》系列、《爸爸去哪儿》等强大口碑实力对手的夹击,最终取得2.46亿票房。成绩确属不俗。

为其做宣发的乐视影业董事长张昭这样评价《熊出没》:这一次因为很多家长跟小朋友在一起看了《熊出没》的电视动画片,进电影院发现,这个东西不一样,有惊喜,形成口碑效应。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3)

《熊出没》的电视动画片剧情很简单,就是两只熊不让光头强砍树的故事。涉及到电影,这种关系就需要升华,因此女孩嘟嘟这个角色,成为整部电影的核心“夺宝雄兵”的一个目的。“这个角色一设计以后,所有的对立方都获得了一个冰释前嫌的理由。”

另外一个是视觉效果,3D。这次3D是往外投射,蝴蝶是飞到观众席的中央,大家情不自禁都去抓那只蝴蝶,这是人类的一个本性,一下现场整个气氛调动起来。观众互动,增加欢乐。特别对于小孩子,怎么设计适合他们的3D效果,与传统电影很不一样。

张昭还表示,如果动画电影想要票房卖两亿,一亿儿童市场,一亿成人市场必不可少。于是要跨越年龄层,成为全年龄层的动画片成为《熊出没》的又一目标。

这一点,也符合导演刘富源所说的,“我们想从零开始,做出一部更成熟、更完整的电影。我们的目标从来没有变过:要做合家欢的动画片”。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4)

该片讲述光头强哺育婴儿嘟嘟的细节传神专业,勾起许多家长育儿时的辛酸与共鸣。

影片总导演丁亮说,“光头强和熊的关系代表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熊大熊二兄弟比较纯真,是梦想中的我们,生活在蓝天青山之间。光头强是为生活所迫,是现实中劳苦奔波的我们”。

总的来说,《熊出没》在技术方向、共同话题、逼真效果等方面,做了极尽可能的最大尝试。包括每一个场景、动作、反光、材质模拟真实环境,动用近600人的制作团队耗时一年多,最终制作成国内首部全真3D动画长片。

说到此,导演刘富源又喜滋滋地向记者报了一个数字。“有家长给我晒影票,毕竟重复花钱嘛,他带小孩看了四次,8张票根。”

《熊出没》的成功,刘富源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先前电视受众群体的基数比较大。第二,该电影有好的动画明星,很棒的创意、制作团队。这保证了创意制作水平。

另一个原因,抓住新新人类,和传统市场的两个重点,网络和传统的营销方面。包括各方媒介的口碑传播与发酵。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5)

一个动画导演的从业经历

从最初《熊出没》电视片系列的编导,到《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贺岁电影,导演刘富源一路亲历创作。推出两只森林的熊,和伐木工光头强的形象,经过近5年时间的品牌经营,才逐渐被小朋友、家长接纳、认可他们的形象。

自上映以来,导演刘富源每天刷微博转发家长带孩子看《熊出没》的见闻及随感,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看起来简直有些自恋。

当与这位90年代末便进入中国动画行业,摸爬滚打15年的动画片导演对话才发觉,来时的路太不容易,才显得观众的评语珍贵。

整个80年代,中国动画,还是一片为国外做代工片的景象。最早出现动画代工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那时所谓的经营动画,说白了就是电子加工厂。从海外接电视动画单过来,在中国以低成本制作。

最初入行,刘富源做基础学员,接受做代工片的培训,手绘是当时动画产业最主要的形式。这种方式在世界范围都是属于落后的技术。随后因为电脑的应用开始普及,动画电视的代加工工厂业务开始在中国萎缩。

刘富源回忆起90年代末的珠三角尚且还称为产业的动画行业,“基本上是很多从业人员要被迫转行来维持生计”。

直到21世纪初,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动漫产业的巨大市场与潜力,开始实施政策保护、发展国产动画原创力。2006年,广电总局一条规定这样写道:自2006年9月起,每晚17点至20点禁播境外动画片。这在当时引起不小的争议与风波。

从他刚开始从业的现状,刘富源说,那时的国产原创动画基本是零,除中央电视台少数自创动漫以外。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6)

2005年,也是深圳华强动漫公司成立的时间,刘富源加入深圳华强动漫,做原创的前期设计、美术设计、人物概念设计。在他从业的第七个年头,也正是因为国家扶持国产动漫的力度加大,促使了一批从前涉足过动漫的从业者颇有信心。

“虽然可能网络上有一些批评,说把国外好的动漫拦在了门外,但是事实上所谓什么是好的动漫,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从业人员来说,得到了一些信息,至少主管部门开始在扶持动漫的原创力度。”

那几年,整个动漫行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很多企业冒出来,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有点缺乏理性的发展,但是提供了行业内一批人有了很多机会去做原创动漫,有这种机会才有发展空间。

可以说,中国动画虚火、混乱而却从未停止在乱象丛生之中探索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7)

刘富源现在回想起当初的创业之路,不禁感慨:“我也不是拍马屁,如果当时没有这些明确的政策指示,任凭我们扑腾盲目追求,我们不会有当时的一些空间的。”

有了政策支撑,自我谋生与发展又是一条且苦且艰的路程。

“在中国,电视动画片是不赚钱的,只有靠衍生品来增加收入。有的企业会争取政府资金来维持创作。整个行业生存是非常艰难的。”而美国的动画电影,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广泛的全球市场知名影响力。

“由于产业链健全,他们可以用三到四年时间做一部动画,把人物刻画得像已经在你生活中存在了十几二十年一样,它一出来你会接受它。但在中国,是快餐时代,很多作品如果不能即时的在市场里活下来,生存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8)

除外在环境,人力的各种矛盾与缺陷也是一大问题。

“做动画,大部分都是学艺术出身的,但学艺术恰好都自我个性太强。你怎么把所有的目标理念围绕团队来实现?少有人愿意保有合作、配合的态度。”刘富源说。

“中国人做事业有点像打麻将的心态,各自为战,打牌有对家,要防着这一家那一家,你想吃我偏不给,恰好代表着很多中国动画的现状:我是不会跟你配合的。”刘富源承认这一点是从业最痛苦的,这也是很多人做不下去的原因。

在刘富源从业的早期,也产生过这种心理。好在公司走的路子极其现实,大量的上项目,在2011年该公司制作的电视台动画分钟数超过18512分钟。大量的上项目为了寻找合适市场的作品,就这样,一群没有特殊经验的年轻人得到了锻炼。

他坦承,这里面有些片子质量会有点差,有些是初学者设计,“但是我们能保证所有的东西都认真对待过”。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9)

这一次《熊出没》票房的成功,刘富源对下面的路依然保守:这个影片带给我们的信心不是观众的狂热,而是掌握了一定讲故事的方法,和制作手段。发现我们可以做更好的大电影满足观众的需求和解决我们的生存现状,能够增加一些收入让我们生存下去。

如今,在中国变幻莫测的电影市场,又有一项新的使命急需认识与之共存。“移动互联网客户商的存在,使得动漫的生存会变得更艰难。动漫的投入产业不会因为移动互联网传播而变快。所以我们关心的是,动漫怎么跟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好在刘富源和所有处于中国电影行业风口浪尖的业内人士一样,纵使百般艰难,却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这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市场,中国跟任何一个国家不一样的地方是,很残酷很现实但同时能带来很多机会。”

熊出没国产动画片(熊出没国产动画起跑)(10)

导演对话

刘富源:讲故事的能力很重要

Q:在中国,人们看动画的心态也是一个大问题?

A:中国人一旦成年,他会觉得看动画片有点丢人。像我是70后,要是同学知道我是干动画的,他们都会认为我很幼稚,怎么你在做这个事情?如今80后因为独生子女多,包括85后90后,他们这么大了还在爱动漫,观影心态在逐渐改善。这是整个中国大的环境决定的。

Q:如果一个动画新人即将入行,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A:首先要搞清楚,你是要从事哪个领域。动画片的内容创作和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未来是想做导演往前期创意方向走,还是做技术里的高手往画面效果方向走,这些都得想明白。当然早期不要把路堵死。

Q:作为一个动漫电影专业人士,是不是多方面的技能都得有?

A:不是这样的。只不过是我个人经过这么多部门经历而已,我画过手绘动画,做过分镜头台本设计、美术设计、三维动画,这些东西仅仅给我提供了经验值,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一行不是什么都做过就能怎样。

我觉得做导演主要你得有想法,得有讲故事的能力。如果创意、故事跟不上,技术的东西我可以全部不要。动画这一行,真正能跟导演合到拍的,我认为还是动画分镜头师,因为视觉、效果、画面控制、故事结构全在他这里把控着。

Q:都说做动画是最吃力不讨好的职业,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你们在这个行业做下去?

A:在我们这个团队里,90%的人都是爱好和理想来做这个事。包括我们自己组织动员会,召集所有员工去街头体会关于《熊出没》的反响,大家也很兴奋,尤其是穿上熊的套装时小朋友扑上来的热情,绝对是只有观众的真情流露在激励我们往前走。否则在这个行业里只做技术就可以了,做技术在制作行业里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Q:做动画这么多年,什么是最难的?

A:我认为最难的不是技术,最难的是讲故事,没有想法,动画、技术、镜头做得再好,没用。另一个,怎么样把一个团队捏合好,凝聚在一起朝一个目标去冲。我做了这么多年,亲身感受最难的是这两点。

Q:国产动画当前跟国际优秀的动画电影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A:我觉得,在某些情况下,技术层面是有一点差距,但中国应该能做到。现在好莱坞能做的,中国整体技术的实现手段基本上能做了。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电影没有使用这些技术?第一,成本问题。二,周期问题。费钱费时就得放弃,而不是说做不到。

所以,观众在影院看到的作品不太好,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他没有用这个技术,因为成本、时间而舍弃了。

Q:《熊出没》在电视与电影方面都算抓住了不少观众,创意来源是什么呢?

A :我们以前在学画画时,老师讲过一句话,真正让绘画进步的不是绘画技术本身,绘画的技术永远都在绘画以外,就是要观察生活。梵高的画,都是生活的描述,不管是抽象还是具体,但是题材永远都是接地气的。

接触生活,看书积累很重要,但仅是冰山一角。我认为讲故事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的建立,你一开始追求什么东西,想得到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我来说,是慢慢建立起来的。所以创作过程中,创意来源还得融到里面去,还得想怎么去表达。

Q:你对国产动画的前路是否持乐观态度?

A:总的来说,肯定是乐观,但是不会太顺利。我们始终觉得应该能够做到更好,把理想理念展现出来。相信国家会加大扶持的力度,有更多理解我们的观众与媒体,更善意的对行业现状比较好的宣扬。总之,所有人都在尝试。


(实习生阮天琪对本栏目亦有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